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调控力堵楼市吸金 “跳槽”资金或成行情发动机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冬晴 李智 张奇  2011-02-21 07:14

[摘要] 货币政策收紧叠加新“国八条”,当前国内楼市正面临力度空前的调控高压。与此同时,CPI连续数月高位运行,也引发者对国内通胀的高度关注,而货币政策的持续紧缩更使得业内对市场行情不敢过分乐观,本周,国内部分券商甚至还出现了紧急修正预期、看空后市的报告。

货币政策收紧叠加新“国八条”,当前国内楼市正面临力度空前的调控高压。与此同时,CPI连续数月高位运行,也引发者对国内通胀的高度关注,而货币政策的持续紧缩更使得业内对市场行情不敢过分乐观,本周,国内部分券商甚至还出现了紧急修正预期、看空后市的报告。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研究院院长李伟先生指出,随着楼市调控的逐渐深入,近十年被国内楼市“吸金黑洞”所绑架的全社会资金也得以松绑,受央企剥离房地产业务、扩大保障房供给、限价限购以及房产税试点等一系列重大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影响,楼市资金溢出效应已逐步显现,来自房地产市场的存量和增量资金有望成为当前股市行情的“发动机”。

调控政策密集发力 资金“弃房入股”

2010年以来,央行已3次加息、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住建部随即同步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在调控政策密集发力的背景下,楼市资金的挤出效应正在显现。

现状:楼市低迷

继去年紧锣密鼓地推出一系列重大措施打击和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之后,今年年初,楼市调控再掀风暴,重庆和上海的房产税试点已经正式实施,限价、限购等措施也陆续在范围内大面积展开。

与此同时,新建商品房销售出现高位回落态势。2010年,在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用下,商品房销售增速呈前高后低态势,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0.43亿平方米,增长10.1%,增幅比2009年回落33.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5.25万亿元,增长18.3%,比2009年回落58.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新 “国八条”出台后的周,可观测的23个城市楼市成交量大跌,还有不少媒体报道,春节期间重庆、广州区、深圳和杭州等地连续多日甚至出现“零成交”的“倒春寒”现象。

预期:看淡后市

此前,随着土地交易市场中熟地交易比例不断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开发面积从2009年起出现下降态势。但是,2010年土地交易逐渐活跃,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累计购置面积改变了2008年9月以来连续16个月的下降态势,从年初开始增长。

但是,自去年4月中旬政府出台对房地产行业新一轮密集调控政策以来,从到地方的调控措施紧锣密鼓,楼市也逐渐由热转冷甚至进入“冰冻期”。

方正证券周伟表示,预计行业调控短期内不会放松,且政策执行力度将会大于2010年,另外,考虑到宏观经济向好,CPI若继续高位运行,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收紧的可能,短期内楼市销量可能继续处于低位。

天相投顾李衡也表示,由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不会减弱,尤其是限购政策和上海、重庆出台房产税试点的影响会逐步扩大,需求会进一步受到抑制,估计2011年商品房销售市场仍将处于低迷状态。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中国房地产发展年会即将在北京盛大召开。本届年会将聚焦十二五规划,深度解读未来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之路,欢迎您就关心的热点话题建言献策。我要提问

相关新闻:

调控空前严厉 楼市投机资金急于另谋出路

央行年内第二次上调存准率 可冻结3500亿元资金

沙黾农:住房限购令将炒楼资金驱赶进股市

“限购令”全面施压 数千亿资金挥别楼市

网民:“限购令”或使资金转向其他市场

 

影响:资金“另谋出路”

2月16日,“京15条”正式出台,外地人在北京购房须连续缴税5年,被称为“最严限购令”。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青岛、济南、成都、南宁、贵阳和长春等8个城市陆续出台了贯彻“新国八条”的实施意见,推出各种版本的楼市限购令或升级版限购令。

按照相关要求,未来几天还会有20多个城市将密集推出房地产限购政策。

王喻冬认为,限购令如果真正在范围内大规模执行,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一定会起到明显作用,甚至会高于房产税试点的影响。“首先是成交量的影响,进而将影响价格,房价肯定会得到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大面积铺开限购政策的过程中,仅仅京版“国八条”限购政策就将导致100万外地户口在京家庭和80万北京籍家庭无法购买房屋,直接影响购房需求在30%以上。

显然,无论是价格还是成交量,都将通过一系列“重拳”得以抑制,市场环境和市场预期的变化正在显现,而房地产市场的存量和增量资金也必然陆续释放出来。

信号:邮市走俏

受制于限购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原本计划买房的资金可能被阻挡在楼市的大门外,而原本从事楼市投机的资金也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从房地产市场“挤”出来的巨额资金又将何去何从呢?

去年年底,国内媒体报道维持多年不温不火状态的集邮市场呈现出少有的繁荣景象,而这背后可能与楼市资金挤出有关。

据了解,去年年底,生肖邮票价格开始井喷并带动邮市整体上涨,出现了“蹿天猴”、“龙抬头”等涨势强劲的“龙头票”。2009年底,1980年发行的猴票单枚市场价5000元左右,但是2010年12月10日的报价已经高达1.1万元;1988年发行的龙票2010年年初的市场价格仅为单版250元,但到了去年12月份却上蹿至3000元。

山东省集邮协会理事、济南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吴永亮表示,“看到集邮市场重新焕发生机,部分股民、房虫和煤老板也纷纷转投邮市。”

但是,集邮市场盘子小,这只不过是楼市资金溢出效应的一个缩影。真正的“池子”又在哪里呢?

 

资力

机构资金不给力 游资推动暖春行情

就在春节大假即将来临、绝大多数纠结了一年的者已经无心恋战之时,期待已久的转折点却悄无声息地到来了。尽管并不起眼,但1月26日一根小阳线的出现,正预示了A股市场暖春行情的开始。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梳理1月26日以来沪深两市的龙虎榜单后却发现,在这一次春季反击战中,作为 “国家队”的机构资金却并不给力,反倒是各路游资当仁不让地扛起了上攻大旗。

“新鲜血液”推涨A股

自去年11月份以来,A股市场遭遇了一股“寒流”侵袭。上证指数从3186.72点一路下挫至1月25日的2661.45点,让者期待的2010年年底攻势化为泡影。雪上加霜的是,最惨烈的新股破发潮、高送转概念股频频“见光死”,更让者的信心降至冰点。不过,随着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A股市场似乎又迎来了新的转机。

在1月26日上证指数以1.17%的涨幅拉出了一根似乎并不起眼的小阳线以后,K线图上出现了一波罕见的五连阳走势。春节大假之后,大量资金蜂拥而入,推动指数节节高升,新三板、石墨烯概念股轮番表演,A股市场也迎来了久违的红火场面。WIND数据显示,从1月26日开始至2月17日期间的12个交易日中,仅有4个交易日出现了资金净流出,而这段时间A股市场资金累计净流入总额逼近230亿元。

中登公司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新增A股、B股、基金开户数分别为13.17万户、521户、2.46万户,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为981.6万户,与前一周相比有明显增长。正是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让历经风雨的A股市场重新焕发了生机。

机构资金买少卖多

那么,在这场正在进行的A股春季反击战中,作为正牌“国家队”的机构资金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大量的统计后发现,机构资金非但没有扛起冲锋大旗,反而采取了边打边撤的策略。而近期以来机构在龙虎榜单上的踪迹,成为了最直接的证据。

在1月26日至2月17期间,“机构席位”这个特殊的名称在龙虎榜单上出现约260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从总体情况来看,它们中的大多数选择了乘机出逃。数据显示,期间龙虎榜单上机构买入金额约为103亿元,而累计卖出金额则逼近150亿元。

一些研究机构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也得出了机构逢高套现的结论。中投证券17日发表的研究报告称,相比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300上涨了4.56%,基金仓位却下降了1.25%。截至本周二,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仓位89.14%,接近历史高点。但最近一周,从规模较大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的持仓比率看,9家出现主动性减仓,减仓幅度在1%以上的基金公司有5家,仅银华基金主动性加仓。

游资扛起反攻大旗

种种数据显示,在过去一段时间中,不少机构资金选择了逢高减持的策略,但是不断流入A股市场的资金和蒸蒸日上的市场人气都说明,并不被市场关注的各路游资已从机构手中抢过了主导市场的话语权,一举扛起了暖春行情的大旗。在近期一些被视为风向标的牛股背后,这种变化尤为明显。

1月26日以来,点燃市场激情的板块莫过于在“一号文件”推动下集体躁动的水利股。当日,三峡水利(600116,收盘价22.57元)、钱江水利(600283,收盘价18.60元)携手涨停,并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中屡创新高,不过就在这些个股强势拉升的背后,机构资金却在涌出。交易所披露的信息中,三峡水利和钱江水利都遭遇了机构资金的大肆抛售,而买入方均为各路游资。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三峡水利、安徽水利(600502,收盘价19.55元)不断创出新高,机构资金的减持也越发,2月9日安徽水利强势涨停,当日有四个机构席位抛售约1.2亿元公司股份,即使是在这样沉重的卖压之下,公司股价在大涨之后也仅仅是稍作调整而已,并未出现预期中的明显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遭遇机构减持的明星股,并不仅仅是水利板块个股,红极一时的中国宝安(000009,收盘价21.79元)、张江高科(600895,收盘价10.86元)、博深工具(002282,收盘价26.94元)等个股的龙虎榜卖出席位中,都出现了机构资金的身影,而从买方席位来看,扛起上涨大旗的主力军均是各地的游资席位。

 

比价效应

A股“价值洼地”有望逆转

自2001年以来,价格上涨超过5倍、房价上涨超过5倍,但是A股涨幅不过50%左右。同时,与欧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股市表现相比,A股市场在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同时,涨幅有限。从一定意义上来说,A股市场依然处于价值洼地,甚至有望出现通胀与紧缩双重背景下的 “反季节行情”。

A股涨幅远逊、楼市

早在2001年,国际价格总体呈向上趋势,由年初每盎司268.6美元,上升到“9·11”事件后的年度点292.45美元。此后,基本上保持震荡上行的运行态势,到去年年底创出1431.25美元的历史纪录,10年间涨幅5倍有余。

而从国内房价来看,2002年1月底北京的商品房平均售价超过每平方米4800元,一些好的地段和特殊的项目售价超过8000元。10年后的今天,这个价格在范围内的很多三四线城市都随处可见,目前平均房价已经普遍上涨超过5倍。而同期沪深股市涨幅仅50%左右。

市场渐趋成熟却“掉队”

统计显示,过去10年是中国经济的十年,GDP从1万亿美元到5.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A股市场也已经从市值比港股还小的市场变成了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

但就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底,沪深A股市场还处于金融危机以来的相对低点。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数据位于全球前列,但A股涨幅却位居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倒数第三位,仅次于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

随着创业板、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陆续推出,我国建立健全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标基本实现,市场的洼地效应越来越明显。

看好大盘蓝筹

目前国内普通居民的渠道主要集中于股票、期货、基金、债券、以及房地产等方面,但相对于已处于高位的和房地产来说,如此有限的渠道中,恰恰只有股票这一价值洼地具备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

目前来看,无论是二级市场龙虎榜所反映出的游资 “扛大旗”现象,还是低估值、非金融地产类蓝筹成为近期市场行情热点,都足以反映出资金流入股市洼地渐成主流。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一如既往地坚持其 “短期震荡、中期看好”的观点。“持续震荡正是市场渐入佳境的表现,中期趋势正在持续向好。”他反复强调,看好大蓝筹板块,尤其是“601军团”。

国盛证券金融研究所所长万克仪也基本上持相同观点。“经过调整之后,大盘蓝筹股的估值水平都不高,对资金比较有吸引力。”

后市热点

市场偏向价值

春节后的8个交易日里,市场呈现出上蹿下跳的兔年特质,表现较好的板块主要有两类,其一是2010年业绩增长强势、估值较低的交运设备、家用电器,另一类则是成长性预期较高的医药、信息设备以及新能源等概念性品种;市值占比较大的金融、地产股尽管估值较低,但是表现平平。

天相投顾分析师仇彦英指出,在政策频出、市场前景不甚明朗的去年四季度,低估值行业受到市场的青睐,市场偏向了价值。

低价蓝筹上蹿下跳

本周市场最为明显的一大特点,就是前期沉寂了许久的电器、钢铁、港口、高速公路板块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在没有明显行业利好的情况下,股价开始上蹿下跳。

首先是本周一开盘的深高速(600548,收盘价5.29元)被强势封于涨停板,带动整个高速板块异动;深赤湾A(000022,收盘价18.80元)本周三涨停,这是公司股价一年多以来难得的涨停板,盘后的交易数据显示,机构成为买进的主力,随后第二个交易日股价再次涨停,这带动了部分港口板块异动。

行业PB估值已接近历史位的钢铁板块,同样受到市场青睐,本周该板块涨幅一度超过5%,成为市场的热点。以凌钢股份(600231,收盘价10.51元)为首的个股反弹幅度超过15%,而行业龙头宝钢股份(600019,收盘价7.17元)、鞍钢股份(000898,收盘价8.07元)等反弹幅度也不小。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大盘次新蓝筹股有受大资金青睐的迹向,早在节前大盘调整时期,二重重装(601268,收盘价14.62元)、中国一重(601106,收盘价7.19元)、中国化学(601117,收盘价7.41元)等次新股都走出了独立行情。

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李俊称,在大盘下跌期间,部分资金青睐次新蓝筹股,表明资金选择了估值安全的洼地。

二线蓝筹是后期热点

尽管大盘表现强劲,但反弹背后也存在一些隐忧,昨日股市出现调整,随后在昨日晚间央行便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李俊认为,从指数表现的高度来看,市场反弹空间有限;但从指数表现的持续性来看,市场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估值得到部分修复之后的市场将选择向右走,具体的机会主要在二线蓝筹股中。李俊指出,二线蓝筹在三方面具备机会。

一、中长期机会,看好装备制造业。中国正处在装备更新换代的高峰期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建议关注重型机械、高铁、海洋工程等。

二、板块轮动下的机会,看好机场、港口、航运等。从全球来看,全球贸易趋于稳定增长利好国内机场、港口以及航运等板块,建议关注板块估值水平合理、前期股价表现一般的该类个股的机会。

三、大农业板块的机会,看好农产品、化肥、农药等。在全球粮食供给偏紧的背景下,恶劣天气、成本上升、流动性等因素将共同推升农产品价格上涨。此外,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迁的过程中,扶持政策将长期持续。

标签:调控楼市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