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房产快讯  >评评谈谈才是ZHEN>  正文

手机看新闻

黄欣伟:城市更新N部曲之?死角设计才显设计

评评谈谈才是ZHEN2022-01-16 13:32:14
上海陆家嘴有著名的“三件套”,让每个上海人甚至游客津津乐道;
其实,每个街道每个社区(不论高大上或老破小)也有“三件套”,只是提起他们的时候,业主神色往往尴尬低垂,他们可以被称为死角三尖刀:变电站、垃圾房和公共厕所。
如果说城市更新看设计,那么至少目前情势来看,设计——主要在美化。
少有人从变电站、垃圾房和公共厕所着手,但事实是他们一直刚需地存在着!
把美好挖掘出来是美容,那么把疤痕去除和掩饰,是不是也算一种美化呢?

01
有些微更新“花钱请客不讨好”
八分之一成功率是怎么来的?
今天,在城市更新特别是微领域,经常可以看到有些项目好心当成驴肝肺:
1、被更新,本身就证明了政府对其的重视;
2、请设计&配装置,花钱不少也证明了投入绝非虚情假意;
3、完成后请媒体报(Chui)道(Xu)也证明了揽客的意愿;
4、但说到底,市民是用脚投票的,那些“给姚明送内增高鞋”的黑色幽默里,总是和“人民城市为人民”有点格格不入。
抛开之前连载所陆续阐述的客观问题,一个微更新项目的受欢迎程度上限不过1/8,这又是如何好有一比的呢?
相关部门作为业主,就像时下当口的见字如面——春节要到了,爷爷拿出500块给儿子儿媳,让他们给第三代置办一套“年初一新衣裳”!

于是,结果导向就在过程中被逐步分化:
1、爷爷是不是慷慨解囊?50%对50%,不更新或者“去年的(衣服)今年再穿”也不排除爷爷节(Lin)约(Se);
2、爷爷把钱交给爸爸或者妈妈大有讲究,一般而言爸爸总是比较粗放的,所以应对购买“非自用”基本也就是保量不保质地敷衍,于是50%的投入又因为所托非人而把满意度概率减半折损;
3、就算把置装费“正确”地交给了细心的妈妈,还涉及到妈妈的主观、审美、和遵从小朋友意见与否等环节出岔,再把剩下的25%再腰斩!
一个微更新项目就像“小朋友年初一的新衣服”,事关爷爷慷慨与否、爸爸妈妈谁操作、妈妈眼光和民主三大沟壑需要逾越和规避,所以“结果也不过八分之一”就这样产生了。
业主主观有改善和美化的愿望也资金到位→但委托的设计单位是否合适→具体主案的设计师是否认真负责、是否聆听市民诉求、是否因地制宜,三者缺一不可。
每个项目的KPI在人气,要么门庭若市要么门厅冷落,就算门庭若市也要看是否可持续?所以,“结果不过八分之一”也就不奇怪了。

02
疤痕也有爱美的权利
“死角三件套”更需要关怀
就像房地产营销一样:不断挖掘项目的卖点,不管它大或者小,也不管是共享或私享利好,总之把有利点尽可能放大并展示在购房者面前,以便获得心智占领。
但,每个项目同时也面临规避不了的硬伤:
1、外部有沿街噪声、靠近墓地高压线焚烧炉、大配套规划变更导致落空等等;
2、内部有买了“死角三件套”但最终只能就范的业主,即使最终成交也会在心里埋下不爽。
于是,在“没选择”之下的那些遭遇三件套,就算不在意也不代表“它不存在”。
说到底,立面可以涂鸦、道路可以美化、设施可以装嵌,那么“死角三件套”为什么总是被设计师甚至设计大师们所绕开走呢?

从营销角度来看,又未尝不是一次数字逻辑的好有一比?
设问:1和1在哪两种情况下等于2?
答案一可以拍脑袋:当然是在“一加一”的情况下;
答案二有点小周章:“在一减负一的情况下(也等于二)”。
死角三件套,或许就是那些“负一项”,在可提升可优化项人满为患的红海边,“负一项”是否就是竞争白热化之后的蓝海跃然而出呢?
至少,疤痕也有爱美的权利,“死角三件套”更需要关怀。

03

怕就怕矫枉过正

丑话说在前头

那个“爷爷出钱委托子女给孙子置办年初一新衣裳”的故事梗,就算过程中一路顺利、尽心、和谐,包括爷爷慷慨、妈妈操办、孩子参与,但最终其实还有附加尴尬,即超支导致报销扯皮、款式好但材质不耐用等等。
今天所谓的丑话说在前头,就是针对需要警惕的“公厕最美化”的攀比之风:
一方面是设计师往往回避或者敷衍对“死角三件套”的专项思考;
另一方面用“砸钱”方式来替代“用心”和“动脑”,也是一种懒政。
虽然说资金是城市更新的保障,但如何花钱、如何有侧重地花钱、如何把钱花得“让受众看得出价值”,其实都是总设计师(设计总控)的结构内功。

检索一下今天遍布城市、街道和社区的“死角三件套”,其生存现状要么是被敬而远之,要么是“脑敷衍”地涂抹、加盖、戴帽子,说到底——设计死角三件套,是以将其关禁闭的方式,强硬而蛮横。
这一定不是“爷爷”的初衷,而是“爸爸的粗放”或者“妈妈的懒惰”。
也有变废为宝的妙招,比如黄浦区南昌路上的“偶遇”主题城市家具,由曾寓居南昌路的诗人徐志摩的小诗《偶然》(也称《偶遇》)的字符形态引入构思,凸显南昌路历史人文情怀与现代时尚文化的碰撞,旨在通过公共艺术介入,改变人们对于变电站固有的观念,营造出具有人文艺术气息的街道界面。
以文化为策源、以城市家具为载体,对看似街区的死角进行“勇敢且针对”地设计,不仅自身变废为宝成为一道独立风景线,即使在更新后的南昌路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04
设计(甚至)可以“导流”
让网红来得更久一些
继续(上一段落)对由变电站蝶变而来的【偶遇】拆解。
一个被冷落的死角被巧妙设计满盘皆落索,但【偶遇】还能不能更好?
答案是肯定的,这也引发了关于“设计能否导流”的衍生话题。
在媒体宣传逐渐平息之后,也在网红路(网红节点)出现了正常的“各领风骚数百天”之后,即使南昌路即使【偶遇】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气回落,这其实是正常的,毕竟上海的打卡选择实在太多,人气就像追逐项目的资本一样,一哄而上之后一哄而散。
但是,看起来只是和媒体和推广和营销有关的导流问题,是不是可以在设计端就提前孵化和预埋(爆点)呢?

答案也是肯定的——
1、【偶遇】主题墙前,是否可以设置供路人闲憩的座椅或护栏?
2、【偶遇】主题墙之下,是否专设邮筒、留言板、同心锁等延长道具?
3、【偶遇】对面的人行道上,是否可以借鉴天平路之于武康大楼的“自拍岛”?
4、【偶遇】对面的咖啡馆居然没有推出和偶遇相关的IP主题咖啡单品?!
如果设计师“不满足于设计”,而将自己定位成“微更新故事接龙者”,那么【偶遇】和南昌路成为“黄浦区的甜爱路”并非没有可能,因为便捷、故居、名人、咖啡,关于浪漫的一切,南昌路样样俱全。
当然,【偶遇】还是一个成功案例,给所有“死角三件套”面前碰鼻子调头转弯的设计师提供了向前的勇气,只是——【偶遇】其实还能更好!

微更新恰如一部早期日本片名【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更新永远在路上。
“死角三件套”今天的看似被冷遇被回避,其实恰证明其广袤空间大有可为!
在不许大拆大建的政策下,在市中心寸土愈来愈寸金的现状之下,“死角三件套”如何激发创意举一反三,成为【偶遇】那样的改造典范,值得所有大小咖位的城市美容师们专项并深入探讨。
2022年,会不会比2021年更好?
答案不重要,因为“不做不错的时代过去了”。




作者简介




2002年转型进入房地产行业,历任上海荒岛房产工作室策划总监&副总经理、【新闻晨报地产星空】策划总监、易居中国媒介推广中心策划总监、合富辉煌上海公司策略总监&事业部总监。长期主管各地的市场接洽和提报,对不同城市不同客群不同业态,从前期定位、产品研究、营销策划和整合推广,都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


2018年开始介入城市更新领域,应对后房地产的存量运维时代。通过从土地开始的价值分级、产业定位、产城融合、产品设计、配套业态、招商顾问等环节,对城市存量的竞争化再造,提升项目可持续发展属性。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好的内容要和的大家分享,因具体来源不详无法和版权者一一取得联系,如有认为作品不宜网上提供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的,请及时联系通知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