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香港首次限貸外地人 分析稱不會造成樓價劇跌

第一財經網站  2011-06-13 09:56

內地買家在港豪購物業,被普遍認為是近兩年推高香港樓價的“元兇”。

上週五,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香港金管局”)宣佈,再次分別下調各類價格住宅物業的按揭比例一成,並首次向外地的按揭貸款申請人“出招”。分析人士認為,由於香港約四成新房買家來自內地,此舉被認為是針對內地購房者“限貸”,從而冷卻高燒的香港樓價。

但業界人士認為,該舉措對資金充裕的內地買家影響不大,短期內交易量或下降,而香港已超越歷史高位的房價也將不會出現迅速下跌。

香港金管局:並非針對內地人

自2008年底以來,香港房價累計升幅已超過八成。以1997年香港樓市峰價格定為100點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也首次超越100點大關,6月10日收報100.72點,港島地區更高達111.88點。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出,香港樓價已超越1997年的歷史高位,而利率風險卻遠高於當年——當時的按揭利率一般都超過10%,現在按揭利率僅為1%左右。

上週五陳德霖宣佈自6月11日起,住宅物業的貸款按揭比例均下調一成。

實際上,香港金管局已先後在2009年10月、2010年8月和11月,三次推出收緊按揭貸款標準的“逆週期監管措施”。除進一步提高按揭門檻外,此次不同的是,首次推出兩條針對來自外地的按揭貸款申請人的限貸新規,對象包括主要收入並非來自香港,以及以資產淨值作為申請依據的申請人。

金管局規定,不論是住宅或工商物業的按揭,如果按揭貸款申請人的主要收入並非來自香港,則貸款按揭比例,按照上述各類物業適用標準再下調至少一成;另外,以資產淨值作為按揭貸款申請的情況,按揭比例由50%下調至40%。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在回答《財經(微博)日報》記者提問時稱,今年季度住宅物業貸款已占香港貸款組合的32%,上述限貸措施均為提升銀行的風險管理。金管局資料顯示,今年季度物業相關貸款按年增加2570億港元,也創下歷史新高。

阮國恒還表示,此次推出上述限制外地按揭貸款人的措施,“並非針對內地人”,但承認內地人若符合限貸條件也將受到規限。

事實上,低息環境和內地資金,已是近年香港樓市價格一路攀升的最強動因。

如今,香港各大地產商但凡開售新樓盤,都會到內地進行推廣路演,溫州和山西客團體購買香港豪宅的消息也時有發生。

身兼會議成員和香港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的張炳良,近日便在房委會周年會議上稱,香港樓市已成為全國性市場,估計有四成的新房買家都是來自內地。他表示,內地的購買力扭曲了香港的住宅需求,單靠增加供應已不能解決樓價升幅遠超市民負擔能力的問題。

業界人士認為,限貸措施針對內地買家的意圖明顯,因內地人在港借貸買房,往往以資產淨值作為依據進行申請。但這一限貸措施,並不等同於直接限制內地人到港買樓。

阮國恒也在記者會上表示,香港銀行往往並不認可香港以外的收入來源,在港無固定收入人士一般會選擇以資產淨值為依據,進行按揭貸款申請。他透露,這類申請所批出的按揭貸款通常數額較大,以往占比相對較低,但今年此類申請已上升至按揭貸款申請的10%。

內地買家冷靜後再買港樓?

以香港媒體報導馬化騰七成按揭購買價值1.57億港元三個豪宅單位計算,馬化騰當時向香港銀行可貸款1.09億港元;但若如今購買,可借貸四成6280萬港元,需額外支付4620萬港元現金購買。

本報記者昨日在內地客人往來頻密的香港紅墈火車站見到,對於新措施地產代理感到相當緊張,參觀示範房的客人明顯減少,“這兩天都沒人看樓,我今天必須帶人去看,求你們去看一下就當幫幫忙吧。”姓張的女仲介說。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卻向本報表示,雖然此次限貸措施針對性強,但並不會對擁有充足資金的內地買家產生太大影響。他認為,香港金管局再次限貸當日,特區政府同時宣佈在下半年將推出8幅土地以增加新建樓房供應,特區政府此次以“組合拳”形式全方位出擊,但市場價格卻未必會跌,“政府只是想要冷卻樓市,而不是打殘樓市”。

實際上,特區政府從去年開始,便從土地供應、徵收“額外印花稅”打擊炒樓、增加銷售透明度和加強按揭信貸控制四方面出手,並將購買房地產剔除出投資移民項目。

劉嘉輝表示,他年初預計今年香港房地產價格上升10%,如今已達到目標。此次新措施出臺後,短期的市場交易量必會受到影響,“任何人要多交現金都會考慮一下”。他認為,買家在權衡利弊後,很可能還會作出資金流動性仍旺盛、通脹情況仍嚴峻的結論,相信樓市可得到平穩發展。

儘管香港樓市已超越1997年歷史位,他卻認為,“當時炒樓氾濫,而如今是有資金實力的人持有房產以對抗通脹,不會有骨牌效應(的下跌)”。

然而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卻撰文大聲疾呼,在香港“不買樓了”。他指出,香港銀行已在自行上調銀行借貸利率,投資性買樓的安全視窗已經關閉。他認為,儘管與1997年時相比,香港整體投資在物業上的比率並不高,市民供樓負擔介於44%~46%,因此“當年跳水式房價重現的可能性不高”,但由於低息環境不可能長期持續,“相信三年後的房價一定低過今日”。

下一篇:香港提高“外地人”買房門檻 需多付一成首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