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楼市快讯 > 正文

北京副市长陈刚:北京城市规模将定量约束

新京报  2015-01-28 08:13

[摘要] 1月23日,丰台团分组讨论现场,市代表、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正在发言。 去年2月,习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了北京城市定位为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以及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新目标。目前,北京的总规正在修改之中,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蓝图中,将如何落实新定位和新目标,如何实现&l......

1月23日,丰台团分组讨论现场,市代表、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正在发言。

去年2月,习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了北京城市定位为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以及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新目标。目前,北京的总规正在修改之中,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蓝图中,将如何落实新定位和新目标,如何实现“瘦身健体”等具体要求。昨日,市代表、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新版总规会提出定量化的概念,人口、建设用地都将是一个减量、负增长的规划。

人口定量将分区域细化

新京报:就总规修改来说,总书记这次可以说是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

陈刚:一般总体规划是要解决城市定位、规模和布局这三个问题。总书记的讲话中,具体细致对北京下一步的城市定位、规模和空间布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四个的定位和目标已经很清晰了,这是这版规划的前提和思想。

我们不是简单机械地落实这四个和一个目标,我们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要把四个具体的内涵、规模、北京的和劣势,以及空间布局都要搞清楚。

真正落实总书记的四个和一个目标,不是简单的几句口号就行的,一定要具体化,要有取舍,要在规划上有空间的分布。在总规中要有相当的篇幅解决这些问题。

新京报:城市定位确定了,那城市的规模呢?

陈刚:到底城市发展到多大的规模合适?总书记结合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对北京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疏解非首都核心职能等,都是为了减轻负担,控制城规模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这版总规要提出定量化的概念。在人口方面,不但有总人口,还有分区域的人口,比如城区多少、新城多少。人口不但是一个总量概念,还有分布的概念,还有人口结构的概念。

<1234>全文浏览

 

人口土地都会减量规划

新京报:人口控制规模会设一个上限吗?

陈刚:会设。设一个常住人口规模的上限值,要按照这个人口规模来配给城市基础设施、水电气热、路网等。

新京报: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出的?

陈刚:北京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水资源、土地、生态资源能够支撑多少人在这里相对宜居的生活,不能是一个无穷的数,所以让各方面测算出北京人口增长的上限值。现在开始就要把人口的增速降下来。

新京报:此前在总规里确定1800万的人口规模早就被突破了,那么设这个上限现实吗?

陈刚:这不是现不现实,而是事实。什么事实?我们现在就已经感觉到不堪重负。资源、交通、城市病已经是超负荷,远远超过支撑能力。至于说能否实现,那是规划实施的问题。但要建宜居城市,那就是这样的人口规模,甚至可以再压得低一点更好。

新京报:作为规划来说,除了人口,另一个就是用地的规划,这方面呢?

陈刚土地也是一个瘦身发展的态势。过去的总规都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增加多少建设用地。这一版是一个减量的规划,还把很多地方退出来去种树、搞环境建设,而不是都去发展,搞产业、盖房子。人口已经这么严了,土地更严,是一个减量、负增长的规划。

<1234>全文浏览

 

人口土地都会减量规划

新京报:人口控制规模会设一个上限吗?

陈刚:会设。设一个常住人口规模的上限值,要按照这个人口规模来配给城市基础设施、水电气热、路网等。

新京报: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出的?

陈刚:北京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水资源、土地、生态资源能够支撑多少人在这里相对宜居的生活,不能是一个无穷的数,所以让各方面测算出北京人口增长的上限值。现在开始就要把人口的增速降下来。

新京报:此前在总规里确定1800万的人口规模早就被突破了,那么设这个上限现实吗?

陈刚:这不是现不现实,而是事实。什么事实?我们现在就已经感觉到不堪重负。资源、交通、城市病已经是超负荷,远远超过支撑能力。至于说能否实现,那是规划实施的问题。但要建宜居城市,那就是这样的人口规模,甚至可以再压得低一点更好。

新京报:作为规划来说,除了人口,另一个就是用地的规划,这方面呢?

陈刚土地也是一个瘦身发展的态势。过去的总规都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增加多少建设用地。这一版是一个减量的规划,还把很多地方退出来去种树、搞环境建设,而不是都去发展,搞产业、盖房子。人口已经这么严了,土地更严,是一个减量、负增长的规划。

<1234>全文浏览

 

城市布局不能“中间独大”

此次重点是把新城郊区利用好

新京报:城市的空间布局上会有什么调整?

陈刚:这次的布局有一个大特点,是京津冀协调发展,所以是一个区域的宏观大布局,不是北京的小布局。

另一方面是城与乡,城市和农村,空间都要均衡布局。这次重点要把新城、郊区、农村地区利用好、整治好。如果郊外配套也好、空气也清新、交通便捷,那么产业、人口、资金都会流动过去,整个城市就会均衡发展。我们要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网络状、城乡协调发展的布局,而不是中间独大、外面衰败的城市空间模式。

新京报:如何实现这样一个完美的城市规模和布局?

陈刚:要有一系列的规划策略,包括确定发展边界、生态红线等空间管制措施,比如划定基本农田、基本农田、生态绿地等。要划定一定的实施单元,实施土地腾退的措施。

将提出具有实操性的举措

新京报:规划出的是张美好蓝图,如何确保终实施不走样?

陈刚:这一版规划也是一个实操型规划。在规划实施的部分,要为政府部门、为市场提出若干指导性意见。比如北京要实现在发展中减量,在减量中发展,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就得提出一个公式,比如再盖10000平米的产业用房,是不是意味着要撤销或拆掉15000平米低效利用的房子。如果我们不考虑这样一个策略,占是占的,拆是拆的,后加在一起,新占的远远大过拆的,怎么做到减量?

新京报:但以往还是有一些地方出了问题,比如亦庄,虽然先规划产业,后规划居住,但终很多住在亦庄的人上班不在那里,很多上班在亦庄的又不住那里,还是造成钟摆式交通。

陈刚:这方面有经验和教训,但有些问题也不能机械理解。比如职住平衡,有百分之五六十或七八十就已经很高了。怎么才能做到真正的职住平衡呢?一是规划,产业离居住地近;二是居住地彻底放开。如果这个地方的房子卖掉,在择业的地方买一套呢,或是这边租出去,那边再租一套,那就活了。所以这里面还有很多制度设计上的问题。

<1234>全文浏览

 

城市布局不能“中间独大”

此次重点是把新城郊区利用好

新京报:城市的空间布局上会有什么调整?

陈刚:这次的布局有一个大特点,是京津冀协调发展,所以是一个区域的宏观大布局,不是北京的小布局。

另一方面是城与乡,城市和农村,空间都要均衡布局。这次重点要把新城、郊区、农村地区利用好、整治好。如果郊外配套也好、空气也清新、交通便捷,那么产业、人口、资金都会流动过去,整个城市就会均衡发展。我们要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网络状、城乡协调发展的布局,而不是中间独大、外面衰败的城市空间模式。

新京报:如何实现这样一个完美的城市规模和布局?

陈刚:要有一系列的规划策略,包括确定发展边界、生态红线等空间管制措施,比如划定基本农田、基本农田、生态绿地等。要划定一定的实施单元,实施土地腾退的措施。

将提出具有实操性的举措

新京报:规划出的是张美好蓝图,如何确保终实施不走样?

陈刚:这一版规划也是一个实操型规划。在规划实施的部分,要为政府部门、为市场提出若干指导性意见。比如北京要实现在发展中减量,在减量中发展,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就得提出一个公式,比如再盖10000平米的产业用房,是不是意味着要撤销或拆掉15000平米低效利用的房子。如果我们不考虑这样一个策略,占是占的,拆是拆的,后加在一起,新占的远远大过拆的,怎么做到减量?

新京报:但以往还是有一些地方出了问题,比如亦庄,虽然先规划产业,后规划居住,但终很多住在亦庄的人上班不在那里,很多上班在亦庄的又不住那里,还是造成钟摆式交通。

陈刚:这方面有经验和教训,但有些问题也不能机械理解。比如职住平衡,有百分之五六十或七八十就已经很高了。怎么才能做到真正的职住平衡呢?一是规划,产业离居住地近;二是居住地彻底放开。如果这个地方的房子卖掉,在择业的地方买一套呢,或是这边租出去,那边再租一套,那就活了。所以这里面还有很多制度设计上的问题。

<1234>全文浏览

 

京津冀规划将落到一张图上

新京报:规划中会如何体现京津冀协同发展?

陈刚:重要的是,三个地方的地方规划,要完全符合总体的京津冀规划,要协调起来。我相信终出台的地方规划,包括北京市总体规划、京津冀的各项专业规划,都是一体的,就是多规合一。

多规合一既指不同类型的规划,比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土地规划等,也指不同层级的规划,国家层级的、区域层面的、不同地方的。过去不同层级的规划是不一致的,尤其是地方和地方的规划之间可能是打架的,我规划下游是污水处理或垃圾处理的地方,你那儿规划又是一个宜居的生态园。这次京津冀在做很有意义的尝试,我们现在同时在做三个地方的规划,国家层面牵头京津冀规划,还有若干专业的规划,后的规划都要落在一张图上。 新京报记者 马力

北京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水资源、土地、生态资源能够支撑多少人在这里相对宜居的生活,不能是一个无穷的数,所以让各方面测算出北京人口增长的上限值。现在开始就要把人口的增速降下来。——市代表、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

<1234> 全文浏览

 

京津冀规划将落到一张图上

新京报:规划中会如何体现京津冀协同发展?

陈刚:重要的是,三个地方的地方规划,要完全符合总体的京津冀规划,要协调起来。我相信终出台的地方规划,包括北京市总体规划、京津冀的各项专业规划,都是一体的,就是多规合一。

多规合一既指不同类型的规划,比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土地规划等,也指不同层级的规划,国家层级的、区域层面的、不同地方的。过去不同层级的规划是不一致的,尤其是地方和地方的规划之间可能是打架的,我规划下游是污水处理或垃圾处理的地方,你那儿规划又是一个宜居的生态园。这次京津冀在做很有意义的尝试,我们现在同时在做三个地方的规划,国家层面牵头京津冀规划,还有若干专业的规划,后的规划都要落在一张图上。 新京报记者 马力

北京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水资源、土地、生态资源能够支撑多少人在这里相对宜居的生活,不能是一个无穷的数,所以让各方面测算出北京人口增长的上限值。现在开始就要把人口的增速降下来。——市代表、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

<1234> 全文浏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