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新盤銷售料升至4千伙 次季二手註冊逾1.1萬宗

美聯物業  2020-05-13 09:49

[摘要] 楼市现「疫后阳光」 积压购买力「弹弓式」反弹美联:料次季二手註册逾1.1万宗 登1年高位新盘销售料升至4千伙 业主信心增 维持全年楼价料升5%今年首季,新型肺炎疫情突袭全球,重创环球投资市场,本港楼市亦未能倖免。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表示,随著疫情渐趋缓和,过去数个月积压的购买力出现「弹弓

新盤銷售料升至4千伙 次季二手註冊逾1.1萬宗

樓市現「疫後陽光」 積壓購買力「彈弓式」反彈

美聯:料次季二手註冊逾1.1萬宗 登1年高位

新盤銷售料升至4千伙 業主信心增 維持全年樓價料升5%

今年首季,新型肺炎疫情突襲全球,重創環球投資市場,本港樓市亦未能倖免。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隨著疫情漸趨緩和,過去數個月積壓的購買力出現「彈弓式」反彈,樓價亦止跌回穩,預期在發展商重新加快推盤步伐,新盤市場「百花齊放」之下,次季新盤銷售將回升至約4,000伙,創3季新高;二手交投亦有望承接旺市氛圍及購買力釋放,估計第二季二手註冊量將錄超越約1.1萬宗,登上1年高位;至於樓價方面,最近「美聯信心指數」連升4周,顯示業主看好後市,有助樓價止跌,相信次季樓價有望回穩向上,維持全年樓價料升5%的預測。

年內樓價累積跌幅收窄至2.42% 發展商主力銷售貨尾

布少明表示,回顧樓價表現,「美聯樓價指數」一度由去年中錄得的176.88點的高位,跌至今年4月低位159.87點,跌幅不足1成,只有約9.6%。而隨著本港疫情持續緩和,加上外圍投資氣氛回穩,市場信心回升,「美聯樓價指數」報161.01點,連升3周,而本年迄今樓價累積跌幅收窄至約2.42%,反映樓價有回穩跡象。

一手交投方面,疫情大大影響新盤推售步伐,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今年首4個月新盤銷售量僅錄得約3,209個,較2019年首4個月錄得的7,634個,大幅下跌約58%,創4年同期新低。近月進一步受「限聚令」影響,全新盤銷售一度幾近冰封,發展商以銷售貨尾單位為主。在今年首4個月錄得的3,209個新盤銷售之中,貨尾佔比高達58%;反觀去年全年的18,671個新盤銷售之中,貨尾錄約7,360個,僅佔整體新盤銷售39%。至於2017年,當年貨尾佔全年新盤銷售比例更低至18%的低水平,可見疫情對發展商銷售策略影響之大(圖一);發展商集中銷售貨尾,令到每月累積貨尾量由3月份的13,297個,下跌約5.7%至4月份的12,544個。

圖一:新盤銷售量中全新盤與貨尾佔比

新盤銷售料升至4千伙 次季二手註冊逾1.1萬宗

與此同時,疫情同樣對二手交投構成打擊,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今年首4個月二手住宅註冊量錄12,082宗,較去年同期14,645宗下跌約17.5%,創4年同期新低。

政府放寬按保成數 逾600萬至1,000萬元二手註冊量成「疫」市奇葩

若以期內各類金額的二手住宅註冊量與去年同期比較,不同價格的宗數均按年下跌,唯獨是逾600萬元至1,000萬元二手註冊量卻按年逆市上升,由19年首4個月的4,294宗,增加今年首4個月4,789宗,升幅約11.5%;反觀,金額愈高,註冊量跌幅愈大,當中,首4個月逾2,000萬元的二手住宅註冊量,按年大跌近42%;逾1,000萬元至2,000萬元亦跌約32%;600萬元或以下則跌約28%。相信原因是政府去年10月放寬按揭保險成數,令逾600萬元至1,000萬元二手住宅成市場焦點。

若以今年首4個月逾600萬至1,000萬元二手註冊量的20個屋苑計算,當中18個宗數按年錄升幅,升幅的是,大角咀港島豪庭,按年升約1.36倍;將軍澳首都按年升約91.3%;YOHO TOWN按年亦升約81.8%;至於新都城及峻瀅分別升約67.6%及約65.4%。至於宗數排名,美孚新邨逾600萬至1,000萬元個案,今年首4個月錄88宗;其次為東涌映灣園,錄77宗,麗港城亦錄70宗排名第三。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資料亦顯示,2020年首4個月新盤市場及二手住宅平均實用呎價,均明顯出現「愈細愈貴」的情況。如實用面積300平方呎或以下的新盤單位,平均實用呎價約23,187元,遠超實用面積逾300至500平方呎(約16,259元)、逾500至700平方呎(約16,080元)、逾700至1,000平方呎(約17,724元)與逾1,000至2,000平方呎(約21,554元)的單位類別。同期實用面積300平方呎或以下的二手住宅單位,平均實用呎價約16,589元,同樣超過實用面積逾300至500平方呎(約14,990元)、逾500至700平方呎(約14,313元)以及逾700至1,000平方呎(約14,940元)的單位,充分反映實用面積300平方呎或以下的細單位類別,呎價相對偏高。

樓市「五不窮、六不絕」 積壓逾萬個二手購買力待爆發

隨著疫情漸漸退卻,相信樓市前景將轉趨樂觀。市場擔心的「五窮六絕」月份,相信於樓市上不會出現。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若以近10年,即2010至19年樓股市場5月份與當年4月份的表現作比較,其中恒生指數錄得「2升8跌」,即在十年之內,有8年錄得下跌,只有其中2年錄得升幅。反觀住宅成交量在期內的5月份,作按月比較錄得「6升4跌」;至於同期樓價作按月比較更錄得「9升1跌」;與股市表現榮辱互見。

樓市利好因素漸現,將帶動樓市前景向好。,美國聯儲局「無限QE」,令環球資金氾濫,息率維持低水平,相信有助穩定港樓市場;第二,本港疫情持續改善,截至5月11日止更連續22天未有本地感染個案確診,市場憧憬疫情漸漸緩和。

第三是樓市積壓的購買力將隨疫情穩定後陸續釋放,積壓購買力出現「彈弓式」反彈。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回顧17年至19年上半年,平均每月二手註冊約3,730宗;反觀由19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的10個月,平均每月平均二手註冊量僅2,970宗。換而言之,過去10個月內,平均每個月二手有約760個置業需被「積壓」,以10個月合計即有7,600個,連同每月基本的二手購買力平均2,970宗計算,合計逾10,000宗二手購買力有待爆發。

次季二手住宅註冊量料創1年新高

事實上,近期二手成交已見明顯回升。綜合美聯分行資料,35個大型屋苑4月20日至4月26日一星期衝破百宗後,4月27日至5月3日一周更進一步攀升至160宗的逾7年新高;即使上周5月4日至5月10日回落約18.1%,但仍達131宗,仍創逾7年第二高,並連續3星期超越百宗水平。反映5月份市況的6月二手住宅註冊量預料有望攀升至4,000宗水平,至於次季二手住宅註冊量估計將超越1.1萬宗,有望創1年新高。

疫情除了打擊二手外,同樣令一手購買力積壓下來。資料顯示,回顧17年至19年上半年,平均每月售出新盤約1,510宗;反觀由19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平均每月一手註冊量僅1,030宗。換言之,過去10個月,平均每個月一手被積壓的需求約480個,10個月合計即有4,800個。即連同每月基本新盤購買力平均1,030個計算,共有約5,800伙新盤購買力有待爆發。

5、6月全新供應或逾6,000伙 次季新盤銷售料急升約65%至4,000伙

布少明表示,相信發展商將重新加快推盤部署。資料顯示,5、6月有機會推出市場的全新供應涉逾6,000伙,當中以將軍澳區,有機會登場的供應多達1,422伙;屯門及深井潛在供應則為1,399伙;至於長沙灣及大角咀區則錄1,173伙(見圖二)。若以地區劃分,在5、6月港島區全新盤共僅約271個,在三區之中,反映該區供應依然緊絀。估計5月新盤銷售,將由4月的790伙大增近9成至1,500伙;至於第二季新盤銷售量,有望由今年首季的2,419伙,大增約65%至4,000伙。

圖二:5、6月有機會登場的新盤供應分布

新盤銷售料升至4千伙 次季二手註冊逾1.1萬宗

次季樓價料回穩向上

樓價方面,反映業主對樓市前景信心的「美聯信心指數」(MCI)指數報63.2點,較前一周的52.3大升20.8%,指數不但連升四星期,更升穿「信心指數平均值」(見圖三)。反映業主信心已走出陰霾,若走勢持續的話,料樓價將止跌回升。

圖三:「美聯信心指數」及「美聯樓價指數」

新盤銷售料升至4千伙 次季二手註冊逾1.1萬宗

布少明指出,疫情漸趨緩和,新盤市場將「百花齊放」,全新盤陸續登場,第二季新盤銷售量將回升至約4,000伙,創3季新高;第二季二手交投有望延續近期旺勢,註冊量將錄約1.1萬宗,創1年高位;至於樓價在眾多利好因素支持下,相信次季有望回穩向上,全年樓價走勢呈「U型」發展,維持全年樓價料升5%的預測。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