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观点 > 正文

泡沫无处不在 “钱”会不会来炒股

中国证券报  2010-05-10 11:53

编者按最近一段时间,国家为调控房价连出重手,客耐不住压力纷纷出货,其回流的资金会不会流向股市?本期《一周看点》征集一组相关博文,旨在透析“钱”会不会来炒股。

转战股市将是选择

一直以来,国内股市“熊声”一片时,楼市就会迎来旺季;而当股市火爆的时候,楼市就会低迷一阵子。你冷我热,此消彼长,股市和楼市就像一个“跷跷板”的两端。不过,这一“跷跷板效应”在特殊时期会遭遇失灵。前几年,资金流动性泛滥成灾,庞大的资金量,无论是“跷跷板”的哪一方,都容纳不下,结果是两头一齐热。

近日,国家接连出招调控楼市,社会上的流动资金又再次面临选择。“跷跷板效应”能否重现?笔者认为,目前还没有出现大规模资金从楼市撤退,但资金一旦大规模从楼市撤退,转战股市将成为他们的选择。这部分资金,愿意承受更大的风险以获取更大的,撤离楼市后,不会回流实体经济,大部分将毫不犹豫的选择进入股市。股市上,股指期货5倍、融资融券2倍的放大作用,将吸引激进者。即使是保守者,也可以选择在一级市场专门申购新股,保证每年15%左右的率。

另一方面,引导楼市的资金流入股市,对实体经济也有利好的作用。实体经济,通过股市的融资功能,使得企业通过IPO,或再融资,或发行债券,将者手中的资金转移到实体企业中,从而为企业的实业提供资金。(单骑兵)

“钱”不是会不会进股市,而是肯定会进,只是进的状况由今年股市的走势决定,逐渐的进入,更本质的是量的多少,进入的时机,股市越涨会越吸引这部分资金受简单的利益驱动。

不过,今年股市应该是震荡市,会有几只脚下探,国家政策也会在今年出现一些明显的倾斜,新兴产业及某些受益板块会吸引资金介入,这需要它自身有足够的吸引力。当然,“钱”也有部分属于回避风险型,除了股市,也有债券等金融产品替代,还有今年出现的一些新趋向,如中国团到国外低价买入房产。林林总总,一个简单的利益,足可以在某个适当的时机,把这部分不知流向的资金吸引而去。(牛熊分界)

不管是浙江团还是山西煤老板,都有资金选择新投向的问题。别跟政策作对,先逃离房市,回避同国有资金争夺煤炭资源,及时把资金转向股市是目前的选择。哪怕是在股市里买地产股和煤炭股,也比现在去买房强:前者提前进行了调整,现在入场正是时机。而后者却正是高点,还有下探空间。因此,先入股市进行价值,等股市涨上去,房价调整到位政策面开始放手之后再政策抄底,才是正确策略。从近期大盘走势来看,市场正在向这个方向转变。对于热钱来说,现在的股市即将迎来入场的时机,者应该有这方面的准备。(一碗面)

“钱”进股市想法过于天真

与炒股,虽然都可以视为兼有与投机的行为,但其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股市流动性强,周期比较短,涨跌频繁,这是很多者所难以适应的。2006至2007年间,曾有大量民间资金进入股市,一度也确实获得了很大盈利,但随后股市的下跌也令这些资金损失惨重。相应的,楼市尽管流动性不如股市,但就炒作而言,管理成本低,而且由于处于一个长周期中,盈利性更突出,并且还能运用金融,对较大规模的资金来说更为合适。方式、盈利模式以及操作理念上的差异,决定了这部分民间资金在方向上更愿意选择楼市。这也就是为什么去年初,股市与房市都处于低谷,但后来真正进入股市的增量资金却很有限,而大量资金会去疯炒楼市的缘故。无疑,那种认为有了新的房产政策以后,资金会迅速转向进入股市的想法,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似乎过于天真了些。

还想提一点的是,就在国内严厉调控楼市的时候,海外开发商正大举进入境内推销那里的楼盘,并且以办理移民为诱惑。退出国内楼市的资金,会不会外流?这看似还很遥远,但如果蔓延起来速度不会慢,若果真大规模出现,负面影响巨大。如何正确地引导那些炒楼资金,给其提供适当的出路,采取措施引导进入包括股市在内的其他市场,都是现在应该加紧考虑的。(十年磨剑 )

近一两天,一些“名嘴”大肆鼓吹资金已进入股市,更有甚者还有名有姓的举例子,列数字,俨然成为“客”的经纪人。试问,如果你是“客”愿意如此之快地暴露自己的战略意图吗?其次,资金有多少是自有资金还不一定。再者,即使资金已入市,它会在当下这个点位杀入吗?是不是该擦亮自己的眼睛好好甄别,悉心探究一下形势,或许会少走弯路。(陈立峰 详见//blog.cs.com.cn/u/cenlifeng)

眼下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在国家对房地产进行重拳调控后,大量房地产领域的投机客会将资金杀入股市。这只是盲目看多做多者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我认为真实的情况是,国家对房价的调控不仅不会给股市带来增量资金,恰好相反,它将让包括股市在内的货币供应更加紧张。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房子既是消费品,又是品。作为品的属性,在房价上涨的过程中,整个房地产市场是一个货币创造机器,住房按揭制度的发明,让这个货币创造的过程有了,成倍地放大。比如,当一个人自有资金20万元,这是真实的货币,他贷款80万元买了一套100万元的房子,在前一年房价后200万元卖出,这样,看似赚了一倍,但若以本金计算,赚了4倍。这时,他可能觉得房子太贵了,可能会用赚来的一部分钱去炒股,这样房价与股价相互支撑,不断上升。一旦房价的上升趋势逆转,下降趋势形成,房屋交易量大减,新资金不愿意进场,老房东卖不出去或者不愿意卖。则这个货币创造的过程便终止了,原来看似庞大的以房屋市值计算的财富顿时成了镜花水月。对于房屋已经脱手的持有现金的人士来讲,他既然能在趋势逆转之前成功出货,那便是高手,怎么会在股市刚刚形成下降趋势时来买股票呢? (北漂的羊 )

楼市股市同样有“泡沫”

经历了4月中旬新一轮政策调整后,越来越多的资金意识到楼市的风光要慢慢地黯淡下来了。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在2008年10月,为了拯救金融危机下的房地产市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住房消费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9.59万亿天量信贷资金的下,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一波房地产市场的大牛市从此而起。如今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天价的房价,愈演愈烈的,都使得一波波调控袭来。目前来看,可统计的房地产的资金约为1.8万亿元,除去信贷等资金,非住房的炒作资金达到5000亿元,热钱和其他无法解释的资金并未计算其内。可以说是巨大的资金流动性制造了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牛市,推高了房价,因此如今国家的调整政策均是从这个方面入手解决。

是到退出的时间了,但大量的资金去向何方呢。逐利性是资金与生俱来的天性,那么其必然要寻找新的赚钱渠道,是股市、期货、还是市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楼市的规模,在2009年初的楼市市值是GDP的2倍,到2010年已快速增至3倍左右,市场容量远远超过股市。其次,在玉名谈股市潜规则中介绍过,楼市与股市向来有跷跷板关系,若楼市大跌,者对楼市期望降低,会将资本从楼市中撤出,转而投向股市,使股市上扬。反之亦然。但股市与楼市实际上都具有一个明显的特性,那就是资金制造泡沫,从十几年来数据分析来看,资金流动性的松、紧与股市、楼市的涨跌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特性,说得白一点,那就是资金一多,单边市场泡沫就会出现,泡沫膨胀到一定的阶段,就会破裂,那么不仅是严厉的调控,更是持续的大跌风险。如今楼市泡沫并未消除,而股市中也出现了和“”现象一样的“股王”现象,高市盈率、高发行价,一个个财富神话的背后,不仅是伤害了普通者的利益,更使得中小盘个股的泡沫越来越大。

标签:股市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