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房产快讯  >攸克地产>  正文

手机看新闻

白名单,银行放贷加快了

攸克地产2024-05-20 19:59:00来自北京市

pc/fcq/2024/05/20/fc31860e-cb8f-46f3-947a-dc76c756bd17.png

当下事关房地产开发商生死存亡的“白名单”制度,正在积极完善。

5月17日,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并讲话。何立峰表示,当前要着力分类推进在建已售难交付商品房项目处置,全力支持应续建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为落实“应贷尽贷”,银行系统已有相关措施正在完善中。两家商业银行的朋友告诉我们,他们在落实白名单的过程中,多出了一项“反馈率”的指标。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融资工作的人士,也证实了“反馈率”指标确实存在。

所谓“反馈率”是指,如果一家房地产企业的项目经过审核,已经进入所在城市的白名单,并与银行对接贷款授信事宜,但银行未予批准授信或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必须向开发商进行反馈,指明项目因为何种原因未达授信、放贷标准。

这项反馈将以工作底稿的方式留存,相关环节工作人员也会“留痕”,以备检查和区分工作责任之用。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属地监管部门在评估白名单落实进展时,商业银行的反馈率指标也将被纳入考核范围。

“要求银行给反馈,并且关注反馈率,对落实白名单有积极作用。”前述房企负责融资工作的人士对此给予积极评价。他解释,在白名单这一工作机制运行初期,某些银行在一些已经纳入白名单项目上的态度比较模糊,开发商提出融资申请,并按要求报送材料后,迟迟难以从银行得到回音,“也不说不行,也不告诉是哪里不行”。

实际上,对于一些已经纳入白名单的项目,商业银行对其潜在风险仍有忌惮,因此,审核批贷时而显得态度不甚明确。换句话说,一些白名单上的项目,基本符合放贷条件,但银行担心销售进度、回款进度等问题,认为仍有风险而不愿批贷,但又受制于项目已符合基本条件,所以只能暂时搁置,不明确不批贷,但也不向开发商解释为何不批贷。

这种情况,很多开发企业都遇到过,从开发商的角度难以自行解决,此前,他们也都试图向银行“讨个说法”,但银行给出的解释都比较笼统,也不太可能拿到正式的答复,无奈之下“只能拖着”。

一家大型民营房企的项目负责人曾向我们提起,该公司在某省会城市的几个项目已经被纳入白名单范围,其中还包括个别“保交楼”项目,但是,至2024年3月,还没有拿到贷款。银行方面也未给出明确的原因和说法。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开发商多有感慨,白名单只是个名单。

“反馈率”这一工作机制明确后,一方面,银行必须向开发商说明不批贷款的原因,这有利于开发项目完善报送材料,实现达标;另一方面,如果银行不能说明不达标的实质理由,那么,就必须依规向白名单上的达标项目发放贷款。同时,保留工作底稿和留痕的工作机制,也使责任明确,避免笼统反馈、模糊反馈等行为。

有了反馈率机制,也从侧面驱使商业银行对纳入白名单、符合条件的项目实现“应贷尽贷”。一位银行的朋友说,在这种工作机制下,不会有银行的工作人员随便编一个不达标的理由向开发商反馈,并且不批贷,因为这涉及到个人责任问题。

对这个指标进行考核,也使得商业银行整体更有意愿和工作积极性实现“应贷尽贷”,从而对整套白名单落地工作起到抓手作用。

几家开发企业负责融资工作的人士说,他们现在都和银行一起加班,抓紧实现合规项目尽快放款。他们当中不少是从总部或者区域本部一级支援到一线公司的,“我们的感受是,放款的项目在变多。”

由于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过去采用的是“总对总”模式融资,一线公司与银行金融机构对接的人员不足。因此,在融资模式转变之后,从总部派人支援一线推进白名单落地工作就成为常态。

例如,万科近期已经完成了全集团层面有金融工作背景、履历或经验的人员梳理,有176人有三年以上金融机构工作经验。万科也在积极稳妥推进相关人员充实到一线,以适应融资模式的转变。

从一线工作人员的感受看,在合规达标情况下,如果项目之前在商业银行有存量贷款,或者预售资金监管账户开设在当前对接的银行,相关批贷、放款的进度会更快一些。毕竟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对项目情况更为了解,风险评估就更为精确。银行所有的踌躇,其实都是因为风险不明。

也正因如此,一些房地产存量业务较大的银行,在白名单落地方面的审批进度、放款进度等方面进展较快。“银行的上级部门也对此有督促和考核。”前述开发商融资工作人士说。

不过,在一些情况下,放款速度受到影响,也有开发商的因素。一些开发商会综合评估项目整体进度和运营节奏,当认为条件不合适时,即便贷款已经批准,也会选择不提款。“比如,未来一个月内,没有大额款项支出,开发商就不着急提款,只要一提款,就开始计算利息,开发商会算这个账。”前述开发商融资工作人士说。

尽管“应贷尽贷”的要求十分明确,但是,在银行白名单实务工作中,抵押物充足仍是最为核心的条件。相关条件的简化,一般是围绕抵押物以外的条件展开,例如原来审贷标准中开发年限、开发资质、主体评级等都会有严格的要求,目前,对于纳入白名单的项目,这类条件都可以适度放松,但债权关系明确,抵押物充足仍是核心要求,因为这是银行防范潜在风险的底线所在。

“银行和我们沟通最多的,除了这些硬性条件外,就是测算可能的销售情况以及回款情况,能看得出银行对销售回款非常关心,我们现在配合银行,以尽可能保守、安全的口径做测算,谋求双方的平衡。”一位参与了与银行对接工作的开发商人士表示。

房子卖不掉,才是最终的风险,“市场可不容你‘讨个说法’”。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