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 正文

住建部否认“二次房改”中国楼市不存在泡沫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09-10-18 11:08

[摘要] 在内地房价疯长的背景下,有关酝酿“二次房改”的传闻再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主任陈淮明确表示,不论短期计划还是“十二五”规划中,住房目标仍然是住有所居。当前在住房发展过程中保障体系和市场化之间的结合有进一步的改善和调整的必要,但是这个基本方向中没有“二次房改”。

(来源:中国金融网)在内地房价疯长的背景下,有关酝酿“二次房改”的传闻再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主任陈淮明确表示,不论短期计划还是“十二五”规划中,住房目标仍然是住有所居。当前在住房发展过程中保障体系和市场化之间的结合有进一步的改善和调整的必要,但是这个基本方向中没有“二次房改”。陈淮并指出,90年代中期日本房地产价格的有历史原因,不能简单的以此来谈中国楼市的泡沫。他认为:“中国的房子正在越盖越结实,没有什么泡沫,如果有泡沫那也是为节能而用的空心砖。”

“中国的房子正越盖越结实”

陈淮今日在“环球国际论坛”上炮轰近期媒体就楼市所提出的“拐点论”和“二次房改”的说法。他说:“当前媒体的报道中充满了自己造的概念,政策什么时候有个目标是“二次房改”?至少我不知道。“拐点”这个词媒体从始至终都在错误应用,在数学意义上从上到向下的转折不叫“拐点”,而叫极至点。”

陈淮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公共政策,即住房保障体系政策;二是产业政策,包括产业发展的基本技术政策、内部组织政策以及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产业政策大调整一般需要十年左右的周期,而不是单纯的明年上或下;三是宏观调控政策,它是根据国民经济风险承受程度,货币供应量大小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调整的政策,在现阶段毫无疑问这一政策对信贷规模依赖程度的房地产业有比较大的影响。

政策大变对老百姓没好处

至于对明年房价走势和政策的预测,陈淮举例说,预测房价的变化就如同人这辈子肯定会感冒,但是医生无法告诉你哪天得感冒一样,房地产的价格肯定会有上升和下降的转折,但没有一个能告诉你哪天房地产的价格从上升转为下降。同样,宏观调控政策也是看天气增减衣服的政策,不是简单针对房地产行业。“明年还要出什么样的政策,不仅我不知道,温总理也未必知道,就像问医生你们医院有什么药?医生会说我们医院什么药都有,但我不知道你明年得什么病,所以我怎么知道明年吃什么药呢?”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则在同一场合认为,明年只要中国的出口没有根本扭转态势,房地产业仍肩负保增长和保民生两大重任的话,房地产政策就不会有太大调整,但不排除微调的可能性。只有政策相对稳定,供应相应增加,才能使房价相应稳定一点,政策的大变动和市场的大起大落,对国家,对企业,对老百姓都没有好处。

精彩推荐:以“省地节能环保,共筑明日之家”为主题的第八届住博会将于11月盛大召开。购房者在居住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将可以通过哪些新技术新产品得到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畅想“明日之家”,搜房网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与您面>>>>>点击进入

前情回顾:住建部副部长调研十年房改得失 酝酿二次房改

■三次上书高层要求启动二次房改

■改革的目的是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

■关键是改变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局面

(来源:东方网)记者日前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获悉,一个以住建部副部长齐骥牵头,住房公积金司、住房与改革发展司和政策研究等相关司局一把手参与的调研小组,已开始调研十年房改的得与失。“目的在于谋划下一步住房制度该走一个什么样的模式。”住建部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自此,从去年6月份以来一些学者不断提出的“二次房改”,终于引起了高层的注意。此次房改路径将会从住建部调研开始,而后可能会由国务院出面设立住房改革协调小组来统一部署。

房改迹象已然很明显,无论是学者还是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市场化依然是大趋势。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国庆60周年之际也曾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构建多层次、有区别的住房供应体系。

二次房改导火线

或是三次房改“上书”

引发本次房改热议的,表面上看似乎是来自三次房改上书。

次是在2008年6月,发改委刘会勇是“二次房改”提法的建议者。他指出:企事业单位应自建廉租房,租给单位职工居住作为过渡房,建房资金可以来自房改售房款。

随后的今年4月,教授李稻葵建议:“二次房改”应该由政府主导提供房屋住房服务,平租房等由政府提供的房子应该占到50%,将目前未纳入政策性住房的中等收入群体纳入其中。

而掀起高潮的,则是今年7月住宅法李明等14位学者提出的“二次房改”建议。其内容是:建立第三种能够满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公共住房制度,以“定地价、定建房标准、定税费率、定5%利润率,竞房价、竞建设方案,综合打分高者得”的方式,提供准市场化的平价住房。

李稻葵认为,房价水平已 过职工正常的支付能力,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房地产业的制度规则下,造成的结果就是没有赢家。”他表示。

精彩推荐:以“省地节能环保,共筑明日之家”为主题的第八届住博会将于11月盛大召开。购房者在居住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将可以通过哪些新技术新产品得到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畅想“明日之家”,搜房网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与您面>>>>>点击进入

梳理十年房改得失

肯定市场化方向

房改得失瑕不掩瑜。“改革的步应梳理十年房改得失。”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认为。

上一轮房改始于1998年的23号文件。199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决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并建立职工住房补贴制度,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成功已成共识。陈国强表示,尽管其中暴露了问题,但市场化方向是正确的。作为开发商,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也深有体会:房改意义重大,改变了供给体系,形成了市场竞争格局,许多人实现了从无产到有产的突破。

姜伟新在总结十年房改时表示:“在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提高到2000年的20.7平方米,2008年达到28平方米以上。”

二次房改方向

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

面对不断增长的高房价,相关部门在此之前也曾尝试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简称24号文件),强化了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能,对一部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保障住房制度,但房价依然我行我素。“23号文件是将住房市场化,而24号文件则是住房双轨制的开始,让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成为可能,但没有时间表也没有制度性的约束。”陈国强分析说。

二次房改矛头再次指向土地财政。“这些探索未明确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上的投入和责任,要想彻底地进行二次房改,必须改变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局面。”李稻葵认为。北京远东新地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姜炜认为,二次房改的实质就是平衡房价过高和保障房滞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李稻葵看来,实施二次房改,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购房者之间可以实现多赢局面。

不过,新的住房体系则牵涉到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等各个环节和部门,并非住建部一家所能完成。李稻葵认为,二次房改应成立国务院住房改革协调小组,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发改委、央行等纳入其中。此建议与上述知情人所言完全吻合。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精彩推荐:以“省地节能环保,共筑明日之家”为主题的第八届住博会将于11月盛大召开。购房者在居住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将可以通过哪些新技术新产品得到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畅想“明日之家”,搜房网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与您面>>>>>点击进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