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观点 > 正文

温州团楼市逐利无可厚非

中国经济网  2010-05-17 13:35

[摘要] “温州团”游走全国现象,引发了社会的纷纭争论。赞成者说,这显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显示了温州人精明的商业头脑,他们的行为并不违法,应予鼓励。

人民银行温州支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己10%至30%的资金用于购买非厂房的不动产,原因是现在“实业不太好做”。目前只有30%的温州民间资金回归实体经济,65%则流向了楼市和股市。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协会会长周德文表示,“就是投机,在温州话里面,、投机都是一个发音啊!”(5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如果要评比中国楼市的热点词,“温州团”一定是十分靠前的词语。从字面上看,“”和“炒股”不外一字之差,后者早已被社会形态遍及承认为一种正常的行为,而前者直到现在仍无法开脱充满争议的行为。尽管人们对“温州团”的说法很多,但他们并非真是什么严密的组织机构,他们只是想通过“团购”的方式,进行集体谈判,以缩减成本。

“温州团”游走现象,引发了社会的纷纭争论。赞成者说,这显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显示了温州人精明的商业头脑,他们的行为并不违法,应予鼓励。反对者则把“温州团”喻为“大鳄”,认为他们抬高了当地楼价,损害了低收入者利益,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些人利用银行贷款的行为,易导致房地产泡沫,潜藏金融风险。

在一些人看来,国十条等调控房地产措施的情况下,“温州团”仍然继续加盟显然不是一个好信号,开发商可能在“温州团”的影响下继续推高楼价,普通买房人只能继续“望房兴叹”。如果再不遏制他们非理性的、投机行为,一线城市的楼市迟早要出大问题,直接危害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这是杞人忧天的看法。说“温州团”推高了房价,是言过其实。截至目前,温州人只进入了十分之一县级市的房地产市场,对各地楼市的影响有限。要看到,温州现有成千上万的百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经济总有发展瓶颈,竞争加剧与国外频繁的“反倾销调查”,迫使温州经济急需整体的产业升级,而温州人的意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一些迹象表明,温州人染指各地房地产市场,主要是他们强烈的意识。他们不喜欢炒股票、炒期货,而喜欢炒一些有形的东西,以小搏大的获利意图。目前国内渠道还是比较单调,温州人觉得“买房子”就成了最适合的资产保值的手段。由于房地产是一个只赚不赔的市场,这让他们尝到了的甜头。

其实,成熟的市场存在着合理的投机成分,“温州团”不等于“温州投机团”,也不等于投机。具有非理性,但温州的民间资本逐利无可厚非,法律也没有限制炒楼。他们之所以进入房地产市场,是因为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房产市场的信息,作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这里的边际利润比较高,(或者说投机)风险却比较低。

温州10万人携带着高达1000亿元资金在房地产业横冲直撞,对开发商的吸引力可想而知。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各地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到温州引资。以前是北京、上海和杭州的开发商找上门的多,最近主要以沈阳、长春、长沙、武汉、大连等地开发商为主。这些开发商在温州繁华街道设立售楼处,委托当地人代理销售。

温州一家房地产的老总认为,温州人讲究资金的作用,如果首付只需40%,那就能撬起60%的资金,或者说,能使资金放大1.5倍。如果不能放大,购房全部利用自己的资金,那就要看是否有的。目前看来强势的房市新政之下难有空间,温州人自然选择暂时观望,一部分温州人已选择进入二、三线城市。

有人建议政府采取限制措施,限制“温州团”,然而,这可能是白费功夫。在各级经济中,房地产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也是各地政府财政收入中增长最快、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产业。因此,政府不需要直接干预市场,但也不能放弃对“游戏规则”的完善。楼市同其它商品一样,只要市场需求足够旺盛,有利润空间,即使政府叫停“温州团”,也会有“温州团”之外的民间组织来牵头。

标签:温州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