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房产快讯  >攸克地产>  正文

手机看新闻

行业压力传给了万科,管理层能顶住吗?

攸克地产2023-09-01 13:32:07来自北京市

随着又一家头部房企出现险情,2020年之前的TOP4,只有万科在咬牙坚守。

这不是行业的荣光,而是行业最后的脸面。此轮楼市调整,幅度之深、时间之久,给市场化房企带来的压力之大,中国房地产历史上没有,其他经济体也难以找到参考物。

今年短暂的小阳春闪过,4月以后,房地产主要数据一路下滑。上半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近十年来同期最低,同比下降24.3%。 如果以2020年作为基数,新开工数字已经下降60%。按照这个下滑速度,今年我们全国新开工面积大概是6.6亿平方米,相当于2006年的水平。

开工面积骤降的背后,是销售状况的持续低迷。截至8月18日,约有近80家房企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超过6成预计亏损,累计总亏损额超千亿元。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企业,究竟要怎么做?在这种情况下,像万科这种经历过几轮风雨洗礼的房企,就成为了参照标的。我们常常说,在市场激烈波动的时候,要有定力,而企业的定力来自哪里?还得看财务指标。

“冬天来了,谁都冷”,郁亮此前的这句话,当时是主观感受,现在则是客观描述。受过去两年市场调整的影响,今年上半年万科营业收入2008.9亿元,同比下滑2.91%;实现净利润98.7亿元,同比下降19.4%。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开发业务结算规模和利润率的下降。因为商品房结算都会有滞后因素。万科境内开发业务今年上半年结算收入下降了4.5%,税前结算毛利率也同比下降了1.6个百分点。

万科总裁祝九胜在6月份的股东大会上的发言已有预警:由于市场的严峻性超出预期,短期内利润难免受影响。

但万科还是表现出了顽强的韧性。

地产人都知道,这一轮房地产的危机主要是流动性的枯竭。而万科的经营性现金流已连续14年为正。今年上半年,在融资与销售这两个端口,万科都保持了较好的现金流。

销售端,上半年万科实现销售面积12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5%;销售额2039.4亿元,同比下降5.3%。在行业呼啸的寒风里,这样的销售可以说非常难得。

融资端,去年至今,万科境内累计发行信用债396亿,短债占有息负债比例降至14.2%的历史低点;截至6月底,持有货币资金1221.8亿元,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从年初的2.1倍提升至2.7倍。

再看大家比较关注的负债情况。截至报告期末,万科有息负债合计3,213.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9.1%。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457.0亿元,占比为14.2%;一年以上有息负债2,756.6亿元,占比为85.8%。资产负债率76.09%,净负债率49.47%。

作为上市房企,要讲发展,就要继续投资拿地。上半年,万科累计获取新项目32个,总地价718.6亿元,全部位于一二线城市

这是一份放长几年来看也是安全的财报。

正如万科CFO韩慧华所说,万科是一家危机感驱动的公司,短期市场有压力,但万科已经筑好了最牢固的底线,做了充分的前置准备,安全韧性在提升。

不过,郁亮所在的管理层不会感到安心。原因就在于,左右市场走向的重大因素,不确定性仍然过多。

从行业来说,毫无疑问,过去高杠杆、高负债、高增长的模式已走到了尽头,整个行业的发展模式,面临着全方位的重构,与此同时,要寻找到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重构意味着打碎了重塑,此前过惯了顺日子的地产人,痛苦指数只能想象;而新的发展模式在哪里,谁也无法断定,只能边看边摸索,形成属于企业自己特色的经营模式。

万科是较早进行这种探索的头部房企。所有的经营模式都是一步步丈量出来的,合不合脚只有企业自己知道。在它看来,告别旧模式之后,开发、经营、服务并重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万科拥有业内最全的转型赛道布局。

根据半年报,今年上半年万科经营服务业务实现全口径收入267.3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万物云实现营收161.1亿元,同比增长12.2%。;万纬物流实现营收19.5亿元,同比增长17.0%;泊寓实现营收16.4亿元,同比增长10.6%,累计开业17.39万间;商业业务实现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7.3%,累计开业203个商业项目。

从营收结构看,经营服务业务的占比超过10%,开发业务仍是主体。但是,万科在这些领域持续多年的投入,开始进入收获期。

更重要的是,经营服务业务能为集团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深受流动性困厄的房企,应该能感知到这种多渠道现金流带来的好处。尤其是,国家近年来加快推进物流、商业、保租房REITs和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的发展,经营性不动产蛰伏的价值正逐渐被激活,在这种背景下,万科的经营服务业务对集团的支撑作用也在增强。

企业要发展,抱怨是没有用的。人努力,“天”帮忙,只有你努力了,外在的帮忙才有用。这个“天”,既包括政策,也包括市场。

政策正在发力。央行、金融总局、证监会、住建部等主管部门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利好政策。这些政策将会形成合力,其叠加效应是可以期待的。

随着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等重磅政策的落地,久违的市场信心会回来的。房地产已被证明是一个市场化行之有效且应继续完善市场化的行业,那些拼尽全力咬牙坚守的市场化房企,理应获得合理回报。

在探索新模式的路上,万科们应该顶住压力,给未来交出一份还算不赖的答卷。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