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深圳開發商見招拆招應對限漲 業內稱房價難降

華夏時報  2013-03-18 09:35

[摘要] 盡管深圳市規劃國土委表示并未出臺新的“限漲令”,只是沿用兩年來的做法,但實際上,“限漲令”在2011年只執行七八個月便荒廢了,此次是“重出江湖”。

盡管深圳市規劃國土委表示并未出臺新的“限漲令”,只是沿用兩年來的做法,但實際上,“限漲令”在2011年只執行七八個月便荒廢了,此次是“重出江湖”。

與其他規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類似,開發商也是見招拆招。記者從多位房企人士處了解到,對于“限制漲價”,開發商有不少應對的方法。

“這不是什么新政。如果還是按照以前的調控思路,政策消化期過后,受到壓抑的需求將會進一步噴發,很難控制。”深圳某上市房企的一位項目總監表示。

房企應對招數

3月13日晚間,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在官網上稱,深圳在近期多個高價盤入市,房價出現異動的情況下,沿用兩年來的做法,運用調控機制,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理性定價,執行關于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一房一價等規定。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深圳主管部門已召集開發商開會,口頭通知大家“悠著點,不要漲價”,但是并未下達正式文件。

“地方完成房價控制目標的手段不太可能以文件形式出現,只能作為潛規則來操作,2011年也是如此。畢竟地方政府也清楚價格干預并不科學,白紙黑字寫出來會遭人非議,所以政府不會公開承認。”上述人士表示。

深圳暗中執行的“限漲令”,要求深圳新盤都必須實現月度零增長,即每個新盤每個月的成交均價,環比上個月都不能上漲,只能下跌。另外,國土部已經嚴格限制超越價格紅線的項目備案登記,超出政府限價的項目將不予備案。

深圳龍崗區和成世紀一位銷售經理向記者證實,“現在確實不能打印超出預售登記價的合同,只準低,不準高。目前國土局還在調整系統價格,希望只是過渡手段吧。”

上述業內資深人士表示,此次限漲令比2011年更為嚴厲。以往是完成年度目標,而此次則要求細分到按月、季度、半年和年度來考核。

盡管目前已出售但尚未備案的樓盤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但在房企的眼中,應對這種限價政策,不論是房企還是相關部門都有可操作的空間。

“政策執行對銷售當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影響只是暫時的,房子還是會想辦法賣出去。”一位不愿具名的深圳房企人士告訴記者,按照以往的慣例,政策執行過程中會慢慢放松。此外,在執行期間,房企可以通過調整預售房屋的價格搭配,達到政策規定的范圍。

廣州某項目負責人向本報記者透露,不少限價城市采取的也是調整成交均價這一做法,在上報過程中,只要房屋價格搭理,不超過房管局的規定,一般都能通過。

“即使一次通過不了,也有下一次上報的機會,屆時可以再搭配再調整,營銷部門可以選擇暫時不公開出售,在儲客過程中先與潛在買家簽訂意向合同,等審批下來就成交。”上述負責人稱。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限漲令”短期內會令售價較高的單位延遲入市,從而拖延項目的整個銷售計劃,但開發商一般不會因為該政策降低房價,“抑制了需求,也抑制了供給速度,從長遠來看,‘限漲令’對市場并不是一件好事。”

爭議“限漲令”

事實上,早在2011年7月,深圳就曾實行過類似的政策。當時深圳國土局曾分區域分項目分面積進行限價,即對全市每個區域制定均價紅線,對每一個項目制定月度均價紅線,對90平方米以下、90—144平方米、144平方米以上三種面積戶型分別制定均價紅線,但該政策只執行了7-8個月時間,就開始悄然“松綁”。

通過控制預售價格來達到房價控制目標,在本輪調控中,曾在多個城市實行過。南京去年要求新建商品房實行明碼標價,且開盤價格必須與申報的預售價格保持一致,3個月內不得調高。

廣東省國土廳一位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地方政府調控壓力比較大,需要通過類似的方法,緩解房價過快上漲的壓力。據他了解,廣州CBD(社区网论坛商铺)區的豪宅預售價格一直控制得較嚴格,一旦住宅的成交價位拉高均價,地方政府不得不再次觸碰調控升級的紅線,這也是地方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限購限貸在一線城市已經很嚴格了,沒有太多調控空間,不過二三線城市以往沒有限購的地方將全面限購,二套房貸提高首付和利率,以及20%個稅征收,地方上也會嚴厲執行。”世聯地產[簡介動態][簡介動態]深圳公司副總經理甘偉對記者說,地方最為有力的措施就是控制價格。

中原地產華南區總經理李耀智表示,房價控制在操作層面上比較簡單,也容易執行,只需對開發商在拿預售許可證時設關卡,高于政府控制價就不批預售證。

深圳的“限漲令”嚴厲程度超越以往任何一個城市,而價格干預也一直被崇尚市場主導的房地產界人士所排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稱,“深圳‘限漲令’承壓于‘國五條’細則,發狠于房價目標,蹂躪于開發商,但購房者可能也笑不出來,這一政策注定短命。”

順德、東莞嚴堵“陰陽合同”

強征20%個稅

“順德‘20%個稅’政策現在仍在實施,買家賣家都不敢出手,二手樓中介倒了不少。”在順德有多年從業經驗的二手房經紀人方先生告訴記者,他所在的中介代理公司發家地在順德,然而,去年卻不得不撤出順德,搬到廣州。

記者了解到,順德從2010年開始從嚴執行“二手房交易將按差額20%征收個稅”的政策,而同樣位于廣東的東莞則從2007年就開始執行這一政策。為了堵住“陰陽合同”的漏洞,兩地都已推出二手房交易計稅價格評價系統。

“個稅政策在抑制投機需求的同時,嚴重誤傷了剛需購房者。順德和東莞的二手房市場因交易成本過大,近幾年一直都不活躍。“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順德:四成中介曾倒閉

“把增加的個稅算上,二手房沒有什么價格優勢,因此成交備受打壓。”陳先生在順德有長達十年的中介代理經驗,他向本報記者表示,順德的經濟發展在廣東省處于較高水平,人均收入水平較高,但樓市投資需求并不旺盛。

陳先生認為,順德樓市不溫不火,主要因為限購政策和二手房征收20%個稅的雙重影響。

順德二手房市場在2009年頗為火爆,不少投資客紛紛到順德買房。2009年底,順德市政府宣布,自2010年1月1日起,對個人購買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實行全額征收營業稅等措施,并試行二手房地產基準房價系統。

順德二手房個人所得稅的執行標準為,按照部分的20%增收,部分為“成交價或評估價格,減去原發票價格和合理費用”。合理費用包括個人房貸中所支付的利息成本、裝修費用及中介費用等,只要業主可提供以上相關發票證明,就可以在差額中扣減。

個稅新政推出后,當地二手房交易大幅降溫,在隨后出臺的限購政策的疊加效應下,當地曾一度出現近四成中介公司倒閉的現象。

多位中介人士認為,這種影響持續至今,即使樓市回暖,二手房交易市場并未出現真正的復蘇。“順德二手房投資的黃金周期已過。”

順德當地財稅部門對外表示,二手房評價系統啟用后,稅務部門把系統評估的價格與納稅人申報的價格進行比較,按照孰高的原則確定計稅價格,再根據計稅價格征收二手房交易稅費。

“順德的二手房基準房價評價系統十分嚴格,即使做了‘陰陽合同’等避稅手段,也避不了多少稅。”方先生解釋,以一套成交價為80萬元的房子為例,這套房子當年交易價格是25萬元,但在評估系統里,該二手房的基準房價評估系統估價超過60萬元。若納稅人報出70萬元,評估價60萬元扣除其他裝修等合理費用,計算20%的所得稅。即使納稅人報價稍微低于評估價,假設報出40萬元,也要按照規定,用評估價的60萬元減去40萬元和其他費用,再征收20%所得稅。

嚴堵“陰陽合同”

事實上,從2006年開始,在的要求下,全國多個城市表示要強征20%的個稅,但真正實施的城市并不多。多個城市的房地產交易與稅務部門的系統并沒有聯網,只要賣家無法提供房產原值憑證,或者通過評估機構暗箱操作,個稅征收可以在交易差額的20%與交易全額的1%至2%間“任取其低”,存在據實征收和核定征收兩種方式。

記者從廣州多家按揭公司和中介公司了解到,幾乎不符合免征稅范圍的賣家都采取核定征收的方法。

“即使是核定征收,交易過程中也可以將評估申報價格降低。即使是按1%征收,也會低于實際交易價格的1%,關鍵在于評估系統。”廣州市天河區某按揭公司一位高級經理向記者解釋,廣州也有類似的二手房價值評估系統,然而,各區的執行標準并未統一,也有不少人為核定的色彩,并未像順德、東莞的評估系統般完善。

東莞市在從嚴實行“按差額20%征收個稅”政策的五年之中,曾碰過不少壁。東莞市地稅局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在2012年之前,房屋原值評估一直由第三方評估公司操作,運行過程容易出現暗箱操作的情況。

“在該系統還未推出之前,我們發現,市場上‘陰陽合同’等避稅方式的出現,是因為評估權掌握在第三方評估機構那里。”東莞市財稅局一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記者表示,這些第三方機構與納稅機關存在一定“默契”,買家如果能找到勢力更強的第三方評估機構,納稅的標準會不一樣。

正是這種存在差異化的標準,讓東莞的二手房價值評估一直是政策執行的難題。

在實際交易中,賣家個稅由買家承擔是行規。此外,在中介公司協助下,賣家可以通過上調裝修發票抵扣的額度、通過評估公司降低房子估價等方式,減少房屋的價值差額。

然而,差額減少的數額并不一致,“有些可以減上十萬,有些只不過減幾千元,有些抵扣之后繳納的個稅為零。這些都是有可能的,要看情況,有時候并非一定要暗箱操作才可以做到。”另一位中介經理陳先生表示。

東莞中原地產策略研究總監車德銳向記者表示,在二手房價值評估系統上線前,東莞政府組織了多個中介公司,采集并核實各區域的房屋價格情況,包括小區、樓層、戶型等。對于有媒體報道,當地中介反映目前二手房評估價仍與實際成交價格相差甚多,甚至接近原購價,車德銳表示這與實情不相符。

東莞本地房企人士梁博林以及當地稅局人士均向本報記者表示,在五年的摸索過程中,東莞在2012年推行“二手房交易計稅價格評估系統”,堵住了“陰陽合同”等避稅漏洞,使這一政策的執行過程更為嚴格和規范。

 

香港地產網數據參考:香港樓市成交

最全的香港樓市成交數據 讓您輕輕鬆松掌握樓市動向!

【更多資訊】

銀行加息 多個一手新盤搶占香港二手盤購買力

二手全面冰封 全港十大屋苑周末僅錄1宗成交

上半月香港一手註冊量急升41% 二手回落一成

北京國五條細則:住房視情況減免20%個稅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