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房产快讯  >大山说房>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土地财政也要“动态清零了“!

大山说房2022-05-06 17:04:47
DSshuofang" data-signature="读懂城市,大山老师教你如何选房! 大山老师,超20年地产从业经验,数万名俱乐部会员! 欢迎关注并加入大山老师粉丝团!" data-from="0">

2022年4月20日,中国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的财政收支情况》,在这个收支情况中,关于房地产部分的收入出现了“暴跌”

,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958亿元,同比下降27.4%,这说明土地财政在一季度确实“不太妙”。


第二,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1581亿元,同比下降22.4%,说明二手房市场成交“不活跃”。




同时根据目前透露的“2022年一季度31个省市和直辖市的土地出让金统计表”的情况看来,其中居然有30个省市的“土地出让金”出现了同比暴跌的情况。

土地出让金就是通常所说的“地方卖地收入”。

在2022年一季度中,只有“北京”土地出让金是增长的,仅有两个省市的卖地收入下跌幅度在30%以内,剩下的28个省市卖地收入全部跌的“一塌糊涂”。

其中包括“江浙”三省市的卖地收入跌幅都在60%以上,广东的卖地收入也暴跌了75%。

而作为直辖市“天津”,“上海”,“重庆”的卖地收入跌幅居然高达90%以上,青海和内蒙的卖地收入也暴跌了90%以上。

唯有北京,是“一枝独秀”,牛逼的“不要不要的”。


可以说,一季度主要省市的土地财政也几乎要被“动态清零了”。

那么“卖地收入”暴跌,说明了什么问题?

个,说明“地方财政”将会陷入困境,难度将会非常大。

2021年中央和地方合计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才有20万亿左右,而这一年“地方的卖地收入”就高达8.7万亿。

由于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中央要拿走50%左右,地方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就只有10万亿左右。

可见,“卖地收入”已经成为了“地方财政”的半壁江山。

有人就曾经做过2017-2021年“主要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的排名,大部分的主要城市,卖地收入已经占到地方财政的50%以上了。

其中“杭州、佛山、南京、武汉、广州”排名前五。

一旦卖地收入跌去70%以上,那这些城市肯定会“嗷嗷叫”,楼市松绑那就“在所难免”了。

毕竟这些城市都处于“高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急需土地财政来支撑城市基建的快速发展,完成从“新一线城市”到“一线城市”的蜕变。

这非常类似于2001-2008年的北京,常住人口的大规模涌入,申奥背景下的城市大基建潮,那几年的北京,也几乎是“每天一个新盘”。


目前的中国“强二线城市”,就像“进击中的巨人”,每一天都在虹吸大量的人口进入,每一天都在“地铁,搞CBD,盖高楼大厦”,大城市的每一天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一切没有天量的土地财政支撑,能行吗?

可以说,中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发展,还离不开“房地产”,更离不开“土地财政”,失去了土地财政的支撑,城市将停滞不前,甚至没落。

最典型的城市,就是杭州了。

杭州这些年一直都是的卖地大户,每年的卖地收入都在2000亿左右,占到杭州政府总收入的58%。

所以杭州楼市一直也被称之为“炒房之都”。

但不管如何,杭州的卖地是杭州城市发展的“关键支撑”,正是因为有了土地财政杭州的城市发展才得以迅速展开,地铁建设加速

一旦卖地收入开始锐减,结果自然我们都可以猜得到。

首先是城市建设的速度肯定要放慢,土地收入是城市建设资金的核心来源,甚至可以说是来源。

地铁建设、公租房保障房的建设、城市改造更新等等,钱都是从土地财政来支出的,相当于这边是地方政府在卖地收入,另外一边则是政府在不断进行城市更新,不断在支出。

现在如果土地财政收入暴跌70%以上,那么不管是地铁建设、还是城市更新,保障房建设等等,就都没有了资金来源。

其次是地方政府的税收要受到影响房地产的销售规模出现下降,相关税收也要下降,财政缺口会加大。

最后就是做“政府生意”的整个产业链,收入都会受到影响。

比如政府工程的施工企业,给政府提供服务的服务商等等,整个产业链条都会缺钱。

这非常容易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楼市萎靡,土地卖不出去,政府收入锐减,城市建设放缓,相关企业发不出工资,楼市继续萎靡。

2022年,困难的不仅仅是普通人,地方政府其实也一样感同身受。

第二个,说明了企业投资的长期信心不足,可能会引发更大规模的的“失业潮”。

从2021年年初开始,楼市政策突然出现了超级“大逆转”,画风突变,房企开始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尤其是针对开发商融资的“三条红线”政策出台,再加上针对银行房贷的“两个集中度管理”,直接把房企“干翻在地”。

于是开始出现开发商融资困难,债务连续爆雷,房企的爆雷又改变了购房者的预期,大家纷纷捂紧口袋,进入观望。

房地产销售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销售不好,融资困难,房企自然就不会再去拿地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经济逻辑。

所以2021年下半年的几个月开始,土地市场非常冷清,土地流拍开始大规模出现。

目前还能在市场中拿地的房企,只剩下一些央企国企了,这必然导致卖地收入全部出现大规模下降。

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2022年,并出现了高达60%以上的“暴跌行情”,这个跌幅可以说,地方土地财政已经“接近清零了”。

土地财政一旦崩塌,地方政府也只能“躺平”。

综上所述,从2022年一季度的“卖地收入”来看,表面上看总体只有27%的跌幅,但从各个省市实际情况来看,跌幅已经比较深了。

所以说“新一轮的救市政策”已经是“不得不发”。

而这一轮最值得关注的焦点,依然是代表着中国“增量发展”的这些“强二线城市和省会城”。

在进一步“货币宽松”和“限购松绑”的刺激下,这些“野心勃勃”的新一线城市将会朝着“一线城市”突进,再突进。

随着新一轮地产浪潮的到来,中国的城市格局也将会就此发生改变。

【直播预告:5月3日晚7-10点视频号直播】

【晚7点-8点:京东西城专题直播课

【晚8点-10点:楼市政策及武汉投资项目介绍


【请疯狂点击“预约”,及时收听不能重播

加大山老师微信群,微信号:ycim08】

  • 北京五环,大规模"征收腾退"将启动!

  • 一夜之间,真的全"松了"!

  • 最惨的东西城"学位争夺战"开始了!

  • 京唐城际和副中心S1线"合并",北三县年底"通地铁",2027年S6号线通亦庄!

  • 6大板块"混战",朝阳"楼市很难"!

  • 北京户口争夺战"空前惨烈"!

  • 北京"东京化":保租房正式亮相,超80万"年轻大学生"将留京!

  • 错过"亦庄学籍区",不要再错过"台马"!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