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观点 > 正文

搜房网独家专访李津逵:要让农民参与和分享城市化

房地产门户-房天下  作者:张秀娟  2007-12-05 11:33

搜房网专访李津逵:要让农民参与和分享城市化

12月1日,在“第四届数字地产高峰论坛”上,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城市经营研究主任李津逵教授发表专题演讲,提出要建设有产者的社会主义,呼唤拥有“骆驼梦”的城乡统筹发展商。那么,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实现农民的“有产化”?怎样避免某些基层政府假借“农民利益”之名,行伤害农民利益之事?会后,搜房网记者对李津逵教授进行了专访。

2005年开始坚定了“把农民变成有产者”的想法

[搜房网记者]:“把农民变成有产者”这一观点您是何时提出的?

[李津逵]:2004年我们在深圳城中村调查原住居民(一般称为当地农民)的生存状况,发现原住居民是40岁以上的人,很难融入飞速发展的深圳劳务市场,但是他们并没有普遍致贫。家庭收入中主要来自于物业的租金,大致是三七开,三成来自于集体分红,七成来自于自家物业的租金。而集体经济来源主要也是物业租金。

2005年我两次去昆山考察,昆山富民办主任朱洪才同志是我尊重的好朋友,他们提出要让农民“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岗位、家家有物业”。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一年夏天与秋天,我们带社会学系和景观学院的研究生在顺德开展农村社会调查,发现农民安置区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农民将以什么状态参与到城市化过程中。这些想法,在接触了谢若登和索托的思想之后就更加坚定了。

农民要跨过两道门槛

[搜房网记者]:您认为中国的社会制度要向“有产者的社会主义”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在哪个环节?

[李津逵]:我认为要让人民群众跨过两道门槛,从无产变成有产,第二使死资产变成活资产,资产盘活而拥有财产性收入。

让农民跨过道“谢若登”门槛,就是在征地的时候,留给农民一块自用地让农民作为有产者而不是无产者走进城市。政府不能为了的便利而与农民“钱地两清”,可以借鉴广东省的经验,在征地的同时给农村集体提留发展经济用地,在城市化中给农户留下宅基地。让失地农民拥有一份资产,并且有权利根据市场信号,在国家征地后仅存的自用地上建厂房或是住房以出租。

何时让农民跨过的第二道“索托”门槛,也就是使农民的留用地与国有的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权,这是一个需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事情。从土地价值来看,征地之初,城区新建,地价低。如果在征地之初便将没有“养熟”的土地变现,也不利于农民的长远发展。往往是经一段时间之后,留用地的价值才会逐渐显示出来。而农民的理财能力也才可能随着就业的城市化多元化而提升。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死资产变活才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在深圳,农民的第二道门槛是通过“城中村改造”。按照政府批准的规划改造之后,原由农民无偿无限期使用但也无权处置的宅基地,成为有偿有限期出让也可以转让的国有土地,农民的“死资产”由此成为“活资产”。这在深圳特区是经过了二十五年的时间。

涉及土地利用的重大问题,要让农民成为谈判的一方

[搜房网记者]:即使有一些“有骆驼梦的企业”愿意与集体合作,把农民变成“有产的劳动者”,您认为目前政府会否支持这一发展方向?

[李津逵]:这种企业打交道的对象是地方政府。中国各地的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建设城市的愿望都是十分强烈的。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中,农民未能成为谈判的一方而造成利益的损害,或者是土地的利用中违犯了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而被上级机关查处。

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是要让农民成为谈判的一方,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听取农民意愿,涉及到土地的利用等关乎农民权益的重大决策,一定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等民主程序;二是要划定一个范围以特定的项目进行尝试而不是大面积推开。顺华杨庄的项目是以旧村改造的政策拿下来的,上海置地在罗店的开发是一城九镇中的项目。地方政府只有划定了一个试验的范围,才不致让上级机关心中无底,才有可能得到上级条条部门的支持。

背对着农民的城市经营是一个时期的集体无意识

[搜房网记者]:您认为应如何防范基层政府或村一级组织假借“农民利益”之名,行伤害农民利益之事?(各地今年来也多次传出此类土地纠纷事件)

[李津逵]:重新唤起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一线人物、中共老一辈农村问题杜润生同志在《生日有感》中说:“我现在脑子里面有两个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放心不下:个是怎样减少农村人口,组织好农村人口的转移,第二个是农民缺乏自己的代言人。”

计划经济年代里,领导干部的交友圈中都是车间主任、劳动模范、生产队长。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拉动经济增长的已经不是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这样简单,而是越来越多地依靠、依靠招商引资的时候,党政领导打交道的对象、发展经济所依靠的力量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今天,假如让各级领导干部们数一数自己来往、最亲密的朋友都是哪些人,不难发现,更多地是和企业家交朋友。这是城市竞争、经济起飞的必然结果。但是农民和工人,失地农民、进城的农民工、三资企业中的工人,这些弱势群体,很容易处在我们视野的盲区。

以土地经营为例,政府一方面收储土地,一方面划拨和出让土地。划拨是为了提高公共设施的水平,出让则是预算外财政的主要来源。在这个方向上,收储制度、招拍挂制度都是为了收入提升也就是效率的提升(当然,招拍挂也关系到开发商之间的公平竞争)。另一个方面,政府土地的来源是原集体土地和城市居民的土地。这就涉及如何补偿农民的土地权和城市居民的土地使用权。这个方面政府的作为不仅是支付土地经营的成本,还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显然,在步城市经营中,地方政府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土地的“出口”,而不是“入口”。

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经营城市宝典》文集中26位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文章为例。除去一些谈城市特色、城市战略的文章外,提到关于土地收储、垄断一级市场、招拍挂等“经营土地”的方面内容的有16篇。应该说几乎谈到城市经营的文章都涉及到了土地的经营。但是提到关于“拆迁改造、安置”方面内容的只有3篇,其中2篇提到拆迁改造在推进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但未提安置问题,只有1篇提到“出台了拆迁、安置、补偿等方面的政策”。16篇文章中没有一篇提到对农民的征地补偿、对失地农民的安置等问题。

必须说明的是,这种背对着农民的城市经营是一个时期的集体无意识。在同一书中还编入了一些专业研究人士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经营进行了研究,同样也没有提到对于失地农民和被拆迁户的合理安置。我的一篇文章“以人为本,经营城市”,也是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来谈城市公共空间的以人为本的,并没有关注到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和被拆迁户的财产权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产官学界,在轮城市经营过程中,主要关注点都在于提升财政效率,而社会的正义与公平这个最为重要的公共产品,在一种集体无意识中落入了盲区。

现在,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国官本位的文化传统根深蒂固,权力私有化的趋势有增无减,在体制整体上没有改变的时候,一个局部、一个城市政府运行的高效率,必然伴随着高度的集权和监督机制的欠缺。在城市经营中,土地出让金长期处在预算体制之外就是例证。当社会多元化、利益分层化越来越突显,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瓶颈的时候,重新唤起各级政府对于人民群众的感情,这可能是我们确保“执政为民”,确保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

相关链接:李津逵:建设有产者的社会主义 呼唤城乡统筹发展商

标签:城市化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北京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