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房产快讯  >攸克地产>  正文

手机看新闻

活在数据里

攸克地产2024-05-13 17:11:00来自北京市

pc/fcq/2024/05/13/c2617e08-1831-4861-8217-b120a30099c1.png

“幸好我今年去武汉看过樱花了。”

一位广州的朋友这么跟我们说。

她说这句话,是因为看到了武广高铁即将大幅涨价的消息。

铁路部门公布,武汉至广州南二等座2024年6月15日起公布票价为553元,而此前公布票价(现执行票价)为463.5元,提高了89.50元,涨幅19.31%。

这位朋友就是坐武广高铁去看的樱花。早上去,晚上回,简直不要太方便。

除了武广高铁,6月15日起,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等3条高铁线路也将调整客运票价,最大涨幅超过20%。

据说,因为不是全段全线涨价,人家还不用举行价格听证会。

不过,即使举行听证会,精心挑选参加听证的居民代表,也一定会投下庄严的赞成票的。

根据报道,5月9日,广州市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举行,共17名听证会代表,均表示理解和支持水价调整。

其中,9位赞成居民用水价格上涨31%,7位赞成居民用水价格上涨24.2%,另外一位也支持涨价,只是表示涨价幅度有点高。

早前,重庆、成都等城市的燃气公司,因为多收居民天然气费用翻了车。政府部门虽然处理了这些乱收费的家伙,但并没有否定天然气涨价本身。

事实上,燃气费用上调,是国内多地正在普遍发生的情况。

这一波涨价,似乎来得有点突然。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CPI同比增长0.3%。过去一年,CPI同比最高增长1%。除非是捂上眼,通货jinsuo要么是现在进行时,要么是将来进行时。

CPI低迷,怎么就主动涨价呢?

5月10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这已经是央行连续三个季度在货币执行报告里作这种表述了。

这里插一句。有个经济学家,叫做张五常。今年89岁了。去年底他写了个短文,《从弗里德曼的消费函数理论看今天的经济情况》,他认为出现通缩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建议“中国的央行要尽快把通胀的年率推到6%左右,然后调校到4%,再跟着是让这4%的通胀率持续到经济的整体有全面性的可观发展”。

这位老先生是很有水平的。但他这个建议招来了经济学家的一片批评。在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也增长较快的年份,CPI增长3%-4%是没问题的,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普通现象。但在GDP和居民收入都呈现滞胀的时候,你主张生拉CPI,是不是书生之见?

这且不论。

如果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推动CPI“温和回升”,但它就是起不来,怎么办?

那就轮到有形之手了。哪些领域可以动手呢?当然是政府定价,垄断价格方面。拍拍脑壳就知道,公用事业价格是当然之选。

这里头,也是有讲究的。

CPI权重里,占比最大(31.79%)的还是食品类,但这是市场定价为主,有形之手很难干预,最多通过投放或不投放猪肉储备来平衡一下。

第二大占比是居住类,17.22%,包括住房租金和水电气等;第三大占比是交通和通信,9.95%。房租是市场定价,很难干预,但水电气和交通却是政府定价为主,空间较大。

据说,水电气里影响因子较大的是电价,而电力涨价也在酝酿之中。

而水电气在CPI构成里头,具有较大的杠杆作用。前面讲的几个例子,这下明白了吧。

我们相信,拿交通和公用事业价格开刀,推动CPI温和回升,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居民收入不增长,仅是CPI回升,是要挨骂的呀。因为,政府定价部分的调升,无异于增税。

环环相因。这里必须说到5月11日央行公布的4月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

4月社融增量为-1987亿元,而去年4月社融增量为1.22万亿元。如此断崖式下跌,难怪经济学界一片哗然。社融负增长,据说上一次还是在2005年。

社融负增长,主要是企业不愿也不敢贷款,其中主要是指民企。不贷款,就是投资动力不足。有个常识大家都知道,民企是纳税和就业的主力。如果它们不愿贷款不愿投资,光靠国资,解决就业是远远不够的。

老百姓的回应,很简单。要么就是尽量少贷款,要么就是赶紧还债。根据央行数据,今年4月,住户贷款(居民贷款)减少5166亿元,比2023年4月多减2755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减少3518亿元、1666亿元。

居民中长期贷款负增长,与房地产市场景气有关。一是新增买房仍然低迷,二是在房贷利率一降再降的情况下仍然千方百计提前还贷。这真令银行有点绝望。

前面引述张五常的建议,故意漏了个前提,放在这里说,就是,“不约束楼价”。什么意思呢?张老先生意思是,放开楼价(让楼价自由浮动)——如果我们没有理解错的话,就是解除一切住房消费的限制性政策,包括限购

其实也解除得差不多了,目前只剩下四个一线城市和海南、天津还有部分限制性措施。

假如,只是假如,按照张五常的建议,全国所有城市全面取消限购限价等一切限制性措施,物价就能回升到4%-6%吗?

张五常的文字有点绕。他认为,房地产(住房)是居民财富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物价回升到4%-6%,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居民财富总预期就会增长。

你信不?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