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土地 > 正文

面临耕地红线 浙江陷入"找地"困境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孙文祥  2010-06-17 13:31

[摘要] 一面是“嗷嗷待哺”的城乡建设用地,一面是不可动摇的耕地红线,浙江如何应对?

一面是“嗷嗷待哺”的城乡建设用地,一面是不可动摇的耕地红线,浙江如何应对?

“几乎触顶了,怎么办呢?”近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耕保处处长鲁建平对《财经日报》记者反问道。

在浙江这轮土地利用规划(2006年~2020年)期间,全省建设用地的增量规模不能超过288万亩(规划指标),目前浙江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已触及天花板。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缺地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国家规定的规划总量不会再给增加,但给了一个增减挂钩的政策。简言之,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确保总的用地规模不变。

浙江面临的窘境是中国土地资源困局的缩影:一方面,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不断增长的用地需求,建设与农业“争地”日益严峻;另一方面,20年来,中国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10年之后,浙江全省人口将接近5600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人口将继续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同时仍将有大量省外人口流入浙江。如果城市化水平也实现72%~73%的目标,届时约有4108万人生活在城市,地从何来?

占补平衡压力

2009年,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全年新增耕地23.96万亩,连续1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该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楼小东表示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容易。

作为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缺地问题”一直困扰着浙江的社会经济发展。此轮规划期间,浙江虽然获得288万亩的“规划指标”,但同时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义务量不少于235万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集聚会越多,这是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但外来人口迁入地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杭、甬、温等省内发达地区,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地区建设用地供需失衡。”浙大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汪晖对本报记者表示。

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配置建设用地,这种计划管理主要是通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来实现的。土地规划一般规定了较长时段内一个地区可以新增的建设用地总量,并在空间上落实到具体地块。

简言之,从土地规划角度来说,必须同时拥有“规划指标”和“计划指标”,农用地尤其是耕地才可以合法转换为建设用地。而根据规定,建设用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先行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

“如果一个地区补充耕地不足,那么建设用地就必然会从规模上受到限制。”汪晖对本报记者表示。

2010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以上。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的同时,带来用地需求的激增。有媒体报道称,浙江在综合考虑土地的集约利用、强度等情况下,上报新增建设用地42500公顷。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拒今年的用地计划置评,但承认占补平衡落实尤其困难。是当前一大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使得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

今年3月,国土部派出30个调研组,在30个省区市展开“百名机关干部集中下基层调研活动”,相当数量的省份对调研组表达了“要地”的诉求。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楼小东对调研组表示,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有限,补充耕地不足。随着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深入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将开工建设,全省耕地占补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压力越来越大。建议这些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的问题由国土部统筹解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导航

房天下土地

土地市场 找地神器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