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房产快讯  >合肥楼市>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内卷”的合肥楼市,产品力持续迭代升级!

合肥楼市2024-06-19 14:10:41来自北京市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行业也逐渐从“高周转”模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式下,房子也逐渐回归居住本质。为了提高消费者对安徽地区房地产行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同时为优秀房地产企业树立行业标杆,第一房研究院决定启动《好房子,舒心居——探寻优质住宅标准与行业现状》系列策划。届时,为了普及“好房子”的概念和发展趋势,第一房研究院接下来将重点针对安徽优秀项目进行网络评选,并发布相关研究报告 。




根据“七普”数据,我国城市、镇、乡村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6.52平方米、42.29平方米、46.80平方米,比“六普”时分别增加7.4平方米、10.3平方米、15.1平方米。当前,我国住房发展已经从总量短缺转为结构性供给不足,进入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的发展时期,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逐步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与此同时,合肥的住房市场消费理念、购房人群结构以及产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住宅规划试点开启#合肥#第四代住宅#试点" data-nonceid="7487162814129874410" data-type="video" data-mediatype="undefined" data-authiconurl="https://dldir1v6.qq.com/weixin/checkresupdate/icons_filled_channels_authentication_enterprise_a2658032368245639e666fb11533a600.png" data-from="new" data-width="1080" data-height="1920" data-id="export/UzFfAgtgekIEAQAAAAAALDoOKyN6mgAAAAstQy6ubaLX4KHWvLEZgBPEzIAsEgRfAe-LzNPgMIsJrzay8LcwTDoDCm9BqoEd">

NO.1|壹
居住需求变化


一、建筑风格变化

近代住宅建筑风格由早期的探索到改革开放后的中西融合,随着近几年生活水平的进步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对居住区的要求提高。建筑风格上近几年也有不同层次的变化。合肥从早期以居住属性为主的“地域风格(徽派)”到初期“简欧风”格注重外部立面的搭配;从中期的中西融合“ArtDeco风格”更注重住高楼大厦的理念到现在“现代风格”注重配套、生活、竞品质等。居住区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生理需求的生物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的高尚层次,是对美和情的追求。


二、产品力变化

近年来合肥楼市住宅产品大概经历了几个阶段升级。


第一阶段是竞品质之前的这些次新或者待交付楼盘,容积率较早期明显偏低,外立面、大门、绿化、公区和车库等也均有显著的提升。


第二阶段是竞品质,随着竞品质成为常态,公建化外立面普及,人车分流、层高、景观绿化、小区公共服务、车位配比、工程建设等都做了具体的要求。而且随着市场下行,竞争加剧,奢华大门、功能丰富的会所,都逐渐成为标配。


第三阶段是土拍取消限价以及备案价取消等限制后,市场定价完全交由市场来定。不同于竞品质阶段有限价的存在,房企利润空间有限,没办法堆配置。受市场大环境影响,第三阶段,开发商更倾向于“卷”产品力,堆配置。


除了这三个阶段的更新迭代以外,合肥在住房领域还在不断做创新。比如,开展智慧住宅试点示范项目、四代住宅试点地块等


三、购房理念变化

早期在合肥购房,听到最多的是“今年不买房,一年又白忙”。那个时候消费者更多是给在合肥买房当作是一种投资理财的手段。近年来,随着住房不断普及叠加收入影响的问题,消费者购房也愈发理性。2022-2024年刚需群体收入改善缓慢,短期购买力仍承压,观望情绪较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合肥的购房人群置业特点也愈发明显。从各区域一二手房置业地图来看,政务、启动区、环湖定位高端,支撑力较强经开工业园、蜀西湖、翡翠湖、南艳湖、龙川路、淝河改善占比较高,未来支撑力将逐步改善。瑶海、新站、庐阳刚需属性较强,购买力支撑较弱。


四、新房户型变化

从近4年新房成交结构上来看,100㎡以下的户型成交占比在逐年减少,2023-2024年5月底,100㎡以下的户型成交占比稳定在10%左右,这说明一方面市场上刚需小户型成交量下降至趋稳。


再来看看100-120㎡的刚改户型,近4年刚改户型成交占比呈现出波动态势,成交占比基本上在26%-31%左右徘徊。


120-140㎡的首改户型,历年成交占比相对稳定,基本上在23%-25%左右。


140-180㎡的改善户型,近4年成交占比在逐年增加。在2023-2024年5月底稳定在24%。


180㎡以上的高端改善户型,近4年成交量趋稳,基本上稳定在13%-16%左右。


从上面一组数据不难看出,合肥近4年小面积刚需户型成交量在不断走低,改善型产品成交占比在逐年递增,且140以上的户型成交量占比接近4成。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趋势就是,合肥的户型产品面积段越做越大。


数据来源:第一房研究院AI楼市指数系统


五、二手房成交房龄变化

从近4年二手房成交房龄结构上来看,成交主力是15年以上房龄的房源和10-15年房龄的房源。这类房源之所以卖得多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场存量大,另一方面是价格便宜,还有一方面是跟教育挂钩。但是,从趋势上来看,15年房龄以上的房源成交占比在逐年走低,到2024年5月底,成交占比3年下滑约6%10-15年房龄的房源成交占比同样也在逐年下滑,3年下滑3%。同时,5年以内房龄的房源成交占比在逐年走高,3年以内上涨7%。前面提到了合肥房地产市场的产品发展历程,越是接近于现在产品力越高。这说明购房二手房的消费群体对于产品品质追求意识也在逐步提高。


数据来源:第一房研究院AI楼市指数系统



NO.2|贰
调研结果分析

6月13日,第一房研究院通过线上网友投票的方式对“好房子”认定标准进行了公开投票。最终的结果公示如下:


1、38%的网友认为“好房子”保值率方面不跌就行。

2、69%的网友认为“好房子”绿色节能很有必要。

3、44%的网友认为“好房子”智慧住宅方面有必要做,但需要针对个人喜好来定制,避免增加住房成本。

4、94%的网友认为“好房子”地段很重要。

5、75%的网友认为“好房子”物业需要是品牌物业。

6、48%的网友认为“好房子”开发商需要是头部房企。

7、关于“好房子”配套方面,网友比较热衷于顶级学区、核心商圈、三甲医院、低密资源、圈层环境、独特自然景观等。

8、关于“好房子”小区建设方面,网友比较热衷于高绿地率、人车分流、高品质小区绿植、健身房等。

9、关于“好房子”建筑风格,网友比较热衷于立面铝板或挂石、现代风等。

10、关于“好房子”户型方面,网友比较热衷于南北通透、层高至少3.15米、主卧套卫、南北双阳台、横厅、至少三开间朝南等。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比对,我们认为好房子应当具备以下认定条件:

1、好住:通风好、采光好、动静分区。


2、好品质:好用材、好设计、全龄友好。


3、好看:小区人车人流、入户大厅美观、小区绿化高颜值。


4、好值:至少能“原地保值”。


5、好服务:好物业、好安心




NO.3|叁
专家观点

1、第一房智库观点

好房子应位于优越的地段,这不仅关乎便利的交通,还涉及周边的商业、教育和医疗资源。其次,完善的配套设施是评价好房子的重要标准,如成熟的社区设施、便捷的购物场所和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再者,建筑质量和户型设计至关重要,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优质的建材使用能确保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至于未来住房领域的发展趋势,我们预测将更加注重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和人性化设计。这些元素不仅能提升居住体验,还能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安徽建筑大学 教授、安徽省城市与房地产高等研究院专家 孙伟观点

“好房子”的提出,不仅契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显著提升了居住的品质与生活的质量,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一般来说,好房子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首先是宜居性,房子的设计应符合居住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包括合理的户型设计、良好的采光和通风、适宜的居住环境等;其次是低碳环保,好房子应具有节能降耗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第三是安全性,采用高标准的安全设计,确保房屋结构稳固、防火防水、抗震抗风等;第四是具有美感,房子的外观设计和内部装修应具有美感,能够提供愉悦的居住体验。第五是服务完善,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较为完善,居住满意度较高。好房子概念的提出,对未来住房领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未来的房屋建设将会更加关注绿色低碳、智能化升级、品质提升以及业主居住体验,从节能环保、房屋科技含量、居住品质、物业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居住满意度。


3、某央企营销负责人观点

首先,好房子必须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这包括地理位置的便捷性,如靠近商业中心、交通枢纽或优质教育资源;同时,社区内部的配套设施也必须完善,如公园、健身中心、超市等,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其次,好房子在设计和建造上需要追求卓越。这不仅体现在户型设计的合理性上,确保空间的充分利用和居住的舒适度;更在于对建筑材料和工艺的严格把控,确保房屋的质量和安全。最后,好房子还需要关注客户的居住体验。这包括智能化的家居系统、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以及人性化的社区服务等,都能提升客户的居住满意度和幸福感。




1、本文为合肥楼市公众平台原创作品,文章内容、图片使用权归属第一房;
2、 未经第一房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统计数据来源于第一房研究院AI楼市指数系统,任何机构不能引用,如果引用请私信留言征求同意后方可引用。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