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 > 正文

住房成两会关注焦点 "住有所居"不是梦想

中国广播网  2011-03-07 16:00

[摘要]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民生,代表委员热议。李强两会观察,我们有请社会学系教授李强为听众作进一步分析解读。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民生,代表委员热议。李强两会观察,我们有请社会学系教授李强为听众作进一步分析解读。

“住有所居”是民生建设最主要内容之一

李强:这次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出“努力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我想主要讲一讲“住有所居”的问题。

“住有所居”,住房成为两会乃至人民关注的焦点,应该说“住有所居”也是我们民生建设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在住房问题上,人民共和国在历曾经有过两种对策,解放以后我们就逐渐走上了保障房道路。1956年的房改以后,城镇居民的住房主要通过保障房来解决的,这件事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期,当时中国城市老百姓大多数住房都是通过单位或政府提供的,具有保障性质的,用廉租方式来居住的房屋。

房改成共和国住房保障建设重要决策

一个重大变化是改革以后的一个房改政策,也就是通过市场来解决住房。为什么要通过市场来解决住房呢?应该说我们仔细回顾共和国的历史,当时全部房屋都是由保障房提供的时候也有问题,没有动力,生产者没有动力,没有市场的这个激发活力的因素,因此当时房屋根本不够住,所以在改革以后我们开始启动市场,启动市场以后应该说有一个重大的进步就是供量大增。

在改革以前,那时候城镇居民的平均住房、人均住房面积10个平米都不到,有各种算法,建筑面积、居住面积大概也就是6至7个平米左右。今天一下上升到超过30个平米以上,可见市场还是很重要的。但问题是,全部市场化以后行不行?这时候我们意识到不行。住房这件事它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性质,它不完全是一个商品性质,所以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温总理提出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积要达到20%左右,应该说这是我们对于共产党建设全部历史的仔细回顾得出的这样一个比例。

保障房是有效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好的手段

换言之,大概有80%是市场型的,20%的是保障型的,这样的比例行不行?我觉得是一个“实验”,但是这个“实验”很重要,证明我们可以由政府来提供保障的方式来解决住房,不完全由市场去解决。其实我们考察各国一些国家,(不难)发现各国都是这个样子,大家都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去解决。比如,美国大概17%左右的居民是政府或企业提供的廉租房,法国大概是15%到20%的所以考察各国,一般国家保障性住房提供的比例一般5%,大概百分之,还有更高的,一般是5%是20%之间,绝大多数是10%到15%之间,所以这次我们提出覆盖20%,应该说还是有我们共和国长期历史经验的积累,也有考察各国的比例提出这样的想法。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的经过保障性住房的话,我觉得那是有效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好的手段。"十二五"有信心通过保障房实现全民"住有所居"

发改委(领导)在回答记者问的时候也明确提出,今明(2011年——2012年)两年,各提供2000套保障性住房,应该说这是重要的,但是什么是保障性住房呢?廉租房是里面的核心的内容,当然廉租房说起来也很复杂,里面分成实物配租,租金和减的,廉租住房补贴的等等,但是不管怎么样是政府提供的的廉租性质的房屋,也就是说老百姓只要是达到一定住房面积不足一定水平,生活水平、收入水平在一定水平之下他就可以长期居住在廉租性质的房屋里。

我个人认为,用这种方式解决我们的住房问题,可以说是我党全部历史正反两方面的回顾得出的一个总结,我觉得“十二五”期间,我们还是有信心通过提供保障性住房来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标签:住房两会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