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严控"变"松绑"天价楼盘再入市让谁"脸红"?

新华网  2014-02-10 19:14

[摘要] 从去年年初各地表态“控制房价”,到年底多地不让“高价房”开盘,再到今年初“天价楼”集体入市,不少购房者本以为吃了一颗“定心丸”,谁知又是一头雾水。这一“变脸”背后,是“应景之作”后的后遗症,还是无法摆脱土地财政的“无奈之举”?

 

楼市分化明显,市场顽疾如何破解?

一二线城市“天价”楼盘频现,部分三四线城市楼市却出现萎靡,购房者“弃房”现象时有发生。中原地产的报告显示,今年1月,监测的25个三线城市新建住宅成交11.22万套,连续3个月走低,创6个月新低。14个四线城市新建住宅成交仅1.63万套,创下11个月新低。

正因如此,在新一轮楼市热潮中,开发商开始调整市场战略,从三四线城市回归一二线。去年,保利、恒大、万科等大型房企拿地的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广等城市。武汉一家大型房企老总告诉记者,一二线城市经济基础雄厚,人口凝聚力强,市场。

回顾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自从2003年以来,“房地产调控”就成为历年两会和经济工作会议讨论的热点,调控政策频频“出手”,楼市却陷入“过热—调控—反弹—调控”的周期循环中。但10余年来,高价房频现、供需矛盾突出、预期居高不下、城市冷热不均等楼市疾却始终没能解决。

中南财经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教授认为,要改变现在调控政策“滞后被动”“屡调屡涨”的局面,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在于建立长久持续科学的运行调控机制。

住建部政策研究原副主任王珏林表示,房价越高、矛盾越突出,越是出台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好时机,应制定政策出台时间表,进行全流程调控,从地价到房价,包括拿地、建设、销售各个环节,都要有具体评价标准,逐步解决房地产市场长期面临的问题。

“楼市长效机制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务之急是增加土地供应,缓解供需矛盾。”张东表示,应尽快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推动城乡建设用地改革,推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完善房产税、不动产登记等相关制度,努力破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从根本上减轻地方政府在房价上涨中的助推因素。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导航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