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新闻
LPR已经连续12个月保持稳定,而房贷利率水平近3个月连续上调。同时,银行面临着“两道红线”的压力,放款额度缩减,并同步带动了放款期限延长。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楼市调控效果进一步释放的表现。
不仅如此,在宏观层面上,各地也在不断对楼市调控进行“加码”,政策工具箱日益完善。
4月22日,北京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的通知》。文件对经营贷炒房、严控炒作等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与限制,《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这已经是北京市一个月内第四次提到。而此前一周,多地则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政策。4月16日,北京、厦门、宁波、合肥、南京等城市相继发布楼市调控加码政策,涉及到严控炒作、收紧限购和税费、设立二手房指导价等方面。
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在经过了“断崖式”下跌后处于恢复阶段。不过,可以看出,房子作为一个“特殊商品”,市场迅速回温,成交量和成交单价均同比2019年出现了上涨,近期调控与房贷双线收紧,是否意味着房地产在疫情冲击下的政策宽容期已经过去,未来将迎来相对紧缩的新阶段?
炒作再遭严控
4月22日,北京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从即日起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对于近期群众反映强烈的机构炒作等问题,依法从严惩处,规范市场秩序。
“此次的查处重点就是受关注较高的炒作。近期,北京部分板块热度飙升,其中不乏一些投机机构和群体炒作的现象,带动产生了一波恐慌情绪,的价格被抬高。”
在2020年4月30日,北京市西城区发布了一则入学新政,明确在西城区购房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子女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的方式入学。不过,新政固然对市场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北京热点区域的成交量和成交价格一直未能走低。
2021年4月份,北京市已经是连续4次提及到了,其中包括发布炒作专项检查治理工作的进度与执行情况,有6家中介门店因此停业整改。
随后,北京最热的区域之一西城区对房地产市场较为活跃、房价较高的德胜街道、金融街街道的部分房地产经纪机构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有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这两个街道,的价格高点曾一度触及到20万元/平米。
4月19日,北京市教委再次提及到“多校划片”,明确2021年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大多校划片,稳妥地推进以多校划片为主、单校划片为辅的招生办法。“信号灯”已经是频繁亮起了。
陈霄认为,从长远来看,要真正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还是要解决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问题。3月16日,上海发布了一则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被称为是“最严新政”。
究其原因,上海市决定打破上学资格与学区之间的联系,采用名额分配到区招生录取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录取两类方式,合计占市实验性高中招生总计划的50%-65%。这一政策的调整是上海市教育资源逐渐公平化的一大体现,而超高价的也在此背景下失去了大部分的支撑力。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0000元/平方米
82000元/平方米
73000元/平方米
48500元/平方米
70000元/平方米
23000元/平方米
26000元/平方米
52000元/平方米
660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