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房产快讯  >和讯房产>  正文

手机看新闻

住建部会议后,我跟几个年轻人聊了聊“住房自由”

和讯房产2021-09-09 07:57:28

名经济学家任泽平说,房地产是周期之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跟房地产对比,它是国民经济的大行业,是我们居民的财富。

数据显示,房地产带动的相关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1/3以上,居民财富里面,股市、房市、债市加起来,房地产大约占70%以上。还有金融,银行对房地产领域放的贷款占整个银行贷款的比重超过1/3。

但房地产行业,住房问题的矛盾依然突出。于是,住房自由呼之欲出。

针对住房问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副部长倪虹、副部长黄艳围绕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议时长半个,对于住房和租房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都做出了解读,但是并没有大家所期待的”分房子”环节,更多的是通过调控让大家能够住的自由。

实现真正的“自由”,需要多久呢?

租&买,哪个更划算?

如何解决年轻人住房难?

会上倪虹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总结下来便是扩大供给、明确责任、放权地方和加强金融扶持。整体看,此次会议提出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加大供给来平衡价格,并给予企业端补贴和让利来实现消费者端的住房自由。

会议给出的解决方案难以短期见效。加大供给来平衡市场,这样的政策未来影响如何?年轻人又如何看待这一政策?

小艾在上海工作,收入尚可,他认为这样的政策难以奏效。

小艾住的是典型的上海老公房,几十年的房龄,漏风的楼道还有残缺的楼梯,房租大几千,面积三十平,庆幸的是上班很近,步行十几。

他说,会上方案无法解决他的住房问题。“哪怕供给增加了,也多在偏远地区,那和当下又有什么区别?还是距离价格二选一,并没有实质改变,能够降低压力的就是涨工资。”

而在买房上更是遥不可及,小艾虽然不是计算机、金融等风口行业,但是收入也远远超过了上海平均工资,对于买房也只是杯水车薪,且他曾留学海外,对于传统的六个钱包的做法并不赞同。“哪怕房价降了能降多少?能腰斩吗?不可能啊,腰斩了也不是凭工资就能买的起的,倒不如租房,至少租售比上赚了。”

对于租房,他希望能够学习日本的长租公寓模式,就像漫画一样,一个较大的物业只有几个管理员,由一个主体公司持有,薄利多销,赚长期钱,这样才能实现租房自由。

房屋中介“早该管管了”

会上倪虹还表示,当下房地产行业存在诸如开发的偷工减料、买卖的虚假广告、租赁的克扣租金物业收费不透明等问题。

倪虹还指出了整治的四个重点领域,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房屋租赁、物业服务,直接说就是房企、中介和物业。

房产中介,主要分为租房和买卖两点,不论是租房还是买卖,都存在马太效应,强者更强,规模大则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垄断,便会产生店大欺客。芝加哥学派的观点认为,垄断会带来毁灭。曾有律师表示,某中介公司在反垄断上已经花费了超过千万的咨询费用,意在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垄断起诉。

租房上,中介公司开始两级分化,马太效应加剧,依旧存在虚假房源问题。小小是北京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他在某中介app上看中了数套房源,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但是在看房过程中才发现是虚假房源。

他在众多虚假房源中终于选出了一套尚可的,但中介的一周三次带看让他十分恼火,且带看并没有写入合同中。有人劝他,忍忍算了,中介有很多办法让你住不下去。考虑到自己的成本,他最终还是忍了,毕竟挣钱不容易。

小小还表示这并不是个例,他去往上海、深圳的同学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

对于中介,小小说,房屋中介“早该管管了”,当下中介乱想横生,虚假房源,隐瞒真实情况,甚至还有随意带看,他也看过一些中介公司的新闻,他认为内部管理似乎好了,但是对外还需要更大的提升。

开发与物业,一个都不能少

房企当下已经面临调控和寒冬,但是开发风险开始体现。从西南到河南,中建集团不同工程的数位人士都表示,当下遇到了部分开发商的经营性困难和流动性困难,出现了停工。

华中的小何,遇到的问题最为突出。

小何所在的公司中标了某大型开发商在华中地区一个城市的项目,该项目顺利完工,质量只能说差强人意,但物业管理远超当地平均水平。尤其是物业管理人员会向业主主动敬礼问好,这无疑赢得了当地居民好感。很快,该开发商的另一个楼盘B开始销售期房,由于物业上的口碑和大型开发商的品牌效应,期房很快销售一空。

元旦过后,新楼盘B便停止施工,当时当地居民还以为是放假早,并没有太过在意,但是直至今日仍然没有开工,小何所在单位也被拖欠了工程款,集团被拖欠的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除了房企,物业行业当下正在野蛮生长,跑步圈地还未停止,但是整体上,物业费的收取上还存在不透明的部分。

曾有行业人士指出,物业在中国还属于一个年轻的行业,当下物业服务缺乏相关规章制度且门槛并不高,附加值较低。但是,物业公司所推出的服务是否合适?是否存在强买强卖?同样的服务,不同的小区收费却不一样,这样是否合理?业主在与物业公司的对话中也缺乏话语权,极易产生矛盾。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物业,很多老板自己也没有想好未来要做什么。

对于房企,小何认为当下想不出太好的办法,除非重塑秩序。对于物业,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也表示,当下最需要的是一个严格的行业标准,但这是一个繁重且复杂的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