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奥运 > 正文

破解2008楼市迷局:理性回归,还是欲扬先抑?

新华网  2008-07-04 06:51

[摘要] 进入2008年,楼市悄然发出的新信号,使得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涨幅开始趋缓进而回落,而“价滞量缩”成为当前楼市的“标准样式”,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高位调整期。“十字路口”的楼市,到底是理性回归,还是欲扬先抑?

挤压泡沫:多重调控与市场调整形成合力

楼市发生的新变化,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动房地产市场发生这样的异动?

“目前这种状况可以说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务院发展研究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分析,2004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的累积效应,是2007年对土地的调控政策和第二套住房房贷政策效应明显显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房市的预期,整个楼市开始变得有些理性。

近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从不同方向出击,形成合力,阻击房价飞涨的脚步——

2007年,国土资源部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对囤地开发商进行查处,规定开发商不付清全部地价不得分期发放土地证。

为抑制投机性购房,央行、银监会要求提高第二套以上住房的首付比例;为控制过猛,政府实施一系列银根紧缩政策,半年来,央行连续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率达到17.5%的历史高位。

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调整住房结构的“双70%”政策(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项目总面积七成以上、居住用地供应量七成用于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着力解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国务院出台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意见,原建设部发文要求扩大廉租房政策的覆盖面,城市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实,及限价房计划供应量的增加都分流了部分购房需求。”

合生创展公司总裁陈长缨说:“去年市场情绪普遍乐观,性、投机性及改善性需求亢奋异常,供需比失衡严重,房地产市场存在过热现象。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投机炒作现象得到控制,消费者观望情绪增强,市场需求下降,供需比严重失衡状态得到缓解。”

然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决定了宏观调控并不是市场变化的推力,其中还有市场内部结构调整的原因。

数据显示,2007年70个大中城市房价比上年上涨7.6%,部分城市甚至达到40%至50%的涨幅。显然,非理性的上涨透支了房地产业的未来效益。

任兴洲说:“房价持续大幅上涨,超过了购房者的承受能力,供需矛盾越发突出,目前价格涨幅出现回落也是市场调整之必然。”

股市大跌、CPI上涨、油价高涨,加上年初的冰冻雨雪灾害,四川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种种市场的不确定性也让购房者充满犹豫。

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的胡刚先生说:“现在房价的虚高成分太大,我不想成为最后一拨高位接盘的人。”随着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他相信购房者挺过这个阶段,房价就会回归理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