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观点 > 正文

宏观调控频频发力 普通住宅标准上调暗藏玄机

新京报  作者:王任之  2008-05-09 09:12

石家庄市房管局宣布自5月4日开始,将“普通住宅”界定标准上调1300元-2000元/平方米,“普通住宅”价格调整至6600元/平方米。沈阳市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施行了新的“普通住宅”界定标准,其“普通住宅”标准达到了6700元/平方米。(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5月8日)

随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一系列“组合拳”的频频发力,多年来聚集在楼市里的坚挺泡沫开始萎缩,房价正在向本来面目回归。

房地产市场必然存在泡沫。而泡沫总有破灭的那一天。问题是,这种破灭,是导致楼市彻底崩盘,还是在挤出水分之后能够自我疗伤和修复。宏观调控政策的目的和目标,就是使泡沫小一点,破灭的速度慢一点,是渐进式的萎缩,使市场波动小一点,各方利益不至于触及底线。如果及时调控,早点调控,正确调控,实现“软着陆”完全可能,就可以避免“硬着陆”带来的严重创伤乃至休克。

然而,楼市泡沫尚在挤压,只是出现了房价回落、成交低迷、地价下降、土地流拍等可以预料的正常现象,依赖“土地财政”的一些地方政府就坐不住了,在“明修栈道”的同时,开始了“暗渡陈仓”。他们采取的“不公开干预市场”的做法大体有:调高“普通住宅”标准,降低契税额度;减少土地出让量,形成“物以稀为贵”的局面;改变购房者预期,制造“房价继续上扬”的舆论;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门槛和提高贷款标准,把潜在购房人群变成现实消费者,等等。这些削减土地供应量、调整楼市预期、降低房屋交易税收等地方政府能用到的有限手段正在被发挥出来。在“不公开干预市场”的操作下,地方政府正在转变对楼市调控的立场,与政府进行看不见刀光剑影的“博弈”。

尽管不断推出打击官商勾结、哄抬楼价、囤积居奇、等行为,严格控制银行房地产贷款走向,铁腕清理开发商囤积和闲置土地,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双限房供应力度,这些刚性的政策和措施,如果落到地方政府这样的棉花糖上,不要说落地有声,连个半点回音都不会有。到头来,的调控就会在地方政府“不公开干预市场”的行为下,无功而返;甚至好不容易回落的房价进行报复性的反弹,再次飙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