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住建厅发布《山西省装配式建筑产业链2025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5年,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太原市、大同市、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计划提出十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强产业链规划、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等,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发布了《山西省装配式建筑产业链2025年行动计划》,为未来几年山西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设定了明确的目标。根据该计划,到2025年,全省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将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而在太原市、大同市及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这一比例将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
推动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行动计划》提出了十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强产业链的规划支撑,推动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以及完善企业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这些措施旨在通过系统性规划和技术创新,解决产业链中存在的短板,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广泛应用。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转型是关键
为了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探索和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同时,通过引进高效智能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此外,政府将推动在政府及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公共建筑项目以及建筑面积超过十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采用装配式建筑。
山西省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还能有效提升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山西省有望在全国装配式建筑领域占据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