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房产快讯  >上海房小琪>  正文

手机看新闻

亲情与法律的交织:老人300万房产赠予水果摊主的真情实录

上海房小琪2024-05-17 22:04:17来自北京市

摘要:

【亲情与法律的交织:老人300万房产赠予水果摊主的真情实录】网友关注:300万房产赠水果摊主案二审宣判。老人马某将自己的300万房产遗赠给关照他的水果摊主刘某,签下扶养协议。而马某逝世后,其亲属质疑协议有效性,起诉要求撤销。然而,二审法院认定该协议有效,驳回亲属上诉请求,引人深思亲情与法律的界限。

网友关注:300万房产赠水果摊主案二审宣判

正文: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一位独居的88岁老人马某把自己价值300万的房产赠与了照顾他的水果摊主刘某。这份不同寻常的赠与背后,承载着老人对水果摊主的信任和感激。然而,命运的转折在老人去世后显露,留下的财产成为亲情和法律争辩的焦点。

马某在世时,为了感谢刘某一家对他的悉心照顾,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协议内容明确,老人赠与刘某其房产及存款,以换取刘某对其晚年生活全面的照料。事实上,刘某确实为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从日常生活照料到精神慰藉,无微不至。

老人逝世后,财产的去向成为争议的核心。亲属提出质疑,声称老人在签协议时精神状态不佳,协议应无效。经过一审法院审理,认为协议有效;亲属们不服,提起上诉。最终,二审法院依法审慎判定,老人的意愿清晰,协议合法有效,刘某一家所做的一切,合情合理。

小编点评:

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往往情真意切,但在现实世界中,法律是调整财产权益的有力工具。本案中,老人遗赠协议的效力,成为法律与人情的较量场。亲属们基于血缘关系的维权,与刘某基于老人意愿的维权,构成了一幕幕法庭辩论的戏码。两次审判的过程无疑是在审视一个问题:遗赠扶养协议是否真实反映了老人的真实意愿?

在这个案件中,法院尊重老人的选择,维护其意志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事实上,刘某确实履行了扶养协议中的义务,为老人提供了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赡养。老人的决定是在清晰的精神状态下作出的,他选择了谁来照顾自己晚年,也选择了谁来继承自己的遗产。

这份案例告诉我们,当亲情与法律发生冲突时,我们需要尊重个体的意愿,同时也要理解法律的界限和作用。亲情不应成为质疑或否定他人权益的理由,法律的公正和人情的温暖能否达到平衡,或许这案例给了我们一个值得思考的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