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拿地频频 新政下央企地产加速抄底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吴文坤  2010-07-02 06:56

[摘要] 相比民营企业在土地市场上的“低调”,国字头的企业是央企则频频现身,虽然并非像去年一样“频出”,但动辄上十亿的土地投入,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新政后的土地市场并非随着楼市遇冷而完全陷入停滞。

相比民营企业在土地市场上的“低调”,国字头的企业是央企则频频现身,虽然并非像去年一样“频出”,但动辄上十亿的土地投入,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楼市过热时,买地追涨有风险,现在土地市场相对低迷,此时拿地,对资金充裕的房企来说是一个机会。

流标与溢价并存

新政后的土地市场,震荡趋势明显。“上半年的土地市场是流标与溢价并存。”地产人士徐东华昨日(7月1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新政后频繁出现流标的情况,证明新政确实起到了效果。

5月24日,北京推出的4块非住宅类用地因无人报价,最终全部流拍。据报道,新政后的北京土地市场交易锐减,4月和5月,北京出让土地28宗,土地仅为103亿元。6月仅住宅用地仅成交了一块,商业用地成交了两块。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广州、成都等其他城市。其中广州上半年住宅土地、商业用地供应都分别为6宗,其中有两宗商业用地流拍。

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范小冲对记者表示,房价在回落时,土地市场受得冲击比较明显。

“2008年下半年流标,溢价率低。”中原地产研究高级经理刘渊认为,此次宏观调控后,与2008年稍有不同的是,目前成交的地块溢价率并不是太低。根据他们对12个城市今年上半年的土地市场统计,平均溢价率为50%左右。

》》楼市中场哨——2010北京楼市年中盘点  政策篇 关键词篇  购房者心态篇  土地篇 别墅篇 博客篇 新盘篇市场篇 关注购房者篇 网络人气榜 百团大战

相关阅读:

三地产大佬同时出手拿地 7月土地成交量或将回暖

土地量价齐跌 5月70大中城市楼面价环比跌1.2%

北京拍卖土地溢价率13.2% 达2009年来点

6月北京土地"冰封"出让收入锐减70% 地方财政告急

北京土地市场上半年79块土地“爽约”

央企出演拿地“主角”

“新政后土地市场能保持如此溢价水平,与央企在其中出演‘主角’有直接关系。”业内人士表示。

据报道,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下属攀枝花中冶实久置业有限公司于近期拍得成都市3宗土地,成交总价为9.38亿元,溢价率在30%到40%之间。

6月29日,新政后广州首宗住宅用地出让现场,中国铁建旗下的中国铁建地产以近13亿元的价格拿下芳村高尔夫球场两块地,其中一块溢价达123%。

除溢价拿地外,央企在今年上半年的土地市场动作不小。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保利地产拿下位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等地数宗地块,新增土地储备400多万平方米,半年内用去近210亿元买地,接近2009年的一半。中国建筑公布的1~5月份经营简报显示,该公司今年新购置土地储备290万平方米,5月末土地储备达4830万平方米。据悉,昨日华侨城在天津一口气拍得9幅地块,总价达到24.54亿元。

“新政之下,众多央企对地产业务的发展依然持乐观鼓励态度。”业内人士表示。比如,对类似中冶置业这类此前地产业务规模不算大的央企来说,调控对此类公司影响较小,2010年反而是一个机会年。

中国铁建地产昨日在天津总计以40.323亿元的总价,将当日出让的天津河北区金钟河大街北侧1号、3号、5号地块全部收入囊中。公司在今年购入超过32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总地价款高达130亿元,涉及北京、杭州、长沙、广州等城市。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旗下的项目不过11个,在整个房地产火热的2009年,中铁建都没能新增一个项目。


地产市场的“国进民退”?

央企地产业务的热度难减,这让业内对于民营开发商的境况有了更多担忧。

刘渊表示,房地产行业本来是少有的几个利润丰厚、但仍为民企主导的行业之一,其中一个原因是土地拍卖制度,民企决策效率大大高于国企。但现在大型国企资金更明显,将导致国企央企在房地产市场上份额增加。“现在的调控环境,央企有钱拿地,民企差钱。”徐东华认为。

不过,身为民营企业家的范小冲对此并不担心,他认为央企要在土地市场上形成完全垄断,是不可能的。

资料显示,上半年的土地市场也不乏大型民企参与,比如万科。据悉,万科在5月份悄然购入了8个新项目,多位于二三线城市。另据粗略统计,万科今年已经买入了至少35个新项目,为此万科仅需支付不足200亿元。

房地产市场的“国进民退”在业内人士看来,还取决于市场竞争力,部分央企把握机会壮大的核心竞争力尚需时间培养。范小冲认为,比如保利地产不仅是央企,也是一个品牌,且得到房地产界认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不是简单靠资金实力,而是主营业务要做到专业化。”


标签:央企抄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