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楼市调控不能松劲 房地产调控的重点在哪里?

房天下整理  2010-06-21 09:06

[摘要] 现在,对房价问题一刀切,在一些已经拥挤不堪的城市,不讲它的自然承载能力,大造所谓的廉租房,吸引四方来客,那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楼市调控不能松劲(经济大势)

-要让人民群众看到党和政府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人民群众改善住房条件的决心和信心

国家发改委、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677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5.8%。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4%,尽管同比涨幅仍然较大,但环比仅上涨0.2%,涨幅比4月缩小1.2个百分点,房价企稳回落的趋势十分明显。

4月中旬以来,力度空前的楼市调控政策已经在短期内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已经开始。调整将持续多久?下一阶段的房价走势将取决于哪些因素?

从政策面看,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出台了二套房认定标准,提出以家庭为单位,“认房又认贷”,并对居住不满一年的非本地户籍人口贷款购房,一律按二套房政策执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严制定的二套房认定标准,将明显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一些城市也在制定比中央政策更为严格的调控实施细则。

同时,国务院近日召开公共租赁住房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尤其是在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大幅增加公租房的建设规模,并对公租房建设给予资金、政策的支持和优惠。相关的建设任务也已列入住建部与地方政府签订的“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大规模的公共租赁房建设,为中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除了买房之外的又一种选择,有利于增加市场供应,稳定预期,促进楼市的长期稳定。

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状况仍然比较乐观。数据显示,1—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2.7万亿元,同比增长57.2%,其中企业自筹资金达9541亿元,增长54.3%。良好的资金情况,使得新房市场上并未出现大面积的打折促销,价格仍然较为坚挺。但万科、恒大、绿地等龙头企业已经开始顺应市场变化,在部分城市进行促销。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成交量继续低迷,此类变相降价的情形将越来越普遍。

在二手房市场上,供需状况发生了重大转变。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5月份,北京二手房实际成交量环比下降70%,可供销售房源与当月实际销售套数比在上月14.5∶1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达到31.1∶1。记者日前采访北京多家中介机构均表示,目前二手房交易的议价空间不断增加,下一阶段,二手房平均价格继续回落在所难免。但在一些比较好的地段和项目,房价还可能继续坚挺。

统计显示,目前房地产投资增幅仍然稳健。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13917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5月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985亿元,环比增长19.4%。房屋新开工和竣工面积也在持续增加,未来1年左右的市场供应将有保障。

 

一方面,去年的楼市销量大幅上涨,对后期需求有所透支,而严厉的调控政策抑制了大量需求。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保障性住房大幅增加,使市场供应量相对增加,楼市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出台的各项政策以及市场表现看,今年一线城市房价回落的趋势已经基本形成。

“目前调控措施初见成效,要继续跟踪市场下一步走势,适时把握好政策力度。”上述住建部负责人表示,“各地要加强调控政策落实力度,绝不能松劲。要让人民群众看到党和政府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人民群众改善住房条件的决心和信心。”

房地产调控的重点与目标在哪里?

针对近年来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本轮房地产调控从供求两方面入手,频频挥出重拳,试图把已经脱序的房地产行业重新拉回到均衡发展的轨道上来。可以说,这是一场迫不得已的硬仗,能不能收到效果,值得观察。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迫不得已的硬仗呢?一方面,房价飙升已经到了民怨沸腾的地步,加上这两年固定资产投资率过高,不采取措施,不仅经济压力大,社会压力也很大;另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处在半山腰上,不能急刹车。投鼠忌器,处理不当,会有大麻烦。

这里面其实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房价是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不是问题的关键,那关键点又在哪里;另一个是房地产调控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房价不是调控的最终目标,那么什么才是最终目标,又能不能达到那个目标?

从目前情况看,在这两个问题上,一些人的认识是不清楚的。而如果主事者也不清楚,那么这轮调控将会有什么结果,就很难说了,甚至很不好预期了。这里,在分析之前,先引两条信息。

一条是,自4月份推出房地产新政以来,老百姓热切期盼着房价下跌,一些媒体也经常预告房价将要大跌。但5月份数据显示,当月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4%,环比上涨0.2%,并没有出现大幅下跌情况。即便是京、津、沪、深、穗的房价,同比也有近两位数涨幅,也没有出现大幅下滑走势。因此,对于未来的房价走势人们是心存疑虑的。

另一条是,北京未来十年常住人口将要达到2100万,大大超过其自然存载极限。而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长规模目前已严重超出预期,尤其是人口增长主要靠大量外来人口来补充,这就在结构上造成了严重的问题。作为一个资源匮乏型城市,北京的人口规模如果不加引导,将会严重影响其未来发展。而这种情况,不仅北京如此,上海等城市也是这样,有些甚至更严重。

这两条信息一个讲房价,一个讲人口,看似没什么关系。尤其是第二条信息,看似与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挂不上号。但实际上人口问题无论对当前的房地产调控,还是对未来的房价走势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走向都有影响,都存在着无法回避的相关性。

回到前面的两个问题,房价和调控目标。不断攀升的高房价是什么?是现象,是近年来房地产业畸形发展的异常表象。虽然从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看,主要针对的是房价,而房价问题确实也是众矢之的,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但它只是本次调控的重点,是手段,而不是问题的关键。

 

因为价格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市场问题。而近年来虽然有一些地方的房价形成机制十分扭曲,致使部分房地产丧失了它的本来意义,沦为瓜分社会财富的筹码。但这只是价格形成机制出了问题,是市场不健康的反映,并不能改变价格对调节供求的作用。即便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也不能改变这种作用。

因为行政的干预,在短时间内或许会有点作用,但从长期看,它还是无效的,并不能改变现实的供给与需求。比如,细心的读者如果查看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房地产市场详细数据,就可以发现,90平米以下的房价涨幅明显高于90平米以上的涨幅。这就表明普通老百姓对住房的消费性需求还在,还很强烈,并且明显高于投资性需求或投机性需求。

而高房价现在尽管已经沦为千夫所指的对象,已经蒙上了可憎的颜色,但是它对调节供求的作用还是存在的。尤其当一个健康的市场开始发挥其作用时,价格的调节作用就越发明显,而合理的供求关系也会慢慢形成。此时,如果在不同地区之间辅之以有疏有堵的政策,就会直指问题症结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现在,对房价问题一刀切,在一些已经拥挤不堪的城市,不讲它的自然承载能力,大造所谓的廉租房,吸引四方来客,那会有怎样的后果呢?就会像北京和上海那样,有越来越多的人挤过来。城市会越来越拥挤,不堪负荷,城市病会越来越严重。这种人口规模和结构与一些地方的城市化建设严重脱节,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房地产调控需要解决的目标。

只有把畸形的人口聚集、畸形的资源聚集、畸形的房地产发展地域聚集联系起来看,把中国的人口分布问题和中国的城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才能找到治理当前房地产乱象的钥匙,化解这个让全社会焦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