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中国层对地产泡沫可能引发风险全面戒备

中国证券报  作者:徐斌  2010-03-31 10:48

[摘要]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表示,已经注意到房地产方面的挑战,正在密切检测资产的泡沫。而本来已经重启在即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权益类再融资计划再次受阻。可以说,整个中国层对地产泡沫可能引发的银行系统性风险,处于全面戒备状态。

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于3月26日就房地产信贷问题发表讲话称,已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提出四大防控要求,包括禁止对囤地的地产商发放新增贷款,查处其重复抵押问题,对78家退出地产的央企相关贷款项目不予授信,监测查处贷款违规流入股市、房市。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表示,已经注意到房地产方面的挑战,正在密切检测资产的泡沫。而本来已经重启在即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权益类再融资计划再次受阻。可以说,整个中国层对地产泡沫可能引发的银行系统性风险,处于全面戒备状态。

但这种全面堵截的方式,收效甚微。全面限制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入,势必不能增大市场房地产供应,而与此同时,个人房贷依然是中国银行业所争抢的主要业务,被视为优良资产,因此房地产供需失衡的局面,没有在根本上得到改善。一旦让信贷资金过多流入房地产领域,后面出现地产公司倒闭潮和退房潮,银行出现大面积坏账,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则成为难事。

日本和美国历两次大规模的房地产泡沫教训,亦可成为今日的中国银行业的借鉴。

从1986年开始,日本经历了战后严重的一次地产价格膨胀,涨幅惊人。到1987年末,日本的地价总额为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到了1990年地产泡沫破灭前夕,日本地价指数与物价指数之比在短短四年内迅速攀高至1956年的68倍。日本一再放松银根,使利率创下了历史新低,导致过剩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和不动产市场。各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将房地产贷款作为贷款项目,无节制地扩大信贷规模,助长了泡沫的形成。1990年,日本的地产泡沫由于政府干预等原因开始破灭,房价大幅回落。

同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也曾发生过由于房地产泡沫而引发的危机。初发生问题的金融机构,集中在主营房地产存贷款业务的储贷会,其后波及到商业银行。储贷会在美国有相当数量的资产额。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度逼近商业银行的40%,住宅抵押贷款市场份额达到商业银行两倍之多,是美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随着金融自由化逐步推进,其他金融机构加入竞争行列,各种条例的取消也使储贷会丧失利率,支付能力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房地产客户违约率从1988年2.25%猛增到1990年6.54%,因而形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专门从事房地产的储贷会则普遍陷入严重困境之中。从2000年开始,股市“泡沫”破裂和经济衰退导致近40年来的利率和低收入增长率,美国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出现了与房主收入增长率相反的趋势,美国再次出现房地产泡沫。而这次泡沫到2008年开始破裂,演变成冲击全球的次贷危机。

仔细分析日本、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崩盘引发的金融危机,会发现其中大有不同。在1980年代的日本、美国地产泡沫中,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给地产泡沫提供了足够的燃料。譬如日本,在1986年之后,银行信贷资金的一半左右流入地产领域,而1990年地产与股票价格的下跌给日本带来的财富损失,就造成了1500万亿日元的损失,这个数字相当于日本全部个人金融资产的总和。

在2001年之后的美国地产泡沫中,商业银行的行为相对较为谨慎。有关地产投机的主要载体,都是在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上面。这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将房地产信贷按揭业务资产证券化后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银行通过这种方式转嫁了自身的信贷风险,而让全球者分摊。在标普3A评级的指引下,连华尔街投行也抵挡不住诱惑,炒作金融衍生品。地产行情崩盘,首当其冲倒闭的就是华尔街投行,其次就是耐不住诱惑投身衍生品炒作的商业银行。(□徐斌 作者为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