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评论 > 正文

"拆违自治"不能逾越法律边界 警惕"多数人的暴政"

新京报  2012-11-27 07:07

[摘要] 自今年5月开始,丰台区马家堡地区开展社区环境大整治,街道办将西里三社区作为试点,推行以社区居委会、居民为主体的社区自治拆违模式,通过举行社区居民、党员广泛参与、违建责任者“旁听”的听证会,最终确认向违建户发放通知,选择自愿拆除或由社区帮拆,逾期不拆则联合拆除。

■ 观察家

自治一旦脱离法治框架,变成了权力强制,其性质就异化了。所以,拆违的“执法权”绝不可下放到社区。

自今年5月开始,丰台区马家堡(社区网论坛商铺)地区开展社区环境大整治,街道办将西里三社区作为试点,推行以社区居委会、居民为主体的社区自治拆违模式,通过举行社区居民、党员广泛参与、违建责任者“旁听”的听证会,最终确认向违建户发放通知,选择自愿拆除或由社区帮拆,不拆则联合拆除。在街道办、城管部门的下,通过社区自治模式一天拆掉了13处私搭乱建的门店。(11月26日《新京报》)

自治、听证、参与,彰显出公民在公共事务中的主体地位,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努力方向。但是,自治不是,也并非没有边界。经过听证、参与等正当程序的过滤,形成多数人的意见,绝不意味着得出的结果一定公平、正当,相反,许多时候,我们当警惕“多数人的暴政”。

这就是说,自治可用听证会的方式,广泛听取社区居民、代表和违建者的意见,通过对话、沟通、辩论,说服涉嫌违建的居民自拆,而不能在责任人反对的情况下,对违建实施强拆。

要知道,违法建设强制拆除已超越了社区自治的疆域,法律早已将其剥离居民可以自力救济的范围,纳入了国家公权范畴。《强制法》针对实践中拆除违法建设主体混乱、程序不规范、手段简单粗暴等突出问题,明确规定对违法建设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又不拆除的,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可见,社区居委会并不是强拆违建的主体,涉嫌违建居民也不是听证程序的“旁听者”,法定城管部门更不是拆违的“者”。违法建设固然无合法性,责任人也应承担法律责任,但违法建设之上并不一定没有合法的利益,这个利益,以及违建责任人在查处和强拆过程中陈述、申辩、提起复议或诉讼的权利,同样需要法律的尊重和保护。假如“社区自治”的结果,简单以多数人的意见剥夺个人的权益为代价,显然不具有法律和情理上的正当性。

其实,在现代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自治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一样都不能少,自治一旦脱离法治框架,变成了权力强制,其性质就异化了。试想,如果拆违可以“自治强拆”,按此逻辑,是不是意味着对社区内的无照摊贩可以“自治强制取缔”,乃至于对危害社区秩序的人员“自治制裁”?

目前,拆违是城市管理的难题,在拆违中引入居民自治,征集社区民意,以减轻执法的强制性,提升执法的效果,或值得尝试,但无论如何,拆违的“执法权”绝不可下放到社区。推广“自治拆违”,有关部门应当先厘清其中自治和法治的界限,有效衔接自治和法治、社区和政府主管部门在拆除违法建设中的职责和作用范围,在法律范围内将好事办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