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香港公屋建設前先進行摸底 配套完善才讓入住

晶報  2013-11-11 10:01

[摘要] 與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作為東南亞乃至重要的金融貿易,擁有第三的人口密度,卻成功地解決了低收入群體住房問題,其中香港公屋發揮了較大的作用,近半香港人入住公屋。

香港公屋小單元高密度聚居

與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作為東南亞乃至重要的金融貿易,擁有全第三的人口密度,卻成功地解決了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其中香港公屋發揮了較大的作用,近半香港人入住公屋。晶報記者前日走訪香港房委會及多個公屋後發現,香港公屋建設與配套“同行”,通過利用公共空間提供完善的休憩娛樂場所,以方便日常生活的生活配套,得到公屋住戶較高的滿意度……

作為香港居住人口的公共屋邨,截至2012年,葵湧邨居住人口約3.5萬人。記者探訪發現,葵湧邨周邊、醫療配套成熟,底層裙房設有商場,兼具餐飲、休閑功能,步行天橋直通地鐵站,生活也十分方便。

聽說是來香港了解公屋建設的記者,的哥董先生顯得特別熱情,一路上滔滔不絕地介紹香港公屋的發展曆程。“我們全家住在公屋內,都20多年了。”他說自己很感謝香港政府能提供這樣的住所,由于香港的可建設用地有限,房價高企,普通人很難買得起房子,而正是公屋庇護了香港一半以上的人口。

出租車行駛在香港九龍黃大仙大成街上,董先生指著一個有二三十層樓高、樓棟密集的住宅區告訴記者,這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公屋,新建公屋住區——啓德邨距此不遠,前幾個月才入住。

董先生饒有興趣地談起了公屋和私人開發商业宅的區別。“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樓棟間間隔較大的一般是價格高的私人商品房,樓棟密集、每棟分隔成很多小單元的就是公屋了,小的十幾平方米,大的也只有四五十平方米。”他說。

出租車停在了沐虹街上,記者下車擡頭一望,“啓德邨”三個大字映入了眼簾。住區緊挨著馬路,有近10棟樓,每棟約有四五十層,密密麻麻全是小單元。“公屋高密度的聚居形式是無奈之舉,畢竟這裏真是。”董先生感慨道。

尚未完全入住商家便已開業

走近了便可以聽到住區內施工的聲音,有的公屋正在裝修,有工人在進行綠化,還有人正平整地面。住區內人氣頗高,隨處可見老人和孩子。記者沿著沐虹街環繞住區一圈,發現周邊樓棟的一層都是小商鋪,並且都已開業,有居民在店內購買商品。煙具電器公司、萬甯商場、五金家庭用品……旁邊的沐翠街上,更是林立著各種生活用品店。

令記者頗為意外的是,住區雖然面積不大,可各種指示牌清晰明了。從沐翠街拐進住區,一擡頭就可看到清晰的指示牌:廁所、街市、長者鄰舍、停車場、屋邨辦事處、綜合青少年服務、天橋往德明邨。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尚未完全入住的公屋。

來到一個家電商鋪前,小店老板正跟買家商討價格。他告訴記者,他們早在居民入住前就已開業,屬公屋的配套商鋪。“大部分新入住的居民都需要添置新的電器,總得來說生意很好。”他說,香港公屋在建設工程中,周邊的生活設施、商業配套都是同步的。“剛開始都是些小店,為了滿足住戶基本生活需求,價格也不會高,畢竟入住的都屬低收入群體。”

住區內娛樂和健身點多達十余個

由于正值上班時間,在住區戶外活動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與內地隨處可見的大片集中綠地相比,這個小區沒有大片綠地,但在樓與樓之間圍合的空地上種植綠化。記者環顧發現,公屋屋頂綠化的比例很高。

仔細觀察小區的布局和環境,其空間的利用讓記者不禁叫絕。很狹小的地方也能合圍成兒童遊樂場,隨處都設置有供居民休閑的長椅;在住區的一個扶手電梯旁,也設置了一個休閑長椅,兩位老人坐在椅子上悠閑地一邊讀報一邊聊天。

記者數了數,在面積不大的小區裡面,供兒童娛樂和居民健身的地方就多達十余個。記者來到住區內的兒童活動區域內,目測也不超過30平米,有20多個孩子在此玩耍。這些娛樂設施模擬了各種情景,如出入境管理局、郵局等,設計頗為用心。

與衆多嬉戲的小朋友不同,有個七八歲模樣的小姑娘安靜地躺在一個“橋洞”裡面看書。“家裏的房子小,我每天都會到這裏來看書做作業,可以說是我的秘密‘書房’。”小姑娘聲音很甜。

轉悠了一圈,記者注意到,連接小區各棟之間的道路上方都有遮陽雨篷、風雨連廊等,這意味著居民前往其他樓棟或者下樓購買商品時,即使下雨天也無須攜帶雨具,設計人性化。

居民聲音

剛入住的景女士:租金低配套完善生活也便利

在小區的門口,記者遇到了剛從貨車上搬下行李的景女士。她今年剛順利申請到公屋,正準備搬進啓德邨。“要申請公屋很難,我都等了三四年才申請上,幸運的是,剛好公屋也在九龍。”

她告訴記者,自己在九龍做點小生意,之前也租住在九龍,房子只有100英尺(香港的房屋面積是用平方英尺做單位的,1平方米約等于10.8平方英尺)左右,但租金卻高達3000多元港幣。而搬進公屋後房子大了近一倍,但價格不到之前租金的一半,只需1400港幣。“我一直和孩子一塊住,由于房租太貴,實在租不起大點的房子,現在好了,不僅租金低,而且生活還會更便利。”

景女士一口氣說出了租住公屋的好處——不用擔心周圍的生活配套,香港的公屋甚至比一些商品房的小區還要完善;健身休閑娛樂設施規劃科學,周邊配套商場的各類商品的價格也較為合理;不用擔心被房東趕走或者突然漲房租。

居民鍾先生:周邊學校能滿足住區孩子的需求

記者轉悠一圈發現,啓德邨住區內並沒有配套的學校,那麽孩子的問題怎麽解決呢?在住區的休閑凳上,鍾先生正在看手機,見記者走過來,他主動攀聊了起來。原來,他打算接孩子梓昕回家,可孩子卻跟小夥伴們玩得起勁。

鍾先生家裏有兩個小孩子,梓昕今年上小一,哥哥則已經念初一了,今年9月份剛搬過來,一家四口住在約400尺的房子內。談到孩子們的,鍾先生的話更多了,他告訴記者,小區雖然沒有配套的學校,但周圍有適合的學校就讀。“在香港,轉學是麻煩的事情,但我們算是很順利了,梓昕還念到了這裏的學校。”

鍾先生邊說邊從孩子的書包內拿出兒子的“學生證”。“你們看,他在馬頭湧官立小學,這可是九龍的小學了,我們很幸運抽簽抽到的。”他興奮地說,香港是按照網格化的片區來解決孩子的的,在公屋建設之前,房屋委員會就會根據周邊學校分布情況,測算是否需要配套的幼兒園,從而保證的家庭在入住後不用擔心孩子的問題。

官方介紹

公屋按人均10—12平米進行配比

香港房屋委員會位于距離啓德邨不遠的香港佛光街。在委員會的接待室,不時有前來咨詢公屋政策的市民,每人都可免費索取一份“長遠房屋策略公衆咨詢”。這份冊子提到了香港目前面對的房屋問題,其中一條便是“公私營房屋供求均嚴重失衡”。

冊子提到,近年公營房屋(包括公共租住房及自主出售房屋)及私營房屋供應有限,導致價格上漲、居住條件每況愈下,公屋需求劇增。截至2013年6月30日,公屋輪候冊上約有118700名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及長者申請者)以及115600名年齡在60歲以下的配額及計分制非長者一人申請者。

房委會展覽相關工作人員接待了記者並引導記者參觀了位于房委會總部大廈的展覽。記者了解到,房委會及房屋署共有8000余人,截至目前已經開發了160多個住區,房屋面積的50平米左右,的只有十幾平米,按照人均10—12平米進行配比。“香港有近一半的人住在公屋內,居住需求量之大。”負責接待的劉小姐說。

建設前先盤點周邊,配套完善才讓入住

劉小姐表示,在公屋建設相關規定中,有對相關、醫療、生活配套設施的規定,還專門對康樂、休憩用地作出了規定。其中,、醫療和體育活動場所及設施的設置是最為重要的部分。

是否每個公屋住宅區都必須配套相應的幼兒園和學校?對此劉小姐表示,香港房委會制定公屋建設規劃,在制定規劃之前會有專業人員對住區周邊的、醫療資源進行科學測算,規劃幼兒園、學校的配套數量。如果周圍資源能滿足需求,則不配套相應的設施,做到滿足需求但不浪費。

“香港房委會下設房屋署,由其來進行具體的建設。”劉小姐表示,公屋建設的資金來源包括政府免費撥地、撥款和貸款提供資助,還有房委會通過出租公屋及其附屬商業樓宇、出售居屋獲得維護及興建公屋所需的資金。由于房委會統籌資金及建設,在房屋建設時相應配套會同步跟進,而只有當配套完善了,才讓申請者入住。

她坦言,在香港,這實際上也經曆了一個過程,即從提供基本的庇護居所到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期的公屋如石硖尾邨,底層的商鋪和屋頂上的臨時學校是僅有的基本設施,直到上世紀50年代末的北角邨,學校才從住宅中獨立出來。”她說。

公交出行為主導,步行空間便捷舒適

記者了解到,香港公屋住區的居住人口少則四五千,多則超過三萬。為了解決居民的出行,香港公屋住區致力發展公共交通主導的交通規劃。以軌道交通為核心的交通樞紐結合商業、辦公等功能成為地區的,並在距其約3km範圍內緊湊分布多個公屋住區。

劉小姐告訴記者,每個公屋住區均有公交站點,分小巴、巴士兩種線路:小巴主要解決公屋與軌道交通、大型公交站場的連接問題,而巴士可到達更遠的地區或。公交站點的位置也十分講究,一般布置在公屋主要出入口。有些公屋因規模較大或地形特殊,公交站點甚至被引入區內,以縮短居民的步行距離,如沙田區新田圍邨。

劉小姐表示,從公屋到交通樞紐的步行設計十分重要。如沙田區的瀝源邨,通過有蓋頂的架空連廊、平台和軌道交通樞紐相連,既避免了地面層機動車的幹擾,又提供了一個便捷舒適的步行空間。

媒體觀察

公屋可能提供服務設施

某駐港媒體人張先生曾在深圳等不少內地城市都工作過,對內地的公租房政策和香港的公屋均有了解。在他看來。與內地不少城市的保障房建設相比,香港的公屋更注重體察住區居民的切身需要,從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這從公屋小區空間的利用就可以看出來,真正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對于保障房的住戶來說,其的意義莫過于滿足居民生活、休憩、交往的要求,內地許多小區的公共空間起到的僅僅是‘小區美化’的功能,僅僅成為了一種景觀,形成了巨大的浪費。住戶往往也只關注房屋的面積大小。”張先生說,“除此之外,內地不少城市建設保障房之前並沒有進行科學的測算,也就是沒有根據需求來規劃保障房的建設用地。”他提到,內地不少公租房建在比較偏僻的地方,但沒有配套相應的商場、幼兒園,雖然房子建得很漂亮,小區的綠化也不錯,但他背離了居民生活休閑的基本需求,居民入住後還是不滿意。

“香港的公屋特別注重使用品質和功能實用性,根據場地所允許的面積盡可能提供基本的休憩空間和服務設施,並通過精巧的環境設計使住區公共空間物盡其用,配套的完善使得住戶生活方便,住戶的滿意度自然就高。”他說。

相關鏈接

“公屋”及房委會

“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的簡稱,是由香港政府無償撥出土地,由房屋署建設、管理,以低廉的租金提供給低收入家庭的住宅。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負責制定和推行香港的公共房屋計劃,以滿足無法負擔私營租住樓宇人士的住屋需要,從而達至政府的政策目標。房委會不僅是公營房屋的決策機構,也是香港的物業發展和管理機構。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除策劃及興建公營房屋外,房委會還負責管理公共屋邨、中轉房屋及臨時收容,也擁有和經營部分分層工廠大廈以及附屬商業設施和非住宅設施。

 

香港地產網數據參考:香港樓市成交

实时海量的香港樓市成交數據 讓您輕輕鬆松掌握樓市实时動向!

【更多資訊】

香港“雙辣招”政策影響持續 樓市跌勢恐難止

外媒:內地買家排隊搭末班車購香港高價樓盤

港地産商大肆促銷 香港樓市近期出現火爆場面

香港樓市交易清淡 地產代理中介業務嚴重縮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