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业潮来袭
2、楼市分化助推返乡置业潮
  与往年相比,2016年一二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及随之而来的“限购”、“限贷”等门槛,都让“漂一族”无所适从。房价分化明显,这种分化会促进今年的置业潮,也会给部分二三线楼市带来更多机遇。
点击详情
1、他乡一张床还是故乡一套房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安慰莫过于在回家的时候吃上妈妈做的一顿饭,返乡置业潮便在这种对家乡与父母的情结中涌动。其实,返乡置业的背后承载了游子们不同的梦想。

点击详情
4、回乡置业先掂掂口袋
  回乡前,很多在外工作打拼了一年的市民可能也会很关心过去一年,自己家乡的楼价走势,甚至会趁春节返乡,顺便看看房并置业。

点击详情
3、楼市潜规则中4大买房巨坑
4类盘不要买
   在返乡置业的过程中,大家难免会被开发商的各种烟雾好礼迷晕,因此小编特意归纳了楼市潜规则中经常出现的4大买房巨坑,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以下这四种房子千万不能买!

点击详情
6、返乡置业莫贪便宜
  又是一年春节到,在飞机场、高铁站、火车站,到处都挤满了大包小包的异乡客。每个异乡客的脸上都写满了“回家”的企盼。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只有有了房才算是有了家。所以,每年春节,“返乡置业”就成为春节期间经久不衰的话题。
点击详情
5、年末返乡置业的四大注意事项
深入了解当地购房政策
  一般说来,返乡置业者并非长期在家乡生活,对当地的购房政策包括贷款政策不能全面地了解,那么在购房前首先要了解到购房和贷款的政策。

点击详情
8、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前景如何?
  返乡置业成为许多三四线及四五线城市一道房地产风景线,不少房价没有发烧的地方,仍得以各种营销来消化库存。

点击详情
7、装修合同注意事项别忽视 11件必须知道的事
  装修合同注意事项你不能忽视,在家庭装修的过程中,装修合同可谓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装修纠纷产生于合同的填写不规范,那么装修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怎么样防止被忽悠呢?
点击详情
10、三四线城市泡沫正在破灭
   在2017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专业人士发表了2017年楼市前瞻:中国房地产存在泡沫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一线城市泡沫不小,但不一定会破,而二线城市看运气,但三四线城市泡沫正在破灭。
点击详情
9、是谁带火了返乡置业
  知乎上,有逾过7万人关注的问题。你孤独的时候是什么?有知友回答“千里迢迢,背井离乡,一个人下火车看到万家灯火的瞬间”,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和共鸣。每当佳节临近之时,也是思乡之情浓之际,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有房就代表着有“家”。
点击详情
11、热点城市控房价防泡沫 三四线城市去库存
  12月2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住建部副部长易军于会上表示,住建部今年完成了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截至11月底,已完成全年开工600万套的目标任务。 房地产调控方面,易军表示,住建部今年一手抓热点城市控房价、防泡沫、防风险,一手抓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去库存,指导和督促库存较大的200多个三四线城市和230多个县城落实去库存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0月份、11月份,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房价环比涨幅快速回落,房价走势明显趋稳;全国已竣工的商品房待售面积自今年3月份起,连续9个月下降。 同时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截至12月上旬,全国已开工378万户,超额完成全年开工314万户的目标任务。 易军还说,住建部已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置业攻略:常见房屋质量问题
2、墙体空,墙皮脱落
  墙体内部各砌块、层面之间连接不好,在压力、温差等作用下形成中空,致使墙体整体抗压能力降低,表面粉刷层易于脱落。有时在没有形成空鼓的情况下,由于墙表面粉刷材料质次,粉刷工艺不合要求,也会造成墙皮大面积脱落。【详情点击
1、上下水冒泡滴漏
  冒泡滴漏是指液体,气体进行存放,运输等过程,产生跑气,冒水、滴液、漏液的现象。房屋跑冒滴漏现象浪费资源,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形成的原因在于上下水管线水平、垂直设计不够合理,水龙头抽水马桶,等质量不过关。
4、裂缝
  包括墙体裂缝及楼板裂缝。裂缝分为强度裂缝、沉降裂缝、温度裂缝、变形裂缝,产生的原因有材料强度不够,结构、墙体受力不均,抗拉、抗挤压强度不足,楼体不均匀沉降,建筑材料质次,砌筑后干燥不充分等。
3、楼体不稳定
  表现为过了沉降期依然下沉不止;不均匀沉降导致楼体倾斜;整体强度不够,楼体受震动后或在大风中摆动;因结构不完善,部分或全部承重体系载力不够,导致楼体有局部或全部坍塌隐患。这种安全问题容易出现楼歪歪,楼倒倒。
6、水、电、暖、气的设计位置不合理
  包括水池、浴盆、蹲(坐)便器、水表、地漏、电源开关、电源插座、电表、暖气片、煤气灶、煤气表等设计种类不完善,设计位置与日常生活要求不符,影响家具布置。有的用电设备甚至存在漏电、火灾隐患。
5、渗漏
  由于防水工艺不完善、防水材料质量不过关等原因导致屋面渗漏,厨房、卫生间向外的水平渗漏,以及向楼下的垂直渗漏,垂直渗漏多见于各种管线与楼板接合处。渗漏严重会影响使用人的正常生活,破坏地面装修,影响楼上楼下邻里关系。
8、公用设施设计不合理,质量不过关
  如楼梯间位置不方便、楼梯宽度过小、电梯运行质量不稳定、公用照明设施不完善、消防安全设施缺乏等等。这些问题在购房时都不太注意,可是却非常重要。这些不但给业主在生活上造成巨大的不便,而且也会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7、门、窗密闭性差、变形
  有的门窗自安装上开始,有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出现密闭不好、部分材质或整体变形的问题,严重者起不到隔断视线、挡风遮雨的效果,有的无法关闭、开启。门窗质量问题一般危害性不大,只需局部修整或替换即可。
置业攻略:警惕楼市九大陷阱
买房前

1、虚假宣传
  消费者在买房前的手资料往往是项目广告。表面上看,所谓宣传失真是消费者和开发商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双方之间的误解,而背后藏着的却是开发商过于失真的营销包装严重误导消费者,这是涉嫌违反法律法规。消费者在购房时,要理性看待房地产广告,它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资料,不要盲信盲从。购房者应到实地进行察看、同时要保留广告单、楼花等宣传资料,日后开发商若不兑现,这些资料可作为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有力凭证。建议广大购房者掌握好二者的区别。
2、缴纳诚意金
  诚意金是开发商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之前客户收取的资金。其实,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并无诚意金一说。从法律意义上说,开发商向消费者收取诚意金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大家认为缴纳诚意金换购房折扣划得来。然而,“这种折扣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甚至,折扣价比原价还要高。”业内人士表示。据了解,诚意金缴纳比例是销售定价的重要依据。在操作上,开发商从缴纳诚意金到正式销售有时间差,而这为开发商提供了操作空间。缴纳诚意金,没有享受购房服务。对于购房者来说这是十分不公平的。”
3、捂盘惜售
  开发商用捂盘惜售的办法使利润化的花招早已存在,并伴随着楼市的火爆而愈发严重。“捂盘惜售”从字面意思理解,应该是“捂住楼盘,舍不得把房子拿出来销售”。从房地产销售来看,这种说法有点滑稽,因为还没有哪个开发商会“把房子存着,舍不得”把房子拿出来卖。实现销售是开发商的终目的,但是选择何时销售则是开发商的一个销售手段,捂盘惜售所反映的本质是开发商对销售时机和推售节奏的选择。但被动的是,消费者遇到捂盘行为往往束手无策,只能坐看房价上涨。
买房中

1、销控假象
  2009年7月15日,《成都市商品房销售现场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的亮点是,增加了房地产企业应在商品房销售现场需公示的信息内容,全面涵盖了商品房项目在国土、规划、销售和物管等与消费者购房决策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在该《办法》实施后,市房管局开展了专项检查,结果数十家企业被曝光。尽管曝光企业的解释理由五花八门,但卖房“捂信息”成为终结论。事实上,“很多开发商就是利用销售信息不对称,利用假销控表制造假火爆,诱使更多购房者仓促下单。”业内人士透露。
2、预售手续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登记备案手续是国家对商品房预售行为的行政管理措施。如果一个购房者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后办理了登记备案手续,便获得了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如果开发商将预售给购房者的商品房再次出售,其后一预售合同就不能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有效的杜绝了开发商“一房两卖”的现象。即使出现“一房两卖”的情况,购房者也可根据登记备案的合同优先取得该房屋,而第三人只能根据合同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因此,及时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可有效的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保证交易的安全性。
3、霸王合同
  所谓“霸王条款”,就是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业惯例等,限制消费者权利,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相信大多数买房的人在面对购房合同时都有同感,因为在合同中有大量的条款是消费者不熟悉的,而这些条款又恰恰正是房地产行业常见的不平等条款。具体表现形式有:认购定金难归还、单方扩大解约权、减免责任巧设计、模糊标的好圈钱、违约责任不对等、面积误差设陷阱、一房二卖搞欺诈、虚假宣传不负责、购房签约先交钱。
买房后

1、虚假承诺
  设计精美的广告经常是吹得天花乱坠,很多购房人买某一个项目的欲望首先来源于房地产商的广告或展会上的沙盘。“样板房”也耍花招,一些开发商利用样板房欺骗消费者,样板房质量、结构与实际所交房不符;装修中利用视觉误差、家具尺寸相对缩小等进行误导。购房者要仔细阅读购房合同中的内容,必要时还要把广告宣传的内容全部载入正式的合同中,这样才有保证。
2、虚假配套
  开发商在销售项目时对今后的生活配套设施承诺得无缺,但购房者真正领取了住房钥匙准备入住时,会发现许多的承诺并不到位。
购房者应冷静分析各种配套设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如开发商提供免费交通车,能长期免费吗?二是调查教育设施是否为教育行政部门所认可。三是看周围是否有替换的配套设施。假如缺乏上述措施,一旦开发商提供的配套设施不配套,麻烦就多了。
3、偷换物管
  开发商强迫业主接受其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损害业主的正当权益。或在一段时间后偷偷更换物业管理公司,以次充好。
  购房者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对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服务期限超出一年的应提出反对意见,因为这属于不合理的违反购房者意愿的附加条件。
置业攻略:开发商的欺骗手段
1、调高楼盘容积率
  开发商为了极大地发挥土地的效益,还千方百计地改变土地的用途。调高容积率是压缩楼盘成本的重要手段。规划和城建部门制定有楼盘的容积率,而有"实力"的开发商会通过特殊的途径,打通主管部门的关系,以多种理由把楼盘的容积率调高,按自己的意图规划,更改房屋间距与房屋高度的比例。

4、使用年限缩水
  按照有关法律,不同用途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是不同的,一般商业用房的使用年限是40年,居民居住的年限是70年,其它如文化体育等用地的年限是50年。但有的开发商开发居住楼盘时,少拿10年、20年的使用时间,将土地的使用年限缩短,可对购房者说是70年,其目的是少交纳国家土地出让金。
2、空手套"白狼"
  一些本不是从事房地产业务的,或者以前是做装饰业务的人,稍微了解了房地产方面的知识,知道其中的丰厚利润,于是注册一家房地产公司,然后挂着国有或合资的子来掩人耳目。还有一种现象,个人所有或个人承包公司,挂靠在某大型公司的名下,建设资金完全靠购房者预付的购房款完成楼盘开发。

5、在面积上做手脚
  在面积上做手脚是开发商的小伎俩,他们在套内面积缩水,分摊面积搞误差。购房者入住后才发现总面积比合同标明的差很多,还有的整体面积相差无几,但在具体结构上做了手脚。另外,开发商会将居民委员会、会所算入购房者的住宅面积或共摊面积。无论是面积缩水,或面积增加,都会使购房者遭受损失。
3、自己的房子自己买
  "自己的房子自己买"是抬高房价的方法之一。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开发商开出假的销售单据给自己的亲戚朋友,让他们作为房屋的购买者,并把房屋的价格尽量抬高。因为银行放贷给个人购房的利息极低,首付不高,每个月的还款更是有限,而只要开出发票,银行就会把这套房屋的全款打到开发商的账户上。

6、"外援"是假,提升名气是真
  实际上,开发商说建筑设计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公司,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按照有关规定,外资设计单位不能单独参与一个楼盘的建筑设计,必须和国内的一家设计公司来共同设计。很多时候,真正做出房子设计的就是国内公司,弄个外国名字,只是满足购房者"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心理。
购房Tips
第1步:多比较 缓签单
  春节期间,很多开发商都推出打折、送装修、送家具、送汽车等众多优惠让利政策。但购房者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轻易签单,拓宽购房的信息渠道,多和一些已经买房的人交流,更直接了解相关楼盘的确切信息。

第4步:“特价房” 须谨慎
  事实上这样的“特价房”一般只有一套多几套,这招是以“特价、低价”为幌子,吸引购房者注意。一般来说,“特价房”有些是位置不佳、楼层不吉利、朝向采光不好或户型结构存在问题的。除非这样的缺陷相对价格来说可接受,否则需谨慎。

第8步:补充协议要明确
1、关于不可抗力:导致发展商逾期交付房屋的原因很多,不可抗力即是其中之一。
2、关于分摊建筑面积:作为房屋总建筑面积的一部分,分摊面积的多少,直接影响购房者实际获得的使用面积。
3、关于带装修约:对于欲售商品房,特别是约定了修的欲售商品房,购房者一定要明确该等商品房的带装修约,防止被发展商以“进口”、“”、“先进”等不明确的表述误导。
4、明确规定交房时配套设施和环境达到的标准
5、将承诺写进补充协议
第2步:实地考察 必不可少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地考察为重要,一定要看房屋格局、质量和周边环境,听一下周围是否有噪音,感受房屋采光、通风情况,弄清公交车站有多远,附近的大型、医院等配套设施情况怎样。

第5步:了解商品房预售合同基本的内容
1、主体。即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购房人,应写明双方的名称地址等。
2、预售的商品房的基本情况。预售合同应明确记载预售的商品房的所在地区、座落、土地使用权证号、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土地使用性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号、房屋建筑面积、房屋结构、房屋竣工交付日期及附房屋平面图等。
3、面积。预售商品房的面积应以平方米为单位计算,并明确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还是其他面积。
4、价款。即预售商品房的价金,包括单价和总价,如每平方米多少元。
5、房屋交付方式和期限。逾期交房的免则条件。
6、房屋使用性质。是住宅用房、办公用房还是生产用房或其他。
7、违约责任。
8、房地产权属登记义务。
9、物业管理条款。
10、纠纷解决方式。如选择诉讼还是仲裁。
11、其他条款或当事人约定的条款。
第3步:认清“礼品”性质
  购房者需把握好以下四点:1、赠送的东西是不是开发商自己的。2、开发商的承诺是否具体,比如面积、设计、位置等。3、开发商赠送的东西是否能记在买房人产权证上4、如果开发商的承诺未能做到,买房人能追究开发商什么责任。

第7步:签订合同要认真
  签订合同前要谨慎查看合同上的每一项条款,尽可能请律师参加合同条款的协商和签约。购房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甲方土地使用依据及商品房状况,包括位置、面积、现房、期房、内销房、外销房等;
2. 房价,包括税费、面积差异的处理、价格与费用调整的特殊约定等;
3. 付款约定,包括优惠条件、付款时间、付款额、违约责任等;
4. 交付约定,包括期限、逾期违约责任、设计变更的约定、房屋交接与违约方责等;
5. 质量标准,包括装饰、设备的标准、承诺及违约责任和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建筑正常运转的承诺、质量争议的处理等;
6. 产权登记和物业管理的约定;
7. 保修责任;
8. 乙方使用权限;
9. 双方认定的争议仲裁机构;
10. 违约赔偿责任;
11. 其他相关事项及附件,包括房屋平面图、装饰、设备标准等。
第9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任意使用免责权、违约责任不对等、付款方式要灵活是购房后经常会出现的合同漏洞,购房者应及时向开发商提出,不要拖延,尽快解决问题。如若沟通不畅,消费者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