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市场动态 > 正文

央企大手笔造 三大资金来源保证不差钱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09-07-10 09:04

[摘要] 在这场“圈地”大战中,保利、金融街、绿地集团(企业专区,旗下楼盘)以及部分城市的城建集团发挥了排头兵作用,他们的资本和底气究竟从何而来?抢地是否会推动新一轮的房价上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这些热点问题展开调查。

【原因】三股活水来央企“不差钱”

与2007年民营企业极度活跃的现象相反,今年夏天活跃在土地市场上的多是央企。除了一直大手笔拿地的保利、绿地、中海、中粮地产(企业专区,旗下楼盘)、招商地产(企业专区,旗下楼盘)等,中铁、中冶、中化、中国电子集团等大型国企也开始介入。

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这些央企如此阔绰地拿地,他们的资金从何而来?

资金来源1销售现金“土地存量降低,手中又有充足的销售现金,是央企在土地市场中一掷千金的动力。”某机构分析师薛建雄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原地产中国研究部的一份房地产企业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5个月时间里,保利、华润、招商、中海等10大标杆地产上市公司的库存出现大幅度下降,按目前的销售进度,其平均库存将在半年内消化。

以保利地产为例,销售数据显示,上半年已实现签约销售面积252.4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64.41%;实现签约金额210.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8.18%。

薛建雄认为,2008年下半年,在不少民营企业降低开工量、部分企业退地的同时,央企仍保持了既定的开工水平。因此,随着今年楼市成交量、房价的整体上扬,央企可供开发的存量土地有所缩减;与此同时,在此轮上涨中,央企获得了相对较为丰厚的,这让他们有了在土地市场与竞争对手一较高低的实力。

资金来源2银行贷款

薛建雄认为,信贷资金的流入,让企业的流动性更为充裕,这也让国资企业拥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公开资料显示,6月,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合计4970亿元。上半年,我国的银行新增贷款一直在增加。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部分工厂停工,银行的钱似乎贷给央企最安全。本身就不大“差钱”的央企,便有更多资金投向地产业。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表示,国企之所以有相对较高的成本承受能力,也是因为其贷款成本比民营企业低,因此,国企的竞争力相对增强。SOHO中国(企业专区,旗下楼盘)董事长潘石屹认为,资金是趋利的,当一些国企的资金不愿投入到石化或电子工业等领域时,就容易流入地产业。

然而,银行授信并不能直接用于购置土地,土地款需要“自有资金”来补足。

据悉,央企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是,通过非主营房产业务的母公司获得银行授信,然后通过注资的方式,“输血”给经营地产的旗下公司,从而解决了上述难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