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企事业单位建保障房需慎行

京华时报  作者:马红漫  2011-01-22 08:30

[摘要] 企事业单位参与建设公租房,必须以保障相关制度设计公平性为前提,应该全面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后再行推进。否则,病急乱投医的思路不仅无法真正破解资金难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争议,最终的结果是得不偿失。

企事业单位参与建设公租房,必须以保障相关制度设计公平性为前提,应该全面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后再行推进。否则,病急乱投医的思路不仅无法真正破解资金难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争议,最终的结果是得不偿失。

20日,在北京市人代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住建委新闻发言人秦海翔透露,“十二五”期间,北京将新建、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100万套。对于建设保障房资金缺口问题,秦海翔表示,除政府组织建设、收购公共租赁房房源外,鼓励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建设公共租赁房。

企事业单位利用国有土地和自有资金建设保障房,有助于缓解建设资金严重缺口问题。但与此同时,如何保证单位自建房分配的合理性,也将会成为一道现实难题。我认为,在制定单位自建保障房合理分配制度之前,不宜对此进行大规模推广鼓励。

不可否认,包括北京在内多数城市财政都存在保障房资金缺口问题。“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投入1035亿,解决了35万户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建设收购政策性住房100万套,照此推算,财政资金投入或将达到3000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以目前的北京市财政和土地出让金都无法承受。就此而言,鼓励单位参与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确能够缓解资金压力,为破解供给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加快保障房建设刻不容缓,但必须指出的是,政策目标的正确要以程序正义作为前提。单位建设保障性住房有两种供给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都会使制度设计复杂。模式一是只用于本单位员工住房保障,这和历的福利分房并无二致,显然有悖于政府鼓励建设保障房的初衷。值得一提的是,单位建保障房必然会拉大社会福利差距,依照单位级别、拥有土地面积、资金实力不同,有可能加大企事业单位间的不平衡。

模式二是让单位承担社会保障房建设责任,即单位建房后提供给全社会低收入群体居住。这一模式必然会涉及到单位自身的利益平衡问题,比如需要补偿单位土地使用权,单位的建设也需要回报,甚至单位既有员工住户和社会住户之间的居住和谐问题等等。说得直白点,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建设社会保障房,与鼓励开发商建设保障房在政策补贴上的区别不会很大,同样是税收补贴等措施,前者的具体制度设计远比后者复杂,最终的实施成本却未必占。

由此可见,解决保障房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单靠地方政府财政并不够,需要多方面努力推进,各种方法也应该逐步付诸尝试。但是,有鉴于住房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在具体实施推进上需要审慎而行。就企事业单位参与建设的模式而言,必须要以保障相关制度设计公平性为前提,应该全面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后再行推进。否则,病急乱投医的思路不仅无法真正破解资金难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争议,最终的结果是得不偿失。

标签:保障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