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房价过高压制内需 打击投机房产拐点提前到来

房天下博客  2009-08-11 07:55

[摘要] 下半年楼市政策转向为“推动投资增加供应 抑制投机 平抑房价”

下半年楼市政策转向为“推动投资增加供应 抑制投机 平抑房价

前言:上期文章笔者判断“2010年房价下降”,网友热议,支持反对者众。根据笔者观察,房价拐点“可能”提前来到,如果有确切的判断和研究成果,笔者定会时间公告。

有网友质疑笔者是“深喉”,在此澄清笔者与政府无关,也没兴趣打通部委的小道消息,但笔者长年与外国投行、江浙民间投资团、开发商(特别是品牌开发商的内参部门)、政府官员、媒体、地产中介以及消费者接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消费者和老百姓,这是万本之源,世界上没有空中楼阁,只有短暂的海市蜃楼。

除了这些,笔者还拥有一手数据,比如政府只公布“登记失业率”,而笔者拥有“调查失业率”(国际通用数据),还有一些民间指数,这些数据库是花大笔钱建立的,在此不便奉告,否则会犯错误。海量数据和社会学方法结合,笔者能够感知决策者头痛什么?讨论什么?打算做什么?

当然,条件在变,世界在变,笔者能做的就是“随变而变”,学无止境,但不会像一些“死多”或“空军1号”一样,固执已见。

笔者之前一直说,今年楼市调控主调是“雷声大、雨点小”,“君子动口不动手”,时至今日,笔者可能要对这个观点稍稍修正,因为有迹象表明政策已经转向为“促进投资增加供应抑制投机平抑房价”。原因如下:

房价用6个月走完了10年的路途,激起了民间的强烈反应,从笔者博客的留言就清楚看出,并且出现了非理性暴力迹象。除民意反弹之外,越来越多部委表示不安,银监会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国土资源部、央行、统计局、税务总局、新华社、央视等相继表态。不过,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地方政府态度比较暧昧,但近日上海韩正同志成为表示“房价过高”的地方政府长官。

在上述职能单位的表态中,敏感的人应该知道,统计局和上海市政府表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 统计局表示“房价影响居民生活,内需如何扩大”

虽然我国采取“家电下乡”、“购车补贴”等多种刺激消费的政策,但连续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在15%左右,雷打不动,而2008年增幅高达21.6%,曾经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外需下降,美元贬值之时,“内需”被寄于厚望,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动力所在,也关系到中国的和平崛起。

1-7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数据还没有公布,在此,笔者和所有读者打一个赌,那就

是内需增长让统计部失望,可能在14.5-15.5%,这就是统计局发态的重要原因(以上仅为猜测),如果“高房价”被定性为“压制内需”,笔者认为这是十分严肃的话题,而民间也有“一套房消灭三代人”,“高房价消灭中产阶级”的说法。如果上述假设成立,高房价有可能提前迎来拐点,请密切关注。

2. 上海市韩正市长表态“房价过高”

地方政府在这轮楼市反弹中扮演着重要推动角色,上海市由于被定为“双中心”以及世博会等利好,房价反弹力度居前,再加上上海供应量很少,房价还有上涨压力,这个时候表态有重要的意义。回想到2004年,上海市政府就采取过定向调控方式,并且让上海房价停止了脚步。

上海首先表态,其实就走出了笔者所说的“囚徒困境”,笔者预计,将有更多的地方政策跟进表态,否则会犯错误。

当然地方政策“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很多,但说总比不说好,对投机者的威慑作用总是有的。

3. 银监会抓“首付”放“利息”其是就是抑制投机

在银监会坚持“二套房贷首付不低于40%”的政策压力下,各商业银行正在执行“首付40%”。银监会强化“首付”,而弱化“利率”的差异化处理,有两个考虑:

一是“二套房贷政策”是2007年压倒楼市的“最后一根稻草”,影响力极大,银监会“留一手”是为了预留政策空间,同时担心过度压制需求导致楼市崩盘,影响“保8”目标。

二是首付过低有可能导致投资杠杆效应大,易引发金融风险,而利息低点至多是“少赚点”。

4. 其它,各司其职

国土资源部将大量供地(打着“平抑房价”的旗号),同时加大查处“违规闲置土地”(据报道,富力佛山“地王”被政府收回,并没收保证金,涉及约2.4亿元)。

房管部门加大力度打击“悟盘”行为,比如北京出台细则表明,“取得预售证必须3天内开盘,且必须一次开盘”,虽然这些政策还有空子可钻,但毕竟加大了违规风险。

中央媒体主导暴利、投机的道德性宣传,制造舆论,也会起到辅助作用…

如果这么明显的信号都被一些“房托”和“开发商”认为敌不过通货膨胀,那么笔者只能引用老人的一句话,“要听党的话”。

最后告诉大家,通货膨胀预期比通货本身更可怕(别被通货吓住),由于CPI是政治指标,而非完全的经济指标(88年的高通货导致什么?大家很明了),笔者不认为CPI明年很可怕。

 

进入更多:东莞二手房 东莞租房

》》进入二手房论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