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评论 > 正文

住房刚需 像雾像雨又像风

中国证券报  作者:何志成  2010-08-11 06:46

[摘要] 现在每个房地产市场热点都可能成为全民讨论运动。房价到底假摔了没有、空置率是不是虚高都会引发一场铺天盖地的口水仗。一位地产大佬日前称,“中国不是没有刚性需求,如果没有刚性需求就不会有人骂房价高了,大蒜价格高不是人都骂,因为有人不吃大蒜,但房价不管高低都有人骂。

现在每个房地产市场热点都可能成为全民讨论运动。房价到底假摔了没有、空置率是不是虚高都会引发一场铺天盖地的口水仗。一位地产大佬日前称,“中国不是没有刚性需求,如果没有刚性需求就不会有人骂房价高了,大蒜的价格高不是人都骂,因为有人不吃大蒜,但房价不管高低都有人骂,说明还是有这种刚性需求。”刚性需求的高低关系着调控政策的力度和取向。我们发现,说到空置率还有几种概念可以讨论,可究竟什么是住房刚性需求似乎连个统一而准确的定义都没有。

刚需 “被”一手造就

地产新政执行“百天”以来,虽然房价表现纠结,趋势却是向下的。8月初,一些媒体报道:很多城市刚性需求再度进场,少数城市的二手房在7月底的销售数据出现量价齐升的情况。比如北京市的许多二手房售价高于刚刚开盘的一手房;深圳7月二手房的成交量则整体呈现向上态势;哈尔滨则出现二手房价格上涨。是房地产产业链中的利益集团纠结在一起捣鬼,还是真有所谓的刚性需求在抄底?

任志强说,房地产市场的刚需是客观存在,任何时候都有。但有一点任总没有说:刚需与价格预期是成正比的,即,当市场预期房地产价格还要持续走低时,再刚性的需求也会等,相反,当市场预期房价还要大涨时,没有刚性需求的人也会加入购房大军。而按任总最近的说法,今年三四季度的房价还会下跌,甚至明年上半年都会下跌。连房市死多头任总都预期房价会跌,刚需怎么可能提前释放?再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销售记录,除去两限房,新开楼盘寥寥无几,二手房的销售数字仍然低于一手房,远远差于往年水平。没有销售量支撑,所谓7月下旬刚需助推房价反弹是莫须有的。

地价数据也能够证明我的判断。一般来说,房价上涨,地价会先于房价上涨,而的数据说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地价还在大幅下跌之中,比如北京,二季度地价下跌26%,7月的地价进一步下跌,有的地块下跌了50%以上。地价跌了这么多,说明住宅市场需求很冷,所谓“刚需”很可能是“造出来”的。

我相信房地产市场的刚需是客观存在、永远存在。我在新著《保卫人民币》中,曾对房地产市场的正常需求按比例和急切程度排了队,对很多具有较强流动性(人口)的超级大城市而言,目前80%的城镇常住居民已经有自住房,剩余20%是租房或非产权房。但如北京,流动人口太多,相当大的一批外来居民只能租房。这批人都想买房,但绝大部分买不起,不可能奢望买房。测算需求要实事求是:不仅要有需求,也要差不多买得起。一些需求是刚性较大的,比如结婚需求,它大约占等待买房排行的位(大约占40%);排在第二位的是改善性住房需求(大约占25%),这部分人是弹性的,价格符合预期可能形成刚性,高于预期,则会按兵不动;然后是外来人口中有实力的购房者(大约占15%),这部分人在超级大城市中表现得刚性很大,因为他们瞄准的不仅是大城市的住房和生活质量,还有很大的额外考虑。一般来说,只要房价基本稳定,这部分人一定会冲在前头,甚至比本地人的购买力更旺盛;其次是兼顾改善与的需求者群体(大约占20%),这部分人手中有一部分钱,具有改善住房的条件,但并非一定买房,还要看房价预期,尤其是中长期预期;当然,也有介于与投机之间的人(它们占10%左右),即买房子基本不住,是为了卖而买,套住了先拿着,拿久了,可能扛不住,因为钱是借的。后两部分购房者就是所谓“空置房”的者。

必须强调,以上测算只是估算,而且该比例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比如,2010年二季度以后,外来人口在北京买房限制增加,投机者都靠边观望,希望改善住房条件的购房者也不急了,唯有结婚被认定为“刚需”,而且这种刚性需求也是不得不出手。其实在我看,结婚也未必真的刚性,如果大家相信任总的话,今后几个月房价还要跌,暂时租房子结婚为什么不行。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二季度以来租房市场火爆的原因。

房地产乱象年年翻烙饼,未来可能更乱。为什么?在理论上,一直说不清住宅的性质:是消费品还是品?许多经济学家一口咬定住房就是消费品,因此必须像粮食蔬菜那样被严格,价格涨跌幅不能被(货币)流动性所左右。也就是说,即使M2增长了30%,房价也不能涨;但大多数老百姓则不管经济学家怎么说,看着物价连年涨,钱在银行存着却年年赔。除了房子,基本是买什么什么赔。想一想房子的使用价值不会“折旧”得这么快,再想一想过去十年虽然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无数次风风雨雨,但房价整体上行趋势不变。你让老百姓怎么选择?!于是有人士说:流动性泛滥才是房价持续上涨的真正祸根,物价飞涨预期下的房价怎么可能不涨。想一想中国的M2每年平均增长15%以上,2009年差一点就奔30%去了,货币这么多,房价怎么可能不涨。于是有经济学家又说,货币虽多,物价没怎么涨呀!若不是房地产市场吸收了如此巨大的流动性,这么多的货币发行怎么可能不冲击实体经济和消费品市场。没有了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不知道有多少商品要如大蒜、绿豆、中药一样。

所谓刚需其实是被物价上涨的预期催的。只要物价上涨的预期在,房地产市场的刚需一定会大幅度增长,各种需求都会成为刚需,没有需求的,也会被迫。因此,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刚需实际是“被”需求——被迫。

标签:住房刚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