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房产快讯  >和讯房产>  正文

手机看新闻

现场 | 第一服务黄云峰:2020是物业企业并购的高峰年

和讯房产2020-12-18 16:08:51

12月18日,“资本•创新•品牌 中经联盟第12届年会—物业专委会”在北京启幕,会上, 服务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黄云峰 发表了《物业公司收并购后的整合》的主题演讲。

黄云峰认为,当下的物业宏观环境,一是增量市场广阔。地产每年给物业带来的增量大概有17亿平方米,预计2023年管理面积会突破300亿,突破1万亿元的营收。整个行业的增量市场是比较大的。排名前30、前50的所有企业大家都是自己开发物业,第三方物业企业在增量市场会做得比较吃力。

第二,行业逐渐集中。2019年百强物业企业市场份额达43.6%平均管理面积4279万平米,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各层级物业企业分化明显,扩大规模仍是企业参与未来竞争的必要行动。

第三,开启城市服务。城市服务是全新的管理模式,以前资本市场是不太认可的,但是现在头部企业开始纷纷跟政府建立合作。对于物业公司来说,这是机会,也是蓝海,万科的万科云,碧桂园有城市的共生计划,大房企业已经纷纷进入物业城市服务。

第四,突破行业边界。“十四五”规划里,估计发展的12个板块,有7—8个跟物业密切相关,比如乡村振兴战略、小城镇发展、公共服务均等,未来物业的转型在政府职能方面我们预判它也会更深入。

同时,物业行业资本市场上,物业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突出,物业上市迎来窗口期,目前已上市的物业企业有40多家。未来陆陆续续还会有大规模的企业进来。看一下并购的资本用途,截止到目前,加上IPO增发的,募集的资金约543亿。新上市的16家物业企业中,所募集资金用于并购扩张的比例的均值约61.1%,折合并购金额均值约20.45亿。2020年虽然有疫情的原因,却是物业并购市场峰的一年,无论是成交量,还是估值,我们预判下一年的市场会很乱,因为每家企业拿了这些钱怎么花出去,很多企业是没有想好的,也就是后面引发的整合的问题点。

在现场,黄云峰分享了物业企业并购领域的心得:

2020年物业并购概况,披露出来的并购数量从今年1月份到现在有54起,并购金额合计约82亿元。我们都知道签单并购很容易,后面怎么去整合更重要,怎么平安过渡。这54起案例都还不是成功的并购,因为这是今年产生的,要三年以后才能知道是不是成功。很多公司为了上市而做并购,还没有募集到资金,要花自己钱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没想好的。所以,下一年的市场我们预判会非常乱。但物业并购的高峰期来了吗?还没有。今年是一个小高峰期,整合并购真正的高峰期要看几个点。,地理位置,如北上广深出现大规模并购,这是一个风向标。第二,行业集中度。到目前为止百强是40单,是非常分散的,未来的并购会在百强之间产生,互相整合。

并购的原因,为什么并购?上市公司要获得资本的高估值。企业做并购,一是为了扩大规模,二是聚焦区域,减少管理成本。三是实现科技赋能,增加多重收入。四是整合盈利能力。五是健全拓展模式,内延外伸的互补。最后才是获得资本的认可。获得资本的认可有很多原因。刚刚我们说到一年并购了十几家企业,但是为什么资本市场的估值还是一路下跌,年初我们做了一个分析,进入资本市场要达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要维持你的市值,收入的增长、利润的增长不能低于40%。低于40%的增长市值都是要下跌的,高于40%以上的才能稳定市值。所以今年的很多并购案并没有大规模的拉升股价,当然也有其它原因。

看看什么样的物业并购整合是成功的案例?并购整合的成功决定了投资的成败。好坏的结果取决于并购前的前期铺垫,在谈之前就要把事情做得差不多。看看物业并购整合不利导致的后果。物业并购不仅仅是购买股权、合并业绩,而是要产生互补性、产业协同性,有价值提升。2013年到目前为止拿到了控股权但是没有并表进驻不了的企业很多,甚至合作之后业绩大量萎缩的也很多。花了钱并不了表,管理人员派不进去,项目大量丢失,利润大幅下滑,我还不如把钱放在银行里。这在投资界是重大的事故,本身物业是轻资产的,但是大家都在用重资产对其进行估值并购。所以投后是每个投资人非常关注的一点。

物业并购整合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整合的前期、中期、后期。跟两个人相亲谈对象到结婚生孩子基本是一模一样的。对企业的认识阶段、了解阶段要做好尽职调查,要反映出企业的真实情况,识别风险,做好应对预案。整合叫投后管理,监管团队有条件的一定要提前进入。为什么?有的做尽调找的是第三方,但是找会计所和律所他们不是物业行业亲自操盘的人,对物业的认知是有一些偏差的。所以他们在辨别风险的时候,哪怕财报并表的时候,都有很大的分歧。我们建议在做尽调的时候,如果引入了第三方,我们自身的监管团队一定要提前介入,二者做好交圈、融通,才能更真实地把企业识别出来。

我们识别好了企业就是完完全全认识了这家企业,合同条款在这期间都已经沟通好了。估值、付款方式、过渡期怎么设、投后监管怎么做,这四点讲清楚之后,就为投后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我们不能给人家挖坑,也不能被人家挖坑,这是我们的原则。我们做的事情不是我求着你做,也不是你求着我做,一定是公平对等的。前面几年很多股权都是霸王条款,作为买方,我花了钱给你的合同都是霸王条款,带着坑的,但是现在老板都非常清楚,所以也没有必要。物业用脚踩平的小坑都不叫坑,所以大家要在追求公平对等的原则下设立合同条款。对赌是一个伤害的双刃剑,我们倾向于增强正向激励,因为你的是现状,不是未来。前面有铺垫了,整合的时候就要有过渡期的衔接,监管团队、董事会的设立全部都要做好,其实就是执行合同,包括科技的赋能、经营管理的赋能、财务的风险管控。前面两步做好了,第三步自然而然就能实现了,能提升公司的竞争力,能做到产业协同。一定是几个大的维度,财务、人力、战略、管理和文化。

财务整合是并购中最基础的整合,要并表。如果买的企业表都没有并那就没有意义了,也是保证并购战略成功最前置的条件。

人力整合是最棘手的问题,如果并购前没有把这件事情讲清楚,后面整合就往往容易出问题,因为整合出问题就是人出问题,一定要和原股东达成一致,尽量做正能量的事情。

战略整合,战略整合是重点,收购企业的时候要达成战略上的一致,达到了战略一致,在协同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分歧,有一致性就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并购过程中要有互补性,互相加持,构建战略协同。

有了战略整合,才说到传统的管理整合。我们控制了企业财务,人力解决了,战略又一致了,才能真正形成对这个企业的管理。它是一个系统全面的过程来确保目标的达成。

文化整合,这是最核心的部分。所有整合的冲突点就是文化,那么多失败的案例也是失败在文化,我们要杜绝并购方对被并购方占领者的心态,或者盲目采取覆盖式的整合,去了以后大股东就要怎么怎么样,容易出现反效应。而且南方和北方的企业差异很大,北方企业收购南方企业,用北方的方式来做也是整合不了的。整合的深度不一样,两个维度,一个是效益好的企业,一个是效益不好的企业。效益好的企业我们要让它发展的更好,用它的优点,要做协同。不好的企业,怎么整合?要提升它的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它才能让你做这个事情,不会和利益过不去。

并购整合的关键词,,彼此尊重,体现在各个方面。第二,相互赋能。大部分来讲是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赋能。第三,文化融合。第四,提升价值。做到这四点才是成功的收购案例。

在整个物业并购市场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