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房产快讯  >房地产带盐人>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土地财政”这三十年(二)从福利房到商品房按揭

房地产带盐人2022-04-19 09:21:00

本文是专栏第355篇文章。

接着上一篇“土地财政”这三十年(一)从分税制到招拍挂说起。

第二:从福利住房终结到商品房按揭贷款

资产能变现才有投资意义,资产变现的能力取决于资金量和周转速度。这里插一个费雪方程,是大学的经济学公共课程都会讲到的基础知识。费雪方程如下:

MV=PQ,即:货币数量×流转速度=价格×资产(商品)数量。

左边实际上是真正的货币供应量,流转速度越快在单位时间内使用次数越多,如果货币流转速度快的情况下,看公式右边,资产数量要么增速快,要么就是价格上涨。简单看过去的三十年楼市差不多就是一个量价齐升的过程,这意味着我们的经济中无论说货币投放数量还是流转速度都很快,才能支撑公式右边的增量。

到了2021年货币供应量增速下来了,三道红线和房地产信贷集中度管理,这时候新建商品房数量没有下降太多(供应量足够大),于是价格就不会有持续的支撑。2021年四季度到现在的房价下行,之后才是房企开始减少拿地,资金减少向土地市场传导。

看看1季度拿地的排名,首先你就会发现有大量没听过名字,但明显是地方国企在拿地,再就是央企、大国企。有的房企名字之前什么时候上过榜前20?

福利分房的年代

最初我们只有公房和极少量的私有住房,公房来自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建住房+从私有者手里获取的房产,比如当年败走的反动派和大资本家的宅邸,院落或者其他房产,之前也有租户按月交租的房子在民国的时候就比较普遍,但是房东自己都走了房子自然救回收了。

当然当时还有一些房住没走,只不过可能原先一套院子自家住,后来变成公房,很多原本穷苦无房的人在社会主义公私合营之后,也办了进去,大家各占一间屋,原房东也只能作为一份子跟邻居们相处。这种情况在各个城市的老城区当年还比较常见。

公房的另一种是国企、政府建设的,给职工解决居住问题,当年学习苏联模式建设的很多楼,风格非常鲜明;还有筒子楼、简易楼,在里面大家公用厨房、厕所,多层为主基本上没有电梯。开心麻花的电影《夏洛特烦恼》中夏洛出名后去找马冬梅楼下问大爷那段,那个楼就特别像当年的企业建房。单位自建房还有一种是集资建房,就是职工共同交钱,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均有)自筹资金,按照成本价建设,将来分给职工,不过由于大家都没什么钱,在那个福利包干的年代,收入并不高而且差距也不大,因此能做到的企业也不多。

公房有的不需要交租金,有的需要交,不过租金非常低,以当年一个工人几十块钱的工资来算,交房租都没什么压力,一套房子一个月大概不会超过职工工资的5%。如此低的租金一方面不会影响租户生活,那时候人们都是租房住,可以说也没见如今的压力;但其实,低成本提供居住的代价是,新建住宅数量非常有限,压力在另一端——政府和企业投入建设房子后无法收回成本,住宅建设就一直停滞,人均居住面积在几平米左右。

我们的国企改制那一波浪潮之前,很多企业在“办社会”,一个厂就像一个小社会,五脏俱全,学校、医院、澡堂、电影院、家属院甚至各种副业,这些后来都成为企业背负的成本;包括住宅建设,缺乏资金,这就面临一个供应的“激励”问题。而激励就需要通过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

我们今天能看到很多老房子,客厅和卧室尺寸逼仄,楼道也窄,甚至没有客厅只有一个走道,这都是过去时代的产物。到今天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40㎡。但说起当年的福利房,个就是面积小一家人挤在一块;第二个是得排队,很多单位分房子,从进入单位的年轻人,一直排队到结婚孩子都有了还没分到房子的比比皆是,当年的影视作品反映这个的也不在少数;第三个就是分配不均,很大程度上看单位的资金实力,要是企业没钱,员工收入也必然一般,很多房子建了多年都未必能搬进去住。

商品房时代

1、最初的规模和试点

随着改革开放,改革前沿的城市自1978年开始出现最初的商品房,当然政策松绑在当时来自中央,不过开发的主体还不是如今大家熟悉的开发商,而是一些特定部门的下属企业;最初的客户只能是华侨华商和招商引资的投资者,因为普通人没有钱负担商品房的价格。

到了1988年,对住房改革的会议首次召开,但此时仍然是解决居住问题,而并没有全面打开市场化之门,因此还是对福利房的分配为主要内容。之后到我经常提到92年南巡讲话之后,市场经济制度的推动才有了进一步对商品房建设的尝试。

然后就是房改,房改主要是结束福利分房,这事我印象中在很多城市大概到了1998年才基本上终结,当时还有不少人在讨论那以后房子怎么办?因为那时候的房地产开发还没有全面接棒市场供应,大家也并不喜欢从自己单位之外买房子。

但是这个中间有一个插曲,就是之前的公房卖给家庭和个人,原先租住这些房子的人作为的销售对象(有些房子理论上也可以卖给其他人),就是大家可以一次性付款买下自己常年租住的房子。比如以前还有给房管局交房租的公房,类似如今的安置小区,后来以1~2万或者几千元的价格出售。注意当年的这个价格是一套房子的总价,可能还赶不上如今一平米均价,但是在当初大多数家庭很难一下子拿出一两万块。因此就出现有的家庭借钱咬牙买下来,有的家庭则继续选择租房。

当时还没有办理房产证这一说,后来要补交契税就可以办理房产证。很多老小区若干年后才通了燃气、暖气,也需要住户交一部分钱;而今很多旧改翻新加装电梯的楼就是那个年代的房改房,距今房龄大多在25~35年。

2、商品房开发模式的引入,按揭贷款——金融为房地产和土地财政提供资金,个人成为贷款信用主体;并不是没人买地盖楼,而是没人能买得起房子,解决不了资金来源问题。

一开始没有按揭贷款,只是提出了分期付款,可以10~15年按月付款;后来引入了按揭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我基本上不用多说。这里30%首付比例是最常见的情况(个别地区放宽到20~25%),意味着70%的房款是借的,这个杠杆率在世界上看正常范围,也就是说加杠杆率本身在按揭贷款这个环节是看不出的,而是要看贷款与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按揭贷款解开了楼市成交量飞升的最基础枷锁——资金。人们真正开始熟悉借贷的力量。

当年的货币乘数效应并没有多大,上世纪90年代,人民币处于通缩之后亟待开启的一个状态下,同时逐步开放的市场和需求正在一步步递增。下图可以看到,在88~93年之间利率一度处于非常高的位置,在10%上下徘徊,这在如今是不可想象的;长期趋势促进利率下行的原因:1、投资增速,包括外商投资,对人民币的需求;2、民营经济和市场的开放,产能和投资的扩张;3、收入变化带来的需求增长。以上都需要钱作为媒介。

之后随着一轮轮货币扩张,伴随全社会的加杠杆,房贷的利率也随之下降;同时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剔除通胀)都在增长的情况下,人们的借贷能力一直在提升。说白了每个月能负担更多的还贷额,就可以背负更高额度贷款,因此70%贷款比例不是最重要的,房总价像一个蓄水池一样源源不断的将新增的贷款积累起来,同时在整个社会的资产负债表负债一栏是增加的开发企业、居民这边,同时资产财富账面记录来看也在快速增长。

这就是信贷推动的账面财富增加,同时负债增长+购买力增长的基础。

关于房贷的贷款成本,不仅仅是个人微观的压力,也是宏观经济运行不能忽略的。就拿我们目前的房贷余额来说,房贷余额是目前全部的购房贷款尚未偿还的部分;比如你购房200万,贷款150万,目前已经还了30万,那么你的贷款余额就是120万。2021年房贷余额为52万亿左右,按照年化5.0%~5.6%的利息计算,年化利息就是2.5万亿以上。(当前已使用LPR市场化浮动定价,因此房贷利率也是浮动的,这里仅作粗略计算)

注意以上仅为年化利息,算本金的话52万亿房贷相当于14亿人人均负债3万,我们看看统计局数据——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也就是说以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对比,房贷余额是相当于人将一年可支配收入拿出来还贷的话,还剩下5128块钱可以在一年内使用。

再次注意,这还是2021年GDP达到114万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的情况下,并不是过去每一年的可支配收入都能有这么多。

我们再看2021年上半年截止的时候,地方政府债30万亿左右。

你看到这里想问,我们究竟是怎么借了这么多钱的?

借贷,通过加杠杆来买房,来建设地方城市和各项支出,进入21世纪这些年,就是如此啊。看看过去的福利分房时期,到如今,实际上要买房这种大宗固定资产,正是需要信贷的大规模扩张,人们本来没有那么多钱,必须要用未来的财富流动性换取当下资产。

同时面临当下的资产的价格被信贷快速推升,因为价格一定程度上等于购买力×购买意愿。

靠借钱解决了购买力,那么购买意愿就得看比较复杂的原因了,但这些并不会脱离大环境的引导这个核心要素。

有人说是传统啊,是丈母娘的需求啊,怎么还需要引导?

我举个例子,商品房时代之前,大家也没有哪个需求买房,甚至商品房改革初期也没有那么迫切,那时候不是更传统的时代?

再举个例子,之前结婚要求男方买房也是所谓传统,但是近些年早就是有能力的家庭各自给子女在婚前买房,就是因为一个疯传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其实还并不是什么新条文),对婚前财产的界定和离婚财产分割的说明,然后突然传统救崩塌了一半?

所以并不一定都是传统的锅,需求的产生是个量子力学问题,处于变化的状态,要根据形势而变。其实真正引导人们从福利房转变为买商品房的有几个:

一、最初的消费升级意愿,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条件的改善

二、城镇化,新增人口和就业伴随产业发展,对住房需求增加;

三、降低购房成本,这个主要通过加杠杆(银行贷款)实现;

说白了就是放大的货币乘数+城市人口+收入增长,其他因素例如人们逐渐对房产的关注,结婚买房的观念深入人心,不过是后来人们自己预期的叠加因素而已。有了这个趋势之后,到后来“六个钱包”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简单总结:从改变住房供应模式到提供解决需求的购买力,这是一个螺旋上升,货币供应和资产价格彼此推动的过程,如果没有其他外力调整介入,这个过程会以居民、企业负债、收入增长三者的上限为上限,货币供应量最终将受制于这个上限,之后需求和价格的关系将总体维持在稳定均衡态势。

之后对于经济情况变化带来的影响,则是这种均衡稳定所需要面对的风险;除此之外,居民中购买力低于这个均衡供需市场价格的群体,会进入福利房、廉租房的保障范围,当然这个范围是在波动中的,因为居民收入和负债是个长期变化,可上可下。

结合两篇文章对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结构简要分析,更多专栏文章欢迎留言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