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媒體稱北京地價瘋狂 土地總值超美國一年GDP

中國經濟周刊  2013-08-27 09:47

[摘要] 在北京,一個指甲蓋兒大小的地方,現在最高能賣多少錢?4塊多。北京市朝陽區孫河鄉,2013年7月23日,中糧地産以23.6億、配建公租房3.3萬平米的條件競得這裏的HIJ地塊,樓面單價超過4.4萬元/平方米,即每平方厘米4塊多,成為北京樓面單價最高的地塊,真算是“寸土寸金”。

在北京,一個指甲蓋兒大小的地方,現在能賣多少錢?4塊多。

北京市朝陽區孫河鄉,2013年7月23日,中糧地産以23.6億、配建公租房3.3萬平米的條件競得這裏的HIJ地塊,樓面單價超過4.4萬元/平方米,即每平方厘米4塊多,成為北京樓面單價的地塊,真算是“”。

半個多月之後的8月16日,在距離北京2300多公裏的廣東深圳,華潤置地[簡介 实时動態]以109億元總價競得深圳前海第三宗土地,再次刷新了深圳的土地總價紀錄。

這就是“”——一段時間內,在某個區域土地市場中誕生的價格者。

經曆了短暫沈寂之後,今年再次在各地橫空出世,又以極高的頻率被新的取代。而市場的狂熱程度則是另一種對中國經濟極為重要的預示。

今年以來,在中國的城市版圖上,大戰遍地開花,各大房企巨頭和資本大鳄們在角逐中不斷刷新紀錄,制造了令人瞠目的價格標尺。

2011年,《中國經濟周刊》發布的《2010年中國圖》數據顯示,如果把北京的土地全部賣掉,可以制造出超過美國一年的GDP總量。而時至今日,這個數字已經把美國2012年的GDP遠遠地抛在身後。

市場忍不住要造,這無疑是一個極度危險的信號。中國的房地産究竟是成了佛還是成了妖?如果的制造成為資本們習以為常的遊戲,那麽誰又是其中的受益者和受害者?

,我們何時說再見?

價格連年漲今年更比往年高

7月23日下午,《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北京市國土局交易大廳看到,包括融創、泰禾[簡介 实时動態]、東亞新華、中糧地産、中鐵建、萬科、招商、住總等一衆房企齊聚一堂,參與朝陽區孫河HIJ低密度地塊的競爭。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劉德炳|北京報道

孫河這回算是給北京“出了一口氣”。近年來,盡管北京的房價是全國的,但是價格卻屢屢被上海、浙江溫州等城市超越。

7月23日下午,《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北京市國土局交易大廳看到,包括融創、泰禾、東亞新華、中糧地産、中鐵建、萬科、招商、住總等一衆房企齊聚一堂,參與朝陽區孫河HIJ低密度地塊的競爭。

經過30多輪競價後,孫河HIJ地塊的價格觸到了政府設定的價格上限,參與競買的房企只得開始競報公共租賃房面積。隨後,又經過30多輪公租房面積的競報,中糧地産最終勝出。

知情人士稱,按照國土部的規定,如果一宗土地的溢價率超過50%,國土部便視為“異常交易地塊”,並對該地塊拿地、付款、開發和銷售過程進行全程重點監測。因此,現在政府部門對一宗土地實施限價,其價格上限通常會在底價的基礎上,上浮接近50%的水平。

第二天,中糧地産就拿地情況發布公告,稱北京朝陽孫河HIJ地塊用地規模75359.79平方米,建築控制規模81716平方米;規劃用途為二類居住用地、托幼用地和醫院用地。但是,關于地價及其他市場信息,中糧地産卻只字未提。

根據業界測算,扣除保障房面積後,該地塊的樓面單價高達4.4萬元/平方米,成為北京新的單價,這也是北京有史以來的價。此前,這一區域的樓面單價只有2萬多元/平方米。

年年有,2013年格外多。回頭來看號稱是“年”的2009年、2010年,與2013年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僅僅是之前的價格峰值屢被突破,而且從數量來看,2013年可謂是在多個城市遍地開花。

根據《中國經濟周刊》旗下的智囊機構中國經濟研究院根據27個省份省會城市的地價編制出的“2013年中國圖”顯示,今年以來,各大房企正在全國跑馬圈地,部分城市的價格創出了史無前例的新高,49個中,有將近一半的被大型房企奪得,除了中糧地産,萬科、恒大、綠地、保利、中海等地産大佬均斬獲頗豐。

其中,一向稱不拿的行業龍頭萬科奪得了上海、重慶兩地的總價,而在廣州、杭州等地,萬科奪得的土地價格雖然不是的,但也排在前列。如在廣州,萬科奪得的荔灣區地塊總價為6億元,樓面單價高達19638元/平方米,這一價格排在廣州第五。

恒大地産今年奪得了海口總價、廣州單價第二的兩個“級地塊”,並且一口氣在重慶奪得多宗高價地,將總價第四、第五、第七、第九的地塊收入囊中。此外,從未進京的恒大地産也在今年進軍北京市場,在體量高達51.1萬平方米的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地塊爭奪戰中,恒大地産最終報價35.6億元,總價位列北京第二。

中海地産則奪得了合肥總價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單價;保利奪得了重慶總價;綠地奪得了西安總價、昆明單價、昆明總價。

在多個大戰現場,記者看到,大佬們幾乎不經思量就頻頻舉牌。針對市場質疑地産大佬熱衷搶,萬科有關負責人表示,充分估計到市場風險,嚴格地說,萬科所拿的僅僅是一個城市的區域,市場影響不是特別大,風險也可控。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比較異常的是,3月份調控政策出台,眼下政策正逐步落實,但沒想到市場隨後會以頻出來回應,而且速度這麽快,這是相當值得警惕的。”

身價分化:北上廣漲,其他省會城市跌

幾乎省會都誕生了新,但是與2010年相比,2013年的們,身價也出現了極大的分化。

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一浪高過一浪,後面的很快就顛覆前面的。

7月2日,台州市一處水域,一市民用力抛撒漁網捕魚,仿佛將遠處拔地而起的高樓一“網”打盡。CFP

以上海為例,5月9日,浦東新區世博會地區A09A-02地塊經過200多輪競價,最終被一家台灣企業Maxbase Holdings limite以12.12億元拍得,樓面單價為39932元/平方米,溢價達47.5%,打破了2011年以來的上海土地成交紀錄。不料,這一紀錄僅僅持續了幾小時,同一區域世博會地區A09B-02地塊被遠東新世紀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9.78億元摘得,成交樓面單價高達40079元/平方米,成為單價。

5月29日,北京福潤天成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以46億元的價格奪得了上海長甯區新華路街道71街坊地塊,當時,這一價格是今年上海土地成交總價的。但一個月不到,6月27日,綠地集團與福建泰坤貿易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以47.21億元拿下上海青浦區徐泾鎮會展3地塊,打破了前者的總價紀錄。不過,沒過幾天,7月3日,萬科張江聯合體以48.7億元高價奪地,再次打破紀錄。

而時至8月,號稱“上海最後一塊黃金地”的“徐家彙項目”地塊,在經曆了數次轉手,沈浮18年後,重回土地市場。該地塊設立起始總價175.2611億元,9月5日競價當天,該地塊必然刷新上海總價的紀錄。

北京的故事也還沒完,也許過不了多久,中糧地産的將被取代,因為北京東三環的一塊地即將上市,業界預計,屆時,北京可能會改頭換面。

對此,楊紅旭表示,能反映土地市場的動向,不斷變更,充分表明今年北上廣土地的熱度,但是與此形成極大反差的是,其他省會城市的土地卻有些冷清。

與2010年全國開花,北上廣之外的城市經常冷不丁冒出一個價格極高的不同,2013年,地價創出有史以來新高的多集中于北上廣,但其他省會城市的價格反而出現了下降。

2010年,南甯單價已經高達11000多元/平方米,遠遠超過這個城市的平均房價水平,而在2013年,南甯單價已經降到9332元/平方米。

更為誇張的是西安,西安2010年的單價高達11666元/平方米,但2013年西安單價只有2348元/平方米。

在貴陽,2010年的單價價格為3854元/平方米,而今年的地塊單價普遍不到1000元/平方米。截至今年8月,貴陽為雲岩區北京路北側、安雲路東側地塊,由貴州旅遊投資控股集團奪得,樓面單價只有1405元/平方米。

任志強解住房需求:老小分居産生新需求

似乎沒有任何理由壓抑各路資金造的熱情。剛剛過去的2013年上半年,房地産幾乎再現“越調越漲”。

根據克而瑞等機構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萬科銷售830億元,同比上漲36%,位居全國房企,也是住宅銷售量;綠地、中海、保利的銷售額分別為653億、465億、635億元,排在第二至第四位;銷售額排在第5的恒大地産上半年銷售面積達到729萬平方米,蟬聯房企銷售面積,同比增幅達16%,而金額方面也剛好達到482億元,基本完成年度千億目標的一半。

2008年多家房地産企業還在為進入房企銷售百億俱樂部而津津樂道,僅僅五年之後,百億、兩百億俱樂部已經黯然失色,不少房企正朝著進軍500億俱樂部、1000億俱樂部、2000億俱樂部而暗自發力。

對此,楊紅旭表示,今年2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五項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的政策措施(下稱“國五條”),市場還有些猶豫,但隨著成交量在5—7月迅速攀升,房企們發現,市場仍處于上升通道之中。尤其是大型房企資金充裕、銷售較快,有資金優勢,也有補倉的強烈意圖。

正因為銷售過快,部分房企面臨缺地的局面。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華遠地産董事長任志強將這一輪土地成交上漲定義為“補倉”。“目前市場上對一二線城市的土地需求較大,這就要補倉,因此高價地集中在一線城市。”

在北京拿下三塊高價地的泰禾集團的品牌總監沈力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城鎮化建設背景下,未來房地産業仍將發揮一定的作用,市場依然向好,中國的一些核心優勢城市必將對購房者産生較大吸引力。

對此,萬科多次在年報中指出,中國經濟正發生巨變,尤其是中國沿海正誕生著全球有史以來規模的城市帶,數以億計的個人和數以千萬計的家庭將來到這些地方,住宅企業能夠在這種巨大的城市化進程中,獲得近乎無限的發展空間。

對此,任志強對《中國經濟周刊》饒有興致地介紹了他的实时研究成果:中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但這並不意味著購房需求就要相應減少。上世紀80年代左右,德國是7300萬人口,1900萬個家庭。2010年,他們增加了800萬人,變成了8100萬人口,但變成了4100萬個家庭。只增加了800萬人口,但是增加了2200萬個家庭,為什麽?一調查發現,是因為老人和孩子分開住,這就是家庭分裂速度,家庭分裂導致家庭數量增加。同樣道理,最近每年多建了1000多萬套房子,為什麽我國住房私有化率還在降呢?因為家庭分裂導致家庭數多了,基數變了,雖然13億人口沒有變,但是家庭戶數多了,所以住房私有化率下降了,基數大。家庭數變多了,將會增加更多市場需求,所以未來市場依然存在較多需求。

“賣掉”北京的地,能換美國一年GDP

記者在北京夏家胡同地塊走訪了解到,在還沒出世時,業主們和中介就開始議論起來,部分業主甚至決定暫停抛出手中房産。7月3日,該地區誕生樓面單價超過4萬元/平方米的,部分業主開始上調房價,有些房源價格比之前上調了3000元/平方米左右。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劉德炳|北京報道

這是一個定律:在不斷問世的年份,房價往往是扶搖直上。最近5年,房地産發生了太多這樣的故事。

記者在北京夏家胡同地塊走訪了解到,在還沒出世時,業主們和中介就開始議論起來,部分業主甚至決定暫停抛出手中房産。7月3日,該地區誕生樓面單價超過4萬元/平方米的,部分業主開始上調房價,有些房源價格比之前上調了3000元/平方米左右。

但是,隨意造,也有可能導致吃不了兜著走。

在頻頻出現的2010年,多宗傳出退地的消息。2010年溫州單價高達3.7萬元/平方米的,一直面臨著貶值、賣不動的風險,其一期開盤價格只有保本價45000多元/平方米,離7萬元/平方米的預期目標相差甚遠,但目前來看,由于溫州房價仍在下降,這一能否全身而退是個大難題。

中國社科院此前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來看,房價上漲速度雖然大大放慢,但仍高于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中國85%的家庭沒有能力購買住宅。”

有分析人士指出,盡管有巨大的購房消費潛力,但在高房價的背景下,真正有購買力的人群並不多。

房地産牽動著中國經濟的全局。信達證券地産分析師張冬峰曾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是一種比較危險的局面,所謂的‘三駕馬車’,投資和消費對房地産依賴太大,房地産業已經綁架了中國經濟,現在資金幾乎普遍傾向通過房地産這種行業賺快錢。這麽發展下去,中國經濟下一個30年在哪兒?”

張冬峰還認為,中國目前的財富高度集中在40~55歲左右的一撥人手中,這不僅在未來有可能引發巨大的社會問題,更重要的是在10年、20年之後,隨著這部分人年齡漸長,其消費觀念必將趨于保守,而現在年輕人普遍由于房子等負擔過重,未來的消費能力將十分有限,屆時中國老年化將在財富失衡的局面下進一步加劇,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如同日本一樣十余年的經濟衰退。

的空頭基金尼克斯掌門人、做空大師詹姆斯·查諾斯日前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稱,中國當下的房地産熱酷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巨大的房産泡沫規模無疑將載入曆史,並將對中國的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産生沈重打擊。

查諾斯稱,據其試算,從建設成本來看中國房産市場的價值已升至GDP的300%~400%,而1989年日本的這一比例為375%。中國政府試圖控制泡沫,但並未見效,大量的房産建設仍在繼續,投機資本不斷湧入,金融機構也染指其中,無心本業的中國企業也紛紛將資金投向房地産。

2013年上半年,北京的土地總收入已達到664億元人民幣,而成交的土地面積為813萬平方米。以此計算,北京市土地的平均價格為8167元/平方米。

北京市的國土面積為16410.54平方公裏,假如將北京市土地全部變賣,即將8167元/平方米和土地面積這兩個數據相乘,可以得出當前北京土地總市值已經高達134萬億元人民幣。

8月2日,美國商務部公布調整後的2012年GDP數據,為16.3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0萬億元。美國一年的GDP還不及北京土地總市值。

“從一定角度而言,這個有些驚人的數據確實真實反映了中國房産泡沫的危機程度。”張冬峰表示。

“不放開土地供應,北京四環內房價漲到10萬是可能的”

目前,國土資源部對尤其是特大地塊保持著密切關注。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7月11日表示,當前的土地市場存在著供地者和用地者達成“默契行為”的情況。通過違規出讓等手段,導致大量土地囤積在用地者手中,長期不開發或開發不足。目前國土部已經選擇了可能存在違規情況的“特殊”地塊284宗,在相關省市的協助下,正在對這些地塊進行調查分析。此外,國土資源部也通過擴大土地供應降地價。

然而,土地市場的熱情始終沒能消退。

在各類調控措施中,房産稅關注,而隨著重慶、上海等地開始征收,現行房産稅政策與調整土地財政的目標相距甚遠。多位專家均指出,房産稅改革必須突出其改革試點作用,應敢于突破目前的征稅模式,為改革積累更多準備。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一位官員曾指出,調控的難點,一是中國城鎮化發展帶來的剛性需求,每年有1000多萬的農民進城;二是民間資本投資領域過窄;三是全球化的熱錢湧動與人民幣預期相結合;四是房産持有環節稅收制度缺失;五是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使得房價越高、土地價格越高,而土地價格越高,地方政府用于城市基礎設施的錢就更多;六是中國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差距巨大,很難用“一刀切”的辦法調控房地産市場。

“土地財政模式如果不改,現象將難以遏制。”一位地産開發商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坦言,“通過土地出讓制度改革,將土地收入化整為零,弱化各地的高價賣地衝動,能斷絕一些地方政府寅吃卯糧的不良行為,從而在數年內把因地價扭曲而推高的房價變得趨于正常。”

還有的地産專業人士建議,只有打破土地地方壟斷,才有望從根本上緩和目前的供需矛盾,最終破解高房價。

“不放開土地供應,北京四環內房價漲到10萬是可能的。”任志強說。

2013八宗“最”

業界對中糧地産所拿的北京朝陽孫河HIJ地塊樓面單價的估價是4.4萬元/平方米,這一價格已經是今年全國最貴,是“之王”,但是考慮到該地塊還要求建設一定的設施等,這就意味著該的價格最終可能高達5萬元/平方米左右,這自然令全國其他都望塵莫及了。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劉德炳|北京報道

一、樓面單價

中糧北京朝陽地塊

業界對中糧地産所拿的北京朝陽孫河HIJ地塊樓面單價的估價是4.4萬元/平方米,這一價格已經是今年全國最貴,是“之王”,但是考慮到該地塊還要求建設一定的設施等,這就意味著該的價格最終可能高達5萬元/平方米左右,這自然令全國其他都望塵莫及了。

面對種種質疑,中糧地産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充分進行了可行性研究、進行了風險評估與審核。但是從公開資料來看,對于該中糧地産簡單公布了其面積、四至、總價等基本信息,關于風險、前景、授權、審核等只字未提。

二、總價

深圳前海

三年不鳴,一鳴驚人,這說的就是深圳市場。今年,深圳不斷冒出,其總價也創造了全國價,同樣堪稱“之王”。

這就是深圳前海T201—0078地塊,該地塊占地面積61831平方米,為商業性辦公地塊,建築面積50.3萬平方米,出讓起始價達67.2億元。最終,該地塊被華潤置地以109億元奪得,可以說是深圳土地市場前所未有的大手筆。

不過,這僅僅只是開始,未來深圳前海板塊還將有大量土地陸續上市,看起來,這裏即將上演一場場好看的大戲。

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深圳前海的“之王”很有可能在9月份被上海徐家彙項目取代,因為這裏的起始總價就超過175億元。

三、黑馬

懋源置業

在北京三環內原則上不再供應住宅用地的當下,位于南三環內的北京市夏家胡同地塊無異于鳳毛麟角,很顯然就是為做而生的。

現場經過數十輪厮殺,該地塊報價直線上升,觸到了政府設置的限價17.7億元,遂轉入現場競報公租房面積環節,最終,北京懋源置業以17.7億元地價和建設38000平方米公租房的代價,在九龍倉、融創、保利、恒大等十余家房企虎視眈眈之中,奪得了該地塊。該地塊樓面價高達4.1萬元/平方米,令業界震驚。

北京懋源置業名頭並不響,卻擊敗了一幹地産龍頭,現場參與競拍的一家開發商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實在太意外。但是懋源置業所開發的紅玺台在北京豪宅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位于東三環外的該項目拿地價格只有1萬元/平方米,但目前售價八九萬元每平方米,一直是北京豪宅價格的領跑者。

據業界估算,夏家胡同地塊項目房子上市時,售價將高達7萬~8萬元/平方米。

四、最反常的大腕

萬科

雖然一直聲稱不拿,但2013年萬科卻按捺不住了。6月27日,成都四季流輝投資有限公司、成都金色年代投資有限公司聯手以底價53.72億元摘得重慶江北區一地塊,這一地塊規劃建築面積為124萬平方米,是中國圖中27個省會城市中面積的一宗,也刷新了恒大地産一個月前剛剛創下的2013年重慶總價紀錄。

不過,事實證明,成都四季流輝投資有限公司、成都金色年代投資有限公司只是萬科、保利的馬甲。換個馬甲拿地,尤其是奪,確實是一些開發商慣用的手段。這充分證明市場的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換個馬甲往往能出其不意,最終擊敗對手。

隨後的7月3日,萬科聯手張江集團合作競得上海市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中區地塊,48.7億元的成交高價刷新不久前剛剛誕生的上海總價“”。隨後萬科又再次“出手”,以1.9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創造廣州荔灣區的商業地産新“”。

不過,的說法也遭到了萬科的反駁。萬科有關負責人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僅僅一個區域的能算嗎?

五、贏家

綠地集團

以47.2億元奪得上海青浦區徐泾鎮會展3地塊,成為上海總價第二,並且在昆明、西安等地搶占優勢,除此外在多個城市搶得其他的優質地塊,如說2013年誰在市場收獲,很顯然是綠地集團。有分析人士認為,綠地到處搶,也是為了增加上市公司的籌碼。

六、最悲慘的退出

雅戈爾賣地

雖然5月份在面對記者采訪時,雅戈爾相關人士還斬釘截鐵地說,旗下的沒有風險,但6月,雅戈爾則上演了戲劇性的一幕。雅戈爾宣布,同意全資子公司杭州雅戈爾城北置業建議,不再繼續開發曾經的——杭州申花地塊,並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計提資産減值準備金48420萬元。雅戈爾表示,奪得該地塊後,房地産市場的政策環境、市場形勢和供需關系發生了較大變化,因此,綜合權衡後,終止開發有助于限度地保護股東利益及公司權益。

七、最蹊跷的收回

中冶蹊跷被退

與雅戈爾系主動退出不一樣,按照中冶的說法,中冶沒有任何責任,就遭到了南京市國土局收回的決定。?7月5日下午,南京國土局發布公告,稱“經市政府批準,下關濱江2號地塊因故終止出讓程序”。這幅于2012年11月30日以56.2億元出讓的地塊是當之無愧的,中冶是金主。當時,中冶和南京市國土局處在蜜月期,南京方面為設定的條件像是為中冶量身定做,以至于最後中冶的奪地備受質疑。但沒想到,他們最終還是在這塊地上鬧掰了。

依照南京市官方文件的說明,停止出讓該地塊的原因是開發條件發生了變化。但有市場人士質疑,由于地價太高,也遭到了國土資源部的追查,令南京方面感受到了壓力。

中冶表示,已于2013年7月8日致函南京市國土資源局,要求其在3日內退還2號地土地投標保證金11.3億元及相應的財務費用等。

八、最曲折的之旅

潘石屹

近來地産大佬SOHO中國潘石屹的上海之旅頗為曲折,雖然有“爛尾樓專業戶”的雅號,但事實證明爛尾樓不是那麽容易收購的。

2010年,上海證大置業一舉擊敗新黃浦、中華企業(聯合)、複地集團(聯合)等3家開發商,以92.2億元競得上海外灘。但事實證明,上海證大最終無力開發這一。

隨後複地集團關聯方複星入股這一,但上海證大仍無力推動開發。

就在複星準備全盤接手之時,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潘石屹搶先一步,將另一半股權買了下來。為此,複星起訴,證大與另股東將外灘8-1地塊股份出售給SOHO中國違規。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原告複星集團勝訴。

盡管在這一上有些失意,但是2013年,潘石屹在上海土地市場上不甘失敗。今年4月,SOHO中國最終以31.9億元拿下長甯古北5-2商業地塊,折合樓價約30244元/平方米,溢價率48.4%。雖然過程堪稱曲折,但潘石屹終于在上海奪得了一宗級地塊。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