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财政吃紧地方政府卖地 是寅吃卯粮

北京青年报  2012-08-31 07:40

[摘要] 有四成省份的财政收入未能完成“时间过半,财收过半”的目标,地方财政吃紧窘境暴露无遗。面对财政收入下降的事实,多个地方的政府开始重走房地产市场火爆时的老路,频频将自己管辖之下的土地推上拍卖台,以期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温州、杭州、南京等地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推地动作,引人注目。

最近陆续揭晓的地方政府财政“半年报”显示,有四成省份的财政收入未能完成“时间过半,财收过半”的目标,地方财政吃紧窘境暴露无遗。面对财政收入下降的事实,多个地方的政府开始重走房地产市场火爆时的老路,频频将自己管辖之下的土地推上拍卖台,以期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温州、杭州、南京等地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推地动作,引人注目。

地方财政吃紧,这是可以预料的事情。已经持续了两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使地方财政的一块重要来源不复存在,但由于在这段调控期间,财政体制的改革未能提上议事日程,地方政府也未能开辟有效的财政收入来源,地方财政当然只能日趋紧张,而从今年开始的宏观经济增速大幅度下降,地方财政又面临雪上加霜的困难。尽管面对各项经济指标下行的现实,政府提出了“稳增长”的目标,但对地方政府来说,以什么样的措施来达成这个目标,除了继续扩大以外,实在拿不出新的办法。近期各地政府频传扩大的消息,据说总额已超过10万亿,远超当年的4万亿大单。但是,尽管有这样的规划鼓舞人心,但在银行信贷并未全面放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实际上不可能拿出这么巨量的资金来保证其规划付诸实践。

而对地方政府来说,更为严峻的现实是财政收入的下降。相对于大单的“无米之炊”,这更是火烧眉毛的事情。目前,地方政府面临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但根据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在与政府的税收分成中只占小头,因此政府手头一直显得不宽裕。在前几年房地产市场泡沫高涨的时候,地方政府可以从这个市场中得到一大块利益,但市场调控的不断深入已经使这块巨大的“蛋糕”小了很多。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我们看到的一个现实是,尽管面对经济增速下降,舆论不断呼吁减税以让企业减负,但就是不见政府的实际推进,不仅如此,各种各样的收费项目却有增无减。

但是,减税拖拉,政府需要面对的压力日趋沉重,收费增加,政府又必须面对舆论的批评,因此,要想保证财政收入不减少,政府还得另辟蹊径。于是,原来使惯了的“土地财政”便再一次纳入政府的视野。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能够使用的资源便是土地。但是,在昔日房地产市场高涨的背景下,“土地财政”自然可以长袖善舞,但在今天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渐冷却的背景下,“土地财政”并不见得就是一桩一本万利的买卖。虽然目前市场对未来房价的走向分歧较大,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一点也不见放松的迹象,手头资金越来越紧绷的开发商对于拿地也将表现得越来越谨慎,地方政府要想成功拍出土地,唯有压低地价,这样一来,为了解决短时的财收需求,将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大量抛售,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对于目前正在艰难前行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无疑是一种干扰,而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也不能不说是平添隐患。

地方政府在财政告急情况下重走“土地财政”老路,这表明面对经济增速减缓的困难,政府同老百姓一样,同样面临着煎熬,更为严峻的现实是,政府手里并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调动。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依赖更深入的改革,一方面,政府应该看到“分税制”对地方政府的压力,加紧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更科学的制度,让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能够匹配起来。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地方政府需要抓紧推进经济结构转型,避免过多地依赖非税收入的增长来维持公共财政,否则财政收入结构将更不合理,进而危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