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计划建设
保障性住房170.4万套,截至6月底已完成112.8万套,完成年度计划的66.2%。国务院通过的“14号文”引导保障性住房向有住房困难的工薪收入群体和城市引进人才倾斜。

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来看,2024年全国计划建设和筹集保障性住房170.4万套,截至6月底,已经完成了112.8万套,占年度计划的66.2%,并完成投资1183亿元。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不仅是对住房困难和收入不高群体的重大利好,也为吸引城市所需的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8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根据这份文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对象主要是那些住房有困难且收入较低的工薪收入群体和城市引进的人才。城市人民政府需要将这些符合条件的群体纳入保障性住房申请和安排对象的范围。
另外,保障性住房分为配租型和配售型两种。其中,配租型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而配售型则按保本微利原则进行售卖,主要对象也是那些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和城市需要的科技人员、教师、医护人员等。随着政策的深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逐步覆盖到其他群体,为更多人提供住房保障。
综上所述,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是解决房住问题的重要措施,更是在优化城市人口结构、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相信会有更多人受惠于保障性住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