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辣招與加息周期絞殺下 香港樓市見頂?

港股那點事  2017-05-23 09:40

[摘要] 這個5.20那些計劃結婚置業的香港情侶們可能又要發愁了,周末香港金管局再推出三招調控樓市,買房的門檻又雙雙變高了。

辣招與加息周期絞殺下 香港樓市見頂?

這個5.20那些計劃結婚置業的香港情侶們可能又要發愁了,周末香港金管局再推出三招調控樓市,買房的門檻又雙雙變高了。

去年11月推出辣招後,當時地產股集體大幅跳水。不過香港房價沒消停多久就又開始連連新高了,政府接連出招,金管局也多次收緊房貸比例,這次再“加辣”,雖然香港地產股表現變為溫和,但是把此次“加辣”政策放在整個調控周期中,或許才能看清對香港房地產市場影響。

香港,被譽為東方之珠,亞洲四小龍之壹,彈丸之地卻人口眾多。土地稀少,又是世界金融中心之壹,奇貨可居,看似“硬需求”支撐著香港房價節節高升。

香港房地產市場本身就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截至2016年上半年,香港人口總數為734.7萬人。然而,香港由於較小的土地面積、復雜的地勢、嚴苛的規劃法案,造成香港的房屋供給持續偏低。

根據香港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統計數字,長遠房屋策略中未來十年的總房屋供應目標維持在460,000個單位,2017-18年度,計劃提供足以興建18,000個私人住宅單位的目標維持不變。而截至2015年底,香港私人住宅存量約115萬套,約平均7人住在壹套房屋裏,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之小可見壹斑,千尺豪宅也只是約90平米。

此外,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壹,自由法制的環境吸引世界各地的公司和人口落地香港。可以說,對香港的房地產的需求遍布全世界,就像國內壹線城市的需求來自全國各地。股市開通滬深港互聯互通,北水就壹直南下,房地產也明顯出現“北水南下”現象,且不止是房屋市場,還包括了土地市場。

根據中原地產的研究數據顯示,2012年達到頂峰後,2016年至今都維持在20%左右的比例上。而根據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9月香港樓市非本地買家交易共有250 宗,達到14個月以來的值,其中內地買家占比達到31%。

土地市場中資拿地顯著上升,據高力國際數據顯示,2016年初至今年第壹季度,內地發展商在香港市場競標獲得10幅土地,總耗資588.9億港元,占同期香港整體土地招標成交金額的57.7%。其中,今年第壹季度更是勢不可擋,香港政府招標出售的三幅土地均被內地開發商收入囊中,金額達致361億元。2016年中資企業入標比例為65%,中標的比例為26%。

下圖中的中資入標比例逐年上漲,2016年已經超過六成的項目有中資企業進行投標。

在本地和非本地合力推動下,香港房地產市場連連新高,高燒難退。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沈寂多年後,在2003年開始持續走高,近十年漲幅超過200%。

伴隨著香港房價不斷走高,香港也是不斷給房價潑冷水降溫,下表是過去幾年香港部分主要的調控措施,壹些措施是針對香港之外的炒家,但是收效甚微,房價依然高燒。

可以看到,香港此前就有收緊按揭口子,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壹些香港地產商在推出新盤時,通過旗下的財務公司為購房者提供房貸,繞開金管局規定和監管,讓不夠門檻的客戶也能上車買房。

根據房地產中介機構中原按揭數據顯示,在新盤房貸市場中,財務公司的占比持續上升。按數量來看,占比由去年的8.7%,大幅增加至今年的15.5%,金額占比則從11.6%,增加至16.4%。而開發商財務公司的錢也很大部分是來自銀行信貸,最後風險還是由銀行來兜,金管局這次再加辣給樓市澆冷水之外,也是考慮到降低銀行按揭風險。

其中的第壹項措施:采用內評法計算資本充足比率的銀行機構,從今日起批出的新造住宅按揭的風險權重下限,須由15%調高至25%。提高銀行的風險權重,增加銀行的抗震能力。

如果說大招的話還是得屬2016年11月增加從價印花稅。對於外來的買家來說,2016年11月之後假設內地居民在港購置1000萬的房屋,交易稅就要300萬,如果半年內出售,還要繳納200萬超額印花稅。根據中原地產數據增加印花稅後,壹手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迅速走低,降至冰點,但是不久後交易量又逐漸恢復。

香港沒有限售、限購等手段,無論是收緊按揭口子還是加稅,理論上都是增加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增加只是打擊需求,並沒有消滅需求,而是通過消滅流動性來達到降溫的目標。

掐住流動性就是掐住房價的咽喉嗎?從過去加稅的經驗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最終只是導致交易清淡,就跟2016年11月時壹樣,但是房屋土地的價值仍在。

那這次“加辣”是不是就如外界說的力度溫和?我們更多的是要從 “加辣”中看到香港監管當局的決心。

可以想象到未來香港房價不外乎兩個結果:

壹是交易量下降,房價橫盤或回調;

二是房價繼續上漲。

縱觀這幾年調控力度越來越大,未來大概率就會通過加大供應量、再放大招的可能性,所以說不論什麽結果,最後都是打地鼠遊戲,冒出頭就打。

實際上,從香港的租金回報情況看,香港的房價壹路高歌,但是租金卻保持平穩,甚至在2015年持續下降,而與全球主要城市的租金回報率橫向對比,香港約2%的回報率墊底,資金投資香港房屋更多是希望通過房價上漲賺取差價,而加辣增加了兌現利潤的難度,也增加了能否賺到差價的風險。

值得註意的是,素來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外資投行都紛紛發表看空香港房價的報告,其中花旗看空程度。

1、花旗分析師Ken Yeung等人在20日報告中表示,香港金管局周五宣布的三項地產調控新政將足以凍結住宅市場。隨著下半年住宅市場進入淡季,加之新房可售資源充足,預計新政將標誌著香港房價見頂。維持香港房價2017年跌15%的預期,這意味著自現在起到年底,房價或跌20%左右。

2、野村國際4月27日發表实时報告指出,雖然今年房價料升8%,但並於今年上半年見頂。

3、摩根士丹利4月19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香港香港房價將面對持續數年下跌,今年開始將下跌5%。

萬法皆空,唯有周期。或許我們可能錯過很多或大或小的波動,但是大道至簡,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的或許是要先搞清楚大周期下的方向。

當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後就意味著全球的經濟周期已經轉向,在低利率時期,可以用很低的資金成本加杠桿把資產的價格翹上去,即使是加稅或者增加按揭成本。

但是低成本的資金足夠推升資產價格上漲,賺取的差價仍能保持獲利,現在大的周期已經轉向,資金成本上升將掣肘後續房價上漲,此時再消滅掉流動性,至少流動性溢價就已經被砍掉,沒有限售限購自有交易的市場下,如果賣盤增多,所謂的“硬需求”可能就會隨著房價下跌變成“軟需求”,供需周期也就隨著全球經濟周期轉變。

 小結

縱觀香港房地產調控周期,此次加辣延續了去年加稅的大招,反映出不斷加嚴的調控節奏,未來大概率會增加供給,繼續放大招。

橫向看香港租金回報率在全球主要城市中處於墊底的位置,並不算是的房地產投資選擇城市。

大道至簡,對於香港房地產威脅還是全球貨幣周期的轉變,6月美聯儲加息已經是大概率事件,聯系匯率制度下的香港也會跟隨加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