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北京首次将非京籍人员纳入保障房范畴

经济观察网  2014-05-25 21:08

[摘要] 5月21日,北京市政府法制布今年55项立法项目,《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草案)》有望年内出台。该草案条例首次明确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是政府的法定责任,同时设置保障性住房的准入条件,主要是为解决城镇住房困难的家庭和人员问题。

5月21日,北京市政府法制布今年55项立法项目,《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草案)》有望年内出台。该草案条例首次明确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是政府的法定责任,同时设置保障性住房的准入条件,主要是为解决城镇住房困难的家庭和人员问题。

作为北京市首部住房保障的地方性法规,《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草案)》已完成初稿,并将进行深入论证,市住建委将对全市基本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进行统计和测算。

此次保障房立法的一大亮点是扩大了保障对象的范围。市法制办法制三处处长杨红表示,除了京籍家庭外,首次允许在京有稳定工作的非京籍家庭申请。不过,非京籍家庭申请保障房的条件,会与居住证管理办法相衔接,避免产生法律之间的交叉。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教授汪玉凯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允许在京有稳定工作的非京籍家庭申请保障性住房,体现了国家工作中的人性化层面。我们现在城镇化建设当中有一大部分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如果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解决不了,城镇化也就没有出路。另外,即便是放开,也还是有一些限制条件的,比如在北京有稳定的工作,或者交了税,这是有必要的。

立法的另一大亮点是拟规定取消保障房申请现有的收入审核,改变只以收入来判定保障房申请标准的现状,将有无在京购房的相关证明作为申请的依据。杨红解释,申请人往往会隐瞒存款和收入,但房产证明作为购房的凭证,很难作假,而且有据可查,因此将房产证明作为申请保障性住房的依据。

此前,北京市常委会法制办主任李小娟在市人代会期间曾表示,基本住房保障条例的立项论证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共有产权”的问题。不过,此次立法涉及的是基本保障性住房,主要满足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而“共有产权”涉及的是自住型商品住房,因此基本住房保障条例并不会涉及到“共有产权”。

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前所长牛凤瑞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双轨制的住房保障建设未必适合较低收入群众,对于满足群众基本居住型的保障性住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民生工程,而不仅仅是城市化建设的问题。

此外,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还将对保障房实行封闭式管理。市民申请到保障性住房后只能使用,如果要交换,要在政府的协调下解决。杨红表示,封闭管理将有效避免基本保障住房陷入福利的陷阱,只保障住房困难居民的居住权而不是谋利权。

如何对保障房进行?杨红称,基本住房保障条例拟规定成立专门的保障性住房,对保障房后期的管理和运行进行监督和管理,解决住房保障中无法可依的问题。同时,相关信息会进行联网,如果保障房人购买了其他商品房或者在其他地方租房,网上都可以查到。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