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品从中国市场卷走超额利润

国际商报  2011-01-20 21:50

[摘要] 品从中国市场卷走超额利润

零售网总裁、国际香水化妆品基金会中国区主席丁利国先生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品消费国,但由于高昂的关税使得中国人消费的品一半以上从境外采购,庞大的“内需”成为了“外需”。

当然,中国人喜好境外旅游时直接在当地采购品还有其他原因:可以买到更新的款式、保真性好、当地为中国人消费提供便利(如英国街头已经出现可以用人民币兑换英镑的机构)以及人民币带来的国人海外购买力增加。

丁利国建议,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本土品行业的发展,让“外需”转换成“内需”。但如果没有配套的政策扶持,本土的“散兵游勇”难以抗衡强大的境外兵团的联合进攻,必须尽早结束外资消费品垄断、控制中国市场的局面。

必须为品“正名”

丁利国指出,首先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英文中的“luxuryproduct”被翻译成中文的“品”,人们总是将其与腐朽奢靡的富人生活方式等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如果称之为“消费品”或许更贴切。整个社会的消费分为不同层次,属于正常的市场经济现象,无论如何“打压”也不可能改变现状。

“真正”的品其实属于创意产业,它消耗资源少,手工制作成分多,产品中凝聚着创新、设计、丰富的文化内涵等高附加的无形价值。纵览市场,品行业几乎是欧美人的天下。十大时装、十大化妆品品牌无一来自中国。路易威登、爱马仕已经开始在其产品内融入中国元素的当下,本土品牌还无一席之地。服务品牌,如美发业、甜点居然也无一个中国品牌的身影。

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国酒茅台、国窖五粮液,也多为华人津津乐道。

丁利国谈到,在国家对新能源产业、高级装备业、军工、互联网服务等高度重视,甚至对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也给予大力扶持的今天,为何不为本土文化创意产业增加一个“载体”——发展本土的消费品,让其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演进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呢?

实际上,中国拥有如此庞大的消费人口,中等收入水平人群在大量增加,他们已经具备品的消费,而国内制造产业的资金实力也可谓雄厚,消费品行业的发展缺的就是政府引导的强劲东风。

国际品攫取“超级红利”

丁利国忧心忡忡地谈到,近些年,国际品大大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仅去年1月至8月,国际品公司在中国就新开了80家新店,打破了“稳健保守”的一贯作风,并逐步向中国二三线城市渗透,覆盖面扩展自然同时也增加了其销售量和影响力。与此同时,国际品改进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手段,如增加网上直销、开始降低身价打折促销。

洋品在中国获得的“尊崇”地位让他们赚得盆盈钵满的同时,还享受两大“红利”。它们一方面在国内地产价格飞涨、商业租金不断高升时享受“地产红利”——大型商场为“延请”其入驻不惜赔进装修费用、大幅提供租金优惠;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媒体,如时尚类杂志,也为了装潢“门面”、提升“形象”,免费或超低价格为其刊登广告,享受“媒体红利。”丁利国指出。

作者:张云中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