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评论 > 正文

评论:楼市又到调控博弈关键期

北京商报  2014-07-23 07:48

[摘要] 楼市整体触底格局已经出现,房地产调控再次面临博弈关键期,“救”意味着房地产调控再次陷入越调价格越高的怪圈,“不救”意味着经济要接受考验。

楼市整体触底格局已经出现,房地产调控再次面临博弈关键期,“救”意味着房地产调控再次陷入越调价格越高的怪圈,“不救”意味着经济要接受考验。

日前刚刚上任的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给了一条救市途径,就是要千万百计地消化库存。据一位参加会议的建设厅厅长解读,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出台平稳房地产的相关政策,其中库存量较大的地方要千方百计消化商品房待售面积、加强房地产结构调整、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配套设施、加快审批速度等。

而陈政高表态前,地方政府早已经在“解除限购政策上”费尽了心思,从6月中旬沈阳解除限购一日游,到呼和浩特真正解除限购,在短短的一个月间已经有29个城市对此前严格执行的限购政策进行了调整,甚至不少城市的限购条件如同虚设。

但是在市场人士看来,无论是住建部的千万百计地消化库存还是地方政府的解除限购尚不足以让市场重振,从2008年的4万亿元救市,到2013年的差别信贷鼓励首套房贷款,“钱”才是解决楼市问题的关键所在。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救市”不痛不痒,市场信号作用比实际效果大,只是在限购、土地门槛等方面做文章,而更为重要的资金层面、银行贷款,地方政府还是有心无力,尚无所作为。

根据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房价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下调的城市达到了55个,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调的城市达到了52个,四大一线城市全部沦陷,楼市整体呈现出底部特征。

其实自2004年“8·31”土地出让变为招拍挂之后,房地产业几乎年年在出新政策,国六条、国八条、国四条、国五条等层出不穷,但是市场却一直陷入越调房价越高的怪圈之中。此时恰逢市场再遇危机,是狠心坚持剪除掉房地产对于经济的绑架;还是继续维持依靠土地财政房地产开发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畸形模式呢?

救市者认为,房地产业是中国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市场决不能崩盘,房地产企业完蛋了,就会给中国经济造成一系列的问题,银行、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特殊三角关系链决定了楼市一损俱损的现状;而不救者则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如果想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挤压出累积的泡沫,人为中断行业的调整只会埋下更大的隐患,必然引发更剧烈波动。

在笔者看来,救与不救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已是必然,在过去的半年中,我们看到以万科、恒大、万达等千亿房企为首的军团依然大步向前直指2000亿元门槛,而出现问题的往往是中小房企,这样即使救市了,未来这些企业依然面临被淘汰。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目前房地产的集中度并不高,行业整体处于“工业时代”,与最终成为金融服务业还有极大的差距,因此让市场成为决定房企命运和中国楼市走势的操纵者更为合适,长痛不如短痛,楼市问题交给市场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