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资讯 > 正文

商会两会提案: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地产中国网  2010-03-03 11:27

关于积极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提案

提案单位:工商联房际产商会

承办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当今,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低碳竞争力”也成为提升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降低40%-45%,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将成为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对于碳排放量几乎占碳排放总量50%的建筑业而言,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势在必行。

一、2010年房地产亟需转型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政策起着主导作用。2008年以来针对房地产急速下滑的刺激性政策成效显著,使2009年的房地产市场有着一系列超预期表现:房价持续9个月走高,货币投放量比预计几乎翻一番,土地价格环比增幅持续上升,“”争抢和“面粉贵于面包”现象重现,同时,保障性住房完成率低于预期。

2009年岁末,房地产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调整。在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之后,针对房地产一方面强调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加快城镇化建设等导向,另一方面就加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遏制投机、提高土地出让门槛和控制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密集出台了针对性很强的调控政策。

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会继续保持V型的企稳回升趋势,但结构调整、产能过剩等问题已经提上日程。房地产今后的发展面临两个选择:如果继续以往的发展模式,与流动性和通胀预期结伴,今年会继续推动房价快速上升,短期获利,那么迎来的是又一次对房地产的紧缩性调控,房价飙升的结果终将触动敏感的资产泡沫而重蹈日本和美国的老路,这是不可取的,不能继续09年的资产型增长的路子。但是房地产不能拉中国经济转型的后腿,要转向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产能过剩,的出路是走上绿色低碳型地产的发展之路。

二、对房地产减碳的认识

1、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面对地球日益恶化的环境,探索低碳发展之路是未来人类发展的重要选择。2009年底哥本哈根会议,探讨了2012–2017年全球减排问题。将来时机成熟时减排框架一旦形成并达成协议,必将对全球的碳(CO2)排放总量实行严格数量限制,这势必会左右全球经济的总规模。最终,碳排放权会作为经济的发展权而可能变成一种国际流通的货币单位进行交易。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意义重大。

2、我国减碳形势严峻,房地产减碳巨大

中国碳排放占到全球排放的18%,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大碳排放国,也是遭受气候变化的恶劣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明确提出“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3日,温家宝总理也指出我国要“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在我国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有预计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0%。房地产业也是节能减排的行业,据统计,我国2006年既有建筑面积为400亿平米,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亿平米,到2020年将达到700亿平米。而我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已明确规定,到2010年,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设计标准,直辖市及有条件地区实施节能65%标准。这意味着,未来的建筑市场将是节能低碳建筑的天下。

对此,我商会已于2009年在绿色低碳建筑住区示范项目中的四个系统中(绿化、节水、节能、交通)推广了低碳技术,使每年每平方米可平均减碳20.1公斤、节约运行费用约20元。

按上述标准,在住区方面:到2020年如按100亿平方米可改造为绿色低碳型住区计,年总减碳量就达到2亿吨,可节约运行费约1000亿元。

商业建筑约占我国建筑总量的25.4%,但其能耗几乎是住宅10-15倍,到2020年按50亿平方米为减碳型商业建筑计,估算每年减碳空间至少可达10亿吨,可节约运行费用5000亿元。

而房地产的生产和建筑施工过程的能耗和排碳量也很可观,以每年建成量中的10亿平方米, 每平方米排碳1吨计, 若按单位GDP节能20%要求, 每年需减碳2亿吨, 可节约年运行费1000亿元。

综合以上的住区减碳、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减碳和生产、施工过程减碳等三项,未来每年可减少的碳排放量约为14亿吨左右,节约的费用达到7000亿,若考虑民用与商用的电费差价,每年房地产减碳的节约或近万亿元。

3、房地产减碳利国利民

房地产处于国民经济各产业链的中游,与20余个产业相关,在房地产领域推广绿色低碳战略,将拉动上游的绿色生产,拉动下游的绿色消费。如采用大量的可再生能源、低碳技术及绿色建材产品,势必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过剩提供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目前中国在住宅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均已领先。可以说,绿色低碳建筑将成为推动能源改革、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的新动力,有望成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的新引擎。

三、政策建议

将绿色低碳建筑作为一项基本战略来执行,对于房地产业自身的转型和市场的健康发展重要,同时也是将房地产资金引向产业结构调整,防止进一步推升资产泡沫和平抑房价的良性平衡策略。房地产的转型将带动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并支持中国经济的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低碳地产是房地产长远发展的平衡动力和控制资产泡沫发生的对冲机制。政府应出台有利于节能低碳型房地产发展的激励政策,引导房地产产业结构调整,以便摆脱当前进退两难的困境,走上长远稳定健康发展的道路,相关建议如下:

1、将推广绿色低碳技术与建筑纳入“十二五”规划

推广绿色低碳技术与建筑建筑亟待国家政策强力支撑,希望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制定政策层面的低碳技术与建筑发展战略,明确战略思想、清晰战略目标、落实战略措施和战略重点,对房地产领域的低碳事业给予明确的国家鼓励政策支持,并纳入“十二五”规划中。

2、在土地、税收、产业等政策方面向绿色低碳建筑倾斜

绿色低碳建筑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是贯穿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消费全过程始终的概念。政府管理部门不仅要在减碳方面有政策与财政方面的支持,还要在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所部署,在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方面进行改革和倾斜,鼓励绿色低碳建筑顺利开展。其中,政策上可以减碳指标来进行金融和土地等资源配置,设置不同的税费征收标准,改变以单纯的“价高者得”的土地出让办法,有利于平抑地价和房价。这样一来,房地产企业也必将更加重视项目的品质,主动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对于房地产行业本身将是一次革命性的产业结构调整。

3、鼓励绿色低碳房地产金融创新

房地产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要使资本与绿色低碳地产相结合,绿色低碳地产是房地产长远发展的“平衡基金”和控制资产泡沫,平抑房价的“对冲基金”。因此,建议鼓励发展绿色低碳房地产信托基金,通过多种融资方式为低碳地产开发提供发展资金。未来,还要在已量化绿色建筑的节碳指标的基础上,建立节碳的基准值并计算住区节碳总量,并逐步建立房地产低碳的信用积分机制以便和货币和金融挂钩,形成中国低碳住区碳交易体系,为未来国际化的碳交易、碳税、碳货币做好准备。

4、建立房地产碳信用积分机制,尝试设立“房地产碳税空转制度”

在目前暂未实行碳税的情况下,尝试将开发企业累积的碳减排量实行积分制,尝试设立“房地产碳税空转制度”,当条件成熟时,用于冲抵碳税或政策规定的其他税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