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
人民币被允许与外国货币实现完全兑换。 |
2005年 |
人民币汇率选择多种国际货币,组成货币篮子进行参考和调节。 |
2007年6月 |
首支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此后内地多家银行先后多次在香港发行两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丰富了香港市场的人民币投资品种。 |
2008年7月10日 |
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
2008年12月4日 |
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结算进行了磋商;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 |
2008年12月25日 |
国务院决定,将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亚细安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外,中国已与包括蒙古,越南,缅甸等在内的周边八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大步加快。 |
2009年2月8日 |
中国与马来西亚签订的互换协议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 |
2009年3月9日 |
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介绍,国务院已经确认,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将在香港进行试点。具体的试点方案和办法仍还在研究,尚未出台。 |
2009年3月11日 |
中国人民银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通过推动双边贸易及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增长。 |
2009年3月23日 |
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支持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为稳定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 |
2009年4月2日 |
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
2009年7月 |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 |
2010年6月 |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范围将扩大至沿海到内地20个省区市,境外结算地扩至所有国家和地区。 |
2011年8月 |
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表示,河北、山西等11个省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
2012年4月18日 |
汇丰银行在伦敦发行了支人民币债券,主要针对英国及欧洲大陆国家的投资者,总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 |
2012年4月23日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世界银行在华盛顿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代理投资协议》。 |
2012年6月12日 |
央行等6部委联合审核下发了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重点监管企业名单。自此,境内所有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均可依法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
2012年12月27日 |
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志着深圳前海地区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正式启动。 |
2013年10月15日 |
第五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与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表示,中国和英国同意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 |
2013年12月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
2014年6月18日 |
建行担任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19日中行担任法兰克福人民币清算行。 |
2014年7月4日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决定授权交通银行首尔分行担任首尔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成为在首尔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重要一步。[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