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楼市"写入总体要求,部署了促需求、去库存、防风险和新模式四大类政策。一线城市优化限购、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措施持续发力,深圳将家庭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升至231万元。各地通过专项债券收储闲置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方式积极去库存,商业银行"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已超6万亿元,有力支持保交楼工作。"好房子"建设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正加速推进相关标准制定。

【首段】
2025年中国房地产政策迎来重大调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稳住楼市"的总体目标,并以历史最大篇幅部署房地产相关工作。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特殊意义。一季度以来,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多项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促需求政策持续加码 深圳公积金新政力度空前】
深圳近期出台的公积金新政引发广泛关注,将家庭最高贷款额度提升至231万元,对首套、多孩家庭和保障性住房购买者给予显著优惠。这一政策通过大幅降低购房门槛和成本,有力刺激了市场需求。在一线城市中,深圳此次政策调整颇具示范效应,预计将带动更多核心城市跟进优化调控措施。
【去库存与防风险并重 6万亿资金支持保交楼】
各地通过专项债券收回收购闲置土地面积已达2900万平方米,广东、四川等地已率先落实资金支持。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突破6万亿元,有力保障了1500万套住房的建设交付。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市场供求关系,更有效防范了房企债务违约风险,为行业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尾段】
2025年的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既着眼当下市场稳定,又谋划长远发展模式转型。"好房子"建设标准的推进和城市更新项目的持续开展,将进一步提升居民居住品质。随着各项政策逐步落地见效,房地产市场有望实现止跌回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