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加息不是最后一只靴子 三月楼市将再遭考验?

证券日报  作者:谢静 许洁  2011-02-10 08:23

[摘要] 2月8日晚,央行公布再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通知。自2月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其它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2月8日晚,央行公布再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通知。自2月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其它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经过连续三次调整,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累计上调了0.75、1.17以及1.4个百分点;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利率累计上调了0.75、0.69以及0.66个百分点。可以看出,长期存款利率上调的幅度大大高于长期贷款利率上调的幅度。

春节前后不过1个月的时间里,“新国八条”、房产税试点方案以及央行加息纷至沓来。曾经市场认为,高房价难被撼动,调控恐成“空调”。如今,这一观点貌似已经发生转移,多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均称,未来几个月内房价的下调可期。

“温水煮青蛙”

累积效应下房价下调可期

虽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央行加息并非针对房地产而来,但是却再一次对房地产市场构成利空因素。如果说,“新国八条”的出台,已经超出市场预期,那么,兔年伊始的次加息则再一次挑战了供需双方的预期。2011年期《中国房地产市场监测报告》中明确提及:“2011年房价震荡下行的概率较大”。

“虽然一次性加息0.25个百分点幅度并不大,但是却要看政策的累积效应。”民生证券地产分析师赵若琼认为,连续三次加息加重了购房者持有房地产的成本,从而会减少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并且,“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加息)”。最终,政策累积下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会受到显著影响,继而则是房价开始回调——“如果量下来了,那么价也会往下走”。至于房价下行是否具有持续性,赵若琼认为,由于“高通胀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随着紧缩性货币政策逐渐发挥作用,到了今年年中,高通胀的情况可能会得以缓解,届时房价走势还需视成交的情况而定。

除去增加购房者的持有成本外,开发商的资金流也将受到影响,其财务成本也将相应增加。东北证券研究报告中指出,按照央行三次调整后,三年期长期贷款利率合计增加近0.7个半分点计算,仅考虑利息支出的影响也预计会使2011年整个房地产行业税后的净利润下降5%左右。

民族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对2011年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情况作出了更为详尽的预测:鉴于2010年1-4月份房屋销售面积基数较大,致使今年2-4月份商品房成交面积出现同比下滑的可能性较大。并预计2011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10%-20%,销售均价同比下滑5%左右。预计一线城市成交价格将下跌10%-25%左右——“政策累加对房地产市场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可以说,市场预期已经从房价“空调”论,悄然发生了转变。者应该会记得,2010年经济研究所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曾经预测2011年上半年房价将会下跌近20%的时候,遭遇市场一片质疑之声。而今,该种论调再也不是孤军奋战了。

 

并非最后一只靴子

政策仍会敲打房市

2月9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他指出,从“新国八条”再次来袭,到房产税试点方案敲定,再到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两率”齐发,“可以看出房地产调控已经作为的一个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转变。”

政策叠加效应以外,刘元春还提及到了今年3、4月份房地产市场供给还将遭遇新的一轮释放,在购房需求被抑制的大环境下,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可能得以改变。进一步的,目前的货币政策使得购房者望房却步的同时,开发商的开发规模却并未减少。一方面是资金回流减缓,另一方面则是资金来源受限,刘教授认为房地产开发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将面临资金链收紧的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完成开发42697亿元,同比增长了36.5%。其中住宅30022亿元,同比增长34.2%。与之相对的是,商品房的销售增速却呈“降温”状态:2010年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82541万㎡,同比仅增长了9.8%,与2010年上半年两位数的增速相比,调控之手明显的已发挥作用。

“政策的持续出台,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市场供需关系的改善,这三种因素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强烈的影响。”而且,刘元春告诉记者,此次加息并非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国八条”项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后,地方政府在合理确定本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后,应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目前,各地政府还未公布本年度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一旦这一目标值公布,那么对各地的震动还是会比较大的”,刘元春认为,若今年保障房也能如预期般进行的话,“市场的氛围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就将(对房价)产生强烈的影响”。

不过,刘元春在采访中也指出,即使房价有所回落,并不会出现“崩溃式”的下跌,而是“策略性”的回调。并且,他认为房地产市场再次遭遇“考验”的时间或将是在3、4月份,届时正逢地方政府公布本年度房价控制目标,又值供给放量之时,因此公众对政策的效果“还要有点耐心的”。

不过,长江证券地产分析师苏雪晶虽然也表示,有可能出现房价回调的现象。但是,他所持的观点与刘元春的观点有所不同。

苏雪晶曾在其研究报告中强调,持续出的房地产政策对地产股影响有限。反而是通胀变化的预期将决定地产股的走势。因此,与“新国八条”、房产税试点方案相比,苏雪晶认为,央行加息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力度要更大一些。在他看来,“新国八条”是对过去政策的延续;房产税试点方案则低于市场预期,且区域有限,因此两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有限。

苏雪晶对记者表示,鉴于通胀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仍将继续,至少在目前仍旧还未能得到控制,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如何,尚待确定。


 

注入资产估值大增盈利反缩水中航精机如意算盘谁能看懂?

在2011年1月22日公布了正式定向增发方案后,曾经连拉9个涨停的中航精机(002013.SZ)被迫走下神坛。因为此次公布的拟注入资产经评估后的数据和2010年10月公布的预案差距甚远,且拟注入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也遭到了质疑。与此同时,公司原先预计2010年业绩会有20%-50%的涨幅,但根据1月27日公布的业绩快报,公司只实现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8.55万元,相比去年涨幅仅有15%左右。一方面是“不给力”的定向增发,一方面是未达预期的财报。中航精机是不是应该给者一个明确的说法?

注入资产数据为何大变脸?

1月22日,中航精机公布增发草案。公司增发价格确定为14.53元/股,向中航工业,机电公司,盖克机电,中国华融等公司共计发行25584.1167万股,合计发行股数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42291.7167万股的60.49%.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庆安公司、陕航电气、郑飞公司、四川液压、贵航电机、四川泛华仪表、川西机器评等七家公司估值合计371737.22万元。而此前公司披露的同口径下对应的标的净资产账面值合计273908.01万元,此次估值35.72%。

在资产评估的同时,上述拟注入资产的净利润却出现下滑。在2010年10月份公布的数据中,拟收购的上述七家公司净利润合计3.33亿元。但本次公布的经审计的净利润合计约2.7亿元,这较三个月前公布的数据则下降了18.9%。此外,中航精机最终确定的增发股数与三个月前预计也出现不一致,此次较当时预计的增发股数25035.99万股增加了约548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述七家拟注入公司的盈利预测审计报告,不少公司盈利预测报告显示,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业绩出现连续的下降。中航精机拟注入资产2009年经审计的净利润约为2.89亿元,而预测的2010年、2011年净利润分别为2.58亿元、2.69亿元。

“由于此次公布的经过审计的盈利数据低于预期,按照去年10月公布的预案测算的股价就面临高估值的风险。”一位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前就有媒体表示,中航精机提高注入资产估值却拉低业绩,是为了可以顺利通过部门的审核。“评估确实是存在可操作空间的,不排除公司刻意而为之的意图。”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虽然这样的结果让者很受伤,外界也是议论纷纷,但公司方面并未对此做出解释。记者昨日多次拨打公司公开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


 

是否涉嫌虚假陈述?

祸不单行,除了注入资产数据大变脸,中航精机的2010年业绩也是低于预期。

1月27日,公司公布了2010年业绩快报,快报中公司表示,由于2010年在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和汽车以旧换新、汽车下乡、购置税优惠等销售优惠政策的引导下,国内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销两旺,公司主要产品调角器同比实现较大增长,同时公司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成本控制,经营业绩实现持续增长。

201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3662.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54%;实现营业利润3669.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2%;实现利润总额4011.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8.54万元,比上同期增长15.06%。

但这与2010年10月27公告的预计201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0.00%~~50.00%相比降低不少。此前业绩预增的原因也是公司加大了销售力度,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呈现较快增长,另外公司进一步加强内部成本控制,产品毛利率有所提高。

如果说业绩差距,者可以选择忽略不计,但是注入资产的数据却与原先预计出入很大,导致股价下跌,中航精机的这种行为是不是已经涉嫌虚假陈述?


标签:楼市调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