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房产快讯  >中指研究院>  正文

手机看新闻

朱宏任:加快新质生产力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中指研究院2024-05-18 11:07:43来自北京市


2024年5月16日,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承办的“202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二十二届产城融合投融资大会”召开。


历年研究报告,点击前往中指云”获取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在中指院主办的“202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二十二届产城融合投融资大会”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把握投融资热点,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话题。我已连续多年受邀参会,深深感到中指院的研究成果和大会对于投资及研究领域把握大势、贯彻中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精神有着积极意义,特向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一词的热度持续攀升。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做出了一系列阐释和工作部署之后,一个学习贯彻的高潮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4年九大重点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位列其中。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及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内涵,对于推进产城融合、把握投融资方向十分重要。围绕会议主题,我想就“加快新质生产力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谈三点意见,与大家分享。

第一,把握大趋势,深刻理解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背景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中国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门类最为齐全、产品最为丰富的工业体系。至2023年末,中国是拥有联合国工业全部分类--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唯一国家,全部工业增加值39.9万亿元,占GDP的31.7%。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以上,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工业产品琳琅满目,500余种主要工业品中,近四成的产品规模位于世界首位。如何在体量如此巨大情况下保持工业持续稳定增长,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取得新型工业化建设稳步推进,无疑是对中国工业的巨大考验。

环顾四周,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动荡起伏,不确定性增加。受世纪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使得各国纷纷把安全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出现了产业链供应链本土化、区域化趋势。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使得全球能源的供应短缺和价格波动对世界能源、粮食安全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休。美国对我国千方百计遏制打压,不仅以“小院高墙”拦阻高技术领域的交流,而且以各种理由为中国企业正常的贸易往来设障。

目睹国内,我国经济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有所改善,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已经显现。不容忽视,企业的发展也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三年疫情之后,宏观层面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房地产产业没有进入正常发展轨道,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不足,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区域发展不均衡,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深感经营压力较大。面对很多新问题新挑战。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前行的努力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发展航向,适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新发展理念,为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过渡转化,将可以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成为引领发展的“先手棋”。

第二,把握新方向,清醒看待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深远意义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从今年前三个月情况看,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有所显现,且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运行继续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同时发展质量得到有效提升。GDP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比去年同期明显加快。31个省份中28个省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江苏、山东、浙江、福建、湖北等9个工业大省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动能的支撑力增强,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上涨11.4%。新质生产力在一些区域发力,比如吉林省一季度实现同比增长6.5%,其中信息产业增加值实现42.4%的高速增长,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76.3%,动车组产量增长57.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量增长16.2%。

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新动力。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引导,可以也应该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更高质量、更具效率、更加公平发展的不竭动力。区域发展水平的差距体现在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数量上,但实质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创新人才方面的差距。要形成以创新为根本的发展新动力,就要坚持通过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快速推进。

新质生产力是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点要着眼于促进城乡协调与区域协调的统一,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培育壮大引领周边发展的动力源;着力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着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着力推动重要功能区建设,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新质生产力是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标尺。按照新质生产力的标准,统筹推进四大板块发展,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新质生产力是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建立区域协调发展中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机制,引领带动区域中生产主体、生产工具、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变革调整,推动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在区域以及更大范围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形成高水平区域开放新格局;促进不同区域不同主体利益合理分配。

第三,把握新要求,贯彻落实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可以看到,中央对“因地制宜”的一再要求,是对区域协调发展中做好新质生产力工作的重要提醒。对发展壮大“风险投资”和“耐心资本”的强调,也应看作是对投融资方向的清晰导向。

在推动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深化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为开辟区域协调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的发展动能和优势夯实坚强基础。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工作部署的同时,力求做到:

一是打造载体,促进发展。将国家的都市圈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以新质生产力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世界级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扎实推进长江中游、关中平原等跨省区城市群建设。将现代化都市圈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建设的重要载体,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

二是改革推动,开放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与科技产业创新是紧密联系一起的,共同构成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新质生产力,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到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针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以产业链供应链为牵引,全面推进新质生产力建设,构建创新要素集聚等优势,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推进消费升级,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能级。

三是优势提升,增强支撑。新时期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产城融合建设,推进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加强设施联通、机制衔接、服务融合,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新质生产力策源地作用,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力源。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通过功能互补实现效能倍增,增强发展后劲。

相信只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着力优化四大区域功能板块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不平衡问题,奋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就一定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新动能,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