房天下>  房产快讯  >房地产带盐人>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居民房贷总额首次下降:数据不欺我

房地产带盐人2022-03-17 23:42:54

有些事在微观层面不是大事,但在宏观层面不是小事。最近有两个新变化值得关注。

一件是2月份居民贷款下降,其中居民长期贷款甚至出现了有统计数据以来的首次下降,降幅459亿,同时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另一件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低,3月14日中间价报6.3506,就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6.3506,比前一日看人民币兑美元贬值200个基点,不算小的幅度,过去一周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在走低。

这两件事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在放贷,但大多数人已经借不起钱了,无论是手头有多少余钱,更多人选择存起来而不是当首付买房

其实这一轮美元就是悬在其他国家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大家似乎都在担心的同时准备面对,不过今年欧洲那边已经躺平了,因为众所周知的地缘局势问题,欧元区经济走势和风险因素,让更多资金外逃,所以欧元相对于人民币和美元都是贬值的,欧洲留不住热钱了;现在就看世界上唯二的两个稳定地区之间的吸引力谁更大了,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

做到天下第二就是这么不容易,看上面那张图,实际上过去一年总体上美元对人民币是贬值的,而且人民币币值比较稳定可控的区间,俗话说叫“优势在我”,主动权在人民币这边。因为全球疫情以来美国印钱规模冠绝全球,中国也印但没有灯塔国那么夸张,而且中国抗击疫情的效果和产能恢复都更好,两下相较之后自然美元不如人民币坚挺。

但是今年地球人都知道,美元必加息,严谨地说是美联储将加息。去年美联储已经不下五六次地提醒市场,我得加息了,因为经济回暖,疫情可控,关键是通胀太厉害了,物价飞涨连美国楼市都走出阴霾开始涨价了。今年2月美国通胀同比继续上涨7.9%,全年通胀预期5.4%,这是40年以来未有的高点。同时美国经济去年增速也是惊人的5.7%,达到23.03万亿美元,也是40年以来的增速。

的问题是美国什么时候加息。目前市场的预计是本周就将开始。外汇市场跟股市略有相同的地方是预期影响大于实际落地,也就是说市场早就在预判和准备美元加息这件事,所以短期冲击美元那么大。但问题在于美元一旦进入加息通道之后,就是一连串的,去年金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节奏预判就是3~4次,今年更有机构预测美国这回一次性有可能加50个基点。

细节就不说了,加息会让美元更值钱,利率既是货币的使用价格,也是投资的基础,这就会增加美国市场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关键是我国目前还在降息的路上,要刺激经济还在放水,目前社融一方面是基建投资、地方专项债在加大投入,一方面开始给楼市流动性一定的松绑,当然也同时想拉动其他消费,但目前还看不出太多效果。

这时候我们的居民长期贷款首次下降,长期贷款基本上主要是房贷,这意味着我们居民还掉的房贷比新借的房贷要多。两个原因:1、之前借的房贷总规模大,这些房贷都是在按月还款的,所以减少;2、同时新增的商品房销售少了,而且是从去年底开始就在减少。到了今年百强房企2月份销售同比下降约47%,新增房贷自然就少了。

大家都不敢借钱消费了,所以无论短期贷款、长期贷款都在下降,注意这是居民部门的数据,而整个社会的融资规模是在上升的,也就是普通人的消费、贷款都拉不动,但是又基建这种财政引导性的投资在支撑着借钱。当然还有一个是信贷额度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这方面数据有点枯燥我就不列了,就是金融机构之间彼此流转的资金,很多票据融资,并不会直接产生投资或者消费。

乌克兰这事多少又得扯上点我们这些年的国运不错,要不是有这事,欧洲的资金还不会大规模出逃,我们的经济会少一些外资支撑,等于是我们需要钱欧洲把钱的时候欧洲把钱给赶过来了(当然可能更多赶到了美国)。这样在美国加息的时候,我们降息的反向操作多少会被欧洲来的资本给抵消掉一部分人民币贬值压力。

但既然有美国的反向操作,我们的放水、降息降准乃至降首付等等刺激就不得不掌握一个合理的区间,即使货币政策弹药充足也不能一口气打完。毕竟通胀还是如影随形,金价都涨了多少了?

我们大家可以盘算一下自己口袋里的钱,肩膀上的负债,接下来的存多少,怎么花各自心里都有个数。欢迎留下评论说说。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