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万宁换帅破解内地市场不服局面

北京商报  2010-07-02 10:09

[摘要] 在香港地区与屈臣氏不分伯仲的万宁,在内地市场却与屈臣氏的经营业绩差距明显。记者昨日获悉,原7-11华南总裁李佳惠已经到万宁中国上任CEO一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换帅是为了破解万宁在内地市场遭遇的水土不服。

在香港地区与屈臣氏不分伯仲的万宁,在内地市场却与屈臣氏的经营业绩差距明显。记者昨日获悉,原7-11华南总裁李佳惠已经到万宁中国上任CEO一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换帅是为了破解万宁在内地市场遭遇的水土不服。

万宁新帅面临强大对手

据悉,万宁中国新上任的CEO李佳惠在零售行业打拼超过20年,曾管理超市、大卖场、健与美连锁店、便利店等。值得注意的是,李佳惠在就任马来西亚Guardian健与美连锁店高管时,将该品牌的店铺网络拓展至250家以上,使其一举成为该业态的领军品牌。实际上,李佳惠多年前曾任万宁中国区总裁。李佳惠在上任万宁中国CEO后曾表示,今年上半年万宁在内地开店21家、关店3家,到年底希望将门店数量增至200家。

不过,这次李佳惠在内地市场面临强大竞争对手。公开资料显示,万宁目前在国内20多个城市拥有183家连锁门店,而其的竞争对手屈臣氏已将门店数量增至600家,覆盖内地26个省会和超过100个城市。

有知情者透露,如果以化妆品零售店赖以生存的“坪效”来衡量,屈臣氏的“坪效”至少是万宁的三倍以上。据悉,屈臣氏的A级店铺年销售在2500万元左右,B类店铺也在1600万元左右,而万宁则只有400万-500万元。

重复屈臣氏定位阻碍发展

据了解,万宁和屈臣氏主要经营健与美产品,销售范围包括护肤品、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等。按照这两家企业的门店规模、经营品类看,它们的业态介于便利超市与综合类超市之间,属于专业连锁超市。

在香港市场,万宁和屈臣氏“难分伯仲”,这与两家企业在内地的市场地位反差明显。对此,有业内人士将其原因归结于屈臣氏先于万宁进入内地市场,“万宁2004年进入内地市场,比屈臣氏足足晚了15年”。不过,这并非决定因素,在零售市场中,后来者居上的例子比比皆是,翠微大厦和百货大楼,物美之于京客隆都是如此。

“相似的店堂布置、重合的代理品牌、同样走物美价廉路线的自有品牌……就连DM宣传单也让人难分彼此。”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消费者,他们大多表示,万宁与屈臣氏在定位、门店选址和销售品类方面很像。

提升运营水平改善盈利能力

实际上,在香港大本营与万宁不分上下的屈臣氏,已经通过自有品牌赢得了内地顾客。去年,屈臣氏华北区总经理英达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有品牌商品的销售占比已超过屈臣氏总销售的10%。

“不会以屈臣氏作为竞争对手,关键是做好自己,”李佳慧在上任万宁中国CEO后做出表态。

不少零售也表示,国内市场巨大,并非是屈臣氏挡住了万宁的发展之路,而是万宁在经营中缺乏特色。

规模效应是连锁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万宁在内地市场的扩张之路并不顺利。2004年10月,时任大中华区总裁的麦瑞琼曾表示,2-3年内在广东新开30家门店。然而,直到2007年3月,万宁华南区店铺总数仅为11家。

据一位知情人透露,目前,限制万宁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很多门店不盈利,而这折射出万宁内地团队运营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的现状。一般情况下,如果半数以上的门店盈利,企业才能大规模扩张。在该人士看来,万宁的当务之急是提升单店的管理水平,以实现盈利。

标签:万宁市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